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2023年.docx
54页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大港油田公司 2023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其次章 井控风险识别与治理第三章 井控设计第四章 井控装备的安装、试压、使用和治理第五章 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第六章 防火、防爆及防硫化氢措施第七章 井喷失控的处理第八章 井控治理制度第九章 附则附录 1 井控装置组合示意图附录 2 发生溢流时的关井程序附录 3 修井〔试油〕队翻开油气层前检查验收批准书附录 4 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依据《自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自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港油田井控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提高井控治理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特制定本细则其次条 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司的油气建设、油气生产、设计、施工等单位和工程技术、安全环保、物资装备、井控培训、工程监视等部门,各有关单位、部门必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第三条 井喷是事故,井喷失控是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打乱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设备毁坏、酿成火灾、油气井报废、油气资源遭到严峻破坏第四条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要结实树立“以人为本”、“井控是系统工程”、“井喷是可以预防的、井喷失控是可以避开的”、“井喷失控是责任事故”、“做不好井控工作就是失职”的理念;要建立完善“乐观井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井控根底工作,提高岗位员工井控操作技能和应急力量, 坚决杜绝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 本细则规定了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风险识别与治理、井控设计、井控装备的安装、试压、使用和治理、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治理制度等内容第六条 本细则适用于大港油田油气水井试油〔气〕、测试、大修、小修、措施等井下作业各油气建设〔生产〕单位要通过合同商定,要求进入所辖地区的全部井下作业施工队伍执行本细则其次章 井控风险识别与治理第七条 油田公司建设单位是井控风险识别与治理的主体,施工单位应强化井控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消减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井控风险识别应从设计井涉及的地面环境条件、工艺技术难度入手〔一〕按危害程度将设计井地面环境条件划分为高危、危急、一般地区三类1. 高危地区:井口四周 500m 范围内有村庄、居民区、学校、医院、工厂、集市等人员集聚场所或油库、炸药库等易燃易爆场所;井场边缘接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滩涂或井口位于滩涂、海上2. 危急地区:井口四周 200m 范围内有铁路、高速大路;井口四周 100m 范围内有局部民宅;井口四周 75m 范围内有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井口四周 75m 范围内有其它施工作业队伍;井场边缘接近养殖池、盐卤池。
3. 一般地区:除高危和危急之外的地区〔二〕按工艺技术难度〔或目的层特征〕将设计井划分为重点井和常规井两类1. 重点井:地层自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 150mg/m3(100ppm)或井筒内硫化氢含量〔紧贴井口闸门出口处测量〕高于 150mg/m3(100ppm)的井〔简称高含硫井〕;当地层流体布满井筒时,推测井口关井压力可能到达或超过 35MPa 的井〔简称高压井〕;目的层段无任何实钻或测试参考资料的探井〔简称预探井〕;垂深 1000m 以内含气层且与套管内连通的井〔简称浅层气井〕;目的层推测气油体积比大于400 且日产气超过 10000 方的井〔简称高含气井〕;正钻井中途测试井;带压作业的油水井2. 常规井:重点井之外的井第八条 依据设计井的地面环境条件和工艺技术难度〔或目的层特征〕,将井控风险级别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井控一级风险井:高含硫井;高压井;在高危地区实施的重点井〔二〕井控二级风险井:在危急和一般地区实施的重点井〔不包括高含硫井和高压井〕;在高危地区实施的常规井〔三〕井控三级风险井:在危急和一般地区实施的常规井第九条 井控风险的治理实行分级负责制〔一〕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处是井控风险识别的归口治理部门,主要职责是:1. 负责修订完善井控风险井的范围。
2. 负责协调解决井控一级风险井实施过程中消灭的井控技术问题3. 负责组织井控一级风险井中高含硫井、高压井翻开油气层前的井控检查验收〔二〕油气建设〔生产〕单位的主要职责是:1. 负责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展井位勘查,向地质设计部门供给井位周边环境描述, 并依据设计井的地面环境条件和工艺技术难度确定井控风险级别2. 当供给的井位不能满足本细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要求时,组织施工单位共同评估并制定风险消减措施,并监视执行3. 准时协调解决施工单位反映的井控问题;对于井控一级风险井中不能解决的井控技术问题,准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4. 负责组织井控一级风险井〔高含硫井和高压井除外〕翻开油气层前的井控检查验收,参与高含硫井和高压井翻开油气层前的井控检查验收〔三〕地质设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 负责按相关行业标准和本细则有关要求进展地质设计2. 参与设计〔变更〕评审,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四〕工艺设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 负责按相关行业标准和本细则有关要求进展工艺设计2. 结合地质设计供给的地面环境描述,准确划分设计井的井控风险级别,并制定相应的井控技术措施3. 参与设计〔变更〕评审,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五〕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1. 参与油气建设〔生产〕单位组织的井位勘查,当供给的井场条件不能满足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时,组织作业队制订风险削减措施并执行假设无法解决时,应准时向油气建设〔生产〕单位反响2. 参与设计〔变更〕评审,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3. 负责按井控风险级别选择施工队伍,确保人员、装备与作业对象相匹配4. 负责按有关要求制定相应的井控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并予以实施5. 向油气建设〔生产〕单位申报井控一级风险井翻开油气层前的验收;组织井控二、三级风险井翻开油气层前的验收6. 准时协调解决井下作业过程中消灭的井控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井控问题,准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油气建设〔生产〕单位反映7. 负责本单位日常的井控监视检查与考核第十条 削减和掌握井控风险的措施,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一〕依据井控风险级别选择施工队伍对于井控一级风险井,由甲级队或拥有阅历丰富技术人员的乙级队施工;对于井控二级风险井,由乙级队或拥有阅历丰富技术人员的丙级及以上队伍施工;对于井控三级风险井,由丙级队及以上队伍施工〔二〕施工作业单位应乐观做好现场一次井控工作,努力避开二次井控,杜绝三次井控〔三〕依据井控风险级别,实行翻开油气层前的井控分级验收治理。
〔四〕施工队伍要严格执行本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施工前应主动识别地面环境、工艺难度、人员变化、井控装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实行相应的消减掌握措施第三章 井控设计第十一条 井控设计是井下作业地质、工艺、施工设计的重要组成局部,设计部门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和本细则要求执行第十二条 进展地质设计前,油气建设(生产)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设计井井口 500m 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国防设施、高压电线、水资源状况和风向变化等进展勘察和调查,并标注说明对高含硫探井应将勘测范围扩大到 3km、高含硫开发井扩大到 2km第十三条 地质设计要执行相关标准和以下规定:〔一〕在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标注对井位周边环境的勘察结果要标注清地下管线、电缆的分布、走向、长度和距地表的深度;江河、干渠四周设计井应标明河道、干渠的位置和走向等〔二〕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所供给井位是否符合以下条件:油气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 75m;距民宅不小于 100m;距铁路、高速大路、河流、水库等不小于 200m;距村庄、居民区、学校、医院、工厂、集市等人员集聚场所或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不小于 500m〔三〕应供给井身构造〔包括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固井质量、井斜数据等资料〕;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气油比;应供给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性能、溢流和