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471974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0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概况 1979年 1 月成立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东经102°41′—103°33′,北纬 25°20′—26°01′,在昆明市东北部,横跨金沙江、南盘江 两流域之间东临马龙县、沾益县、会泽县,有公路穿山越岭相连;西与富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相依;北与东川区接壤,有东川铁路相通;南接嵩明县,川 原平衍是滇东北要冲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地形中部与北部偏高,西部与东南偏低 从东到西纵距 80 余公里,由南至北绵延60 余公里境内山脉起伏,沟壑纵横东有小尖山, 小凉山,凤梧山;西有大黑山,九龙山;南有老黄山;北有石老虎山等有名的 山峰 90 余座位于中部的六哨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阿旺和金源两乡交界处 的巨龙梁子,高达3294 米,突兀于群巅之上,位于西部和东南的鸡街、马街、 七星、河口等,海拔在 2500米以下,最低点是金源乡沧溪小树棵, 海拔仅有 1450 米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70% 以上有大小不等的坝子80 多个,点缀在群山 与河谷之间其中仁德坝子较大,面积有85.9 平方公里坝子里田地相连,村 落依山傍水有万亩以上水田面积的坝子5 个(仁德、果马、马街、鸡街、牛街) , 千亩以上的河谷槽坝有10 个(七星、金所、河口、功山、金源、柯渡、先锋、 尹武、可郎、摆宰)。

      这些坝子和河谷槽区的总面积2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30% 左右,是水稻包谷的主要产区其余均属山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因地形 复杂,温差较大,气候差别悬殊, 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高气温出现过34.6° C,最低气温出现过零下6.6 °C ,年平均气温 14.4 °C年平均降雨量为 1030.8 毫米,其中雨季(5—10 月) ,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9% 年均日照时数 2079.3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 ,年无霜期 229 天 境内岩石,分布较多的是玄武岩(俗称羊肝石),砂岩(俗称砂石),石灰岩 (石灰石),花岗岩(马牙石),页岩(墨石)等土壤形成和岩石的关系很大,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叫非冲击性土壤一般石灰石、羊肝石、马牙石等,多形 成红土;黄浆石多形成黄红土,小红土;砂岩多形成沙石,石子土,酸白泥土 奇丽多姿的山原地貌和垂直差异明显的气候特点,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 农作物有水稻、包谷、洋芋、小麦、大麦、燕麦、蚕豆、豌豆、黄豆、荞子等; 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花生、大麻、药材、大蒜、甘蔗、生姜、桑蚕等森林 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有青松、果松、衫松、水冬瓜、猪栗子,还有按 树、梧桐、油桐、黄烟木,苦栋、枧子。

      山上有红杜鹃、白杜鹃、马樱花、羊奶 果、箭竹等灌木和纽黄草、灰全草、菅草、火草、马耳草还可以采集到木耳、 蘑菇、香菌、鸡棕等山珍以及茯苓、天麻、半夏等药材在高山林密的地区还有 些野生动物在河流、湖泊和水库、坝塘中,有鲤鱼、鲇鱼、鲫鱼、细鳞鱼、鳝 鱼等各种鱼类为人工养鱼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条件 矿藏资源,经过勘探,正在开发利用的有褐煤、磷矿和硅藻土另外,还有 铁、铅、锌等矿藏驰名省内外的主要特产有褐煤、板栗、牛干巴、牛皮、芸豆 等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水源蕴藏量大,明溪暗流汇合,有大小二十余条河流和 一个天然湖泊—清水海 这些河流和湖泊, 宛若镶嵌在绿丛中的玉带和宝石,使江山生色主要河流有牛栏江、柯渡河、四甲河、功山河、大白河等最大河流 有牛栏江是金沙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源于嵩明县嘉丽泽,自南而北,贯穿县境, 长约 70 千米,经建设、城关、七星、河口、流入会泽县常年流量约100 至 150 立方米 / 秒,最大流量可达 596立方米 / 秒这些河流大都源于山箐, 多为四山的 溪流组合,流域面广,随季节涨落,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寻甸历史悠久寻甸在春秋战国楚顷襄玉时,庄蹻王滇、属古滇国至汉武 帝时,才通道置,属益州郡。

      后汉时,益州郡改名为建宁郡, 此地名仲札溢源部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泸东爨“鸟恋”新丁夺耿,传至四世孙,因其 祖名新丁,此地称新丁部唐朝,蒙氏立六诏,才有寻甸部之名五代时,后晋 高祖天福元年,段氏大理国,改为仁地部宋朝又称仁地万户部,元宪宗三年称 仁地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八年,改为仁德府,领为美,归厚二县顺帝至正二十 年,在县境东部六十里,开设易隆驿明洪武十六年,设寻甸军民府,裁美,归 厚二下属内,添木密守御千户所宣德六年又改为仁德府,领马龙高明二州,复 为美、归厚二县成化十二年,仁德府又改为寻甸府,改高明为嵩明州,隶属云 南府,马龙州隶属曲靖府,裁为美,归厚作二十马头,编户七里嘉靖十二年, 迁寻甸府,筑石城,仍为寻甸军民府至清康熙八年,又改为寻甸州,隶属曲靖 府民国元年改称寻甸县1949年 12 月 25 日,寻甸获得解放 1956 年,经国 务院批准,成立寻甸回族自治县1958 年嵩明县开入寻甸,仍称寻甸县1960 年,撤消寻甸回族自治县1961 年,嵩明、寻甸又分为两个县1979 年 1 月,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辖16 个乡(镇) 173 个村民委员会, 1712 个自然村, 1628 个村民小组。

      截至2005 年末,全县总人口505351 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09904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75%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61290人,占少 数民族总人口的55.76%居住在全县 146 个自然村彝族42622 人,占少数民 族总人口的 38.8%寻甸彝族是寻甸的世居土著民族,有黑彝、白彝两个支系, 分布在全县 296 个自然村寻甸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立秋节苗族 5395人, 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9%还有白族、壮族等其他少数民族597 人,占少数民 族总人口的 0.54%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生产总值达 176132万元比 1979 年增长 35 倍,其中工业总产值34841 万元,比 1979 年增长 30 倍,农业总产值112000 万元,比 1979 年增长 25.6 倍;粮食总产量达187730 吨,比 1979 年增长 1.9 倍;人均产量379 公斤,比 1979 年增长 2.1 倍,2005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9449 万元,比 1979 年增长 30 倍;烟叶总产量达 15474吨,比 1979年增长 6.8 倍;油料总产量 3678吨,比 1979年增长 3.2 倍; 蔬菜总产量 46577 吨;水果总产量3115 吨;大牲畜存栏达195806 头,比 1979 年增长 2.5 倍;生猪存栏达 458689头,比 1979 年增长 2.5 倍;猪牛羊肉总产量 达 54239 吨,比 1979年增长 67.7 倍;固定资产投资89569万元,比 1979年增 长 222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465万元,比 1979 年增长 15.6 倍;地方财 政总收入达 9830 万元,比 1979年增长 27.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90 元,比 1979年增长 6.4 倍。

      2005年末森林覆盖率已达31.5%;水利化程度已达 54% ;乡 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9234 万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累计签订22 个 项目,协议引资 32 亿元,启动实施 10个项目,对外投资企业9 户,实际到位资金 8.5 亿元;外贸出口创汇 1200 万美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 投资 1.5 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851 件,建成高产稳产田地3.1 万元,解决 了 11 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投资 2.3 亿元,新建和改造公路 530 公里投资 1.2 亿元,建成 35KV变电站 5 座,完成城网改造7500 户,农网改造 10.4 万户,实 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节能改灶 4180 眼,建沼气池 8140 个,推广农村生 态卫生旱厕 302 座,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完成134 个安居温饱村和重点村建设, 易地转移安置 4000人,贫困人口由 32 万人下降到 15.31 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由8.55 万人减少到2.45 万人组织劳务输出 10859人社会事业 2005年全县有中学 17所,比 1979 年增长 3.4 倍,初中在校生 24262 人,比 1979 年增长 124% ;小学 182 所,在校生 59059人;有中小学教 师 4056 人。

      “十五”期间,累计投资2759 万元,更新改造校舍5 万多平方米,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两基”成果进一 步巩固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扩大高中招生规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38% 提高 到 60.1% “十五”期间,实施科技示范项目43 项,获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 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 2003 年至 2005 年,共申报国家专利 5 项, 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 项投资 840 万元,建起了县科技馆,建筑面积3080 平方 米安排科技经费225 万元 现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工队、电影公司、书店图书馆藏书43248册,属 国家二级图书馆 有文化站 16 个,文化室 34 个,有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32 个, 县文工队, 每年演出场次均 40 场以上,在舞蹈创作演示中, 获国家级奖励 4 件, 省市级奖励 32 件 体育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截止2005 年底全县有各种运动场地657 块曾两 次获得句竟市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总分第一名,2005 年获得昆明市少数民族传 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参加全国比赛中曾获得7 个金奖、 3 个银奖、两个 铜奖在参加新西兰国际邀请赛中鲁韦元勇夺3 块金牌。

      1995 年柯渡镇被评为 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单位 有两个乡镇被评为云南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现全 线有 5 所医院,15 所卫生院, 173 个卫生室有床位 7723张,医务人员 772 人 社会公共卫生事业长远发展, 县乡村三级卫生建设顺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 率达 94% 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控制在5‰以下 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近年来,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培养、选拔、 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至2005 年末,全县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已达385 人, 占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31.16%,大大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比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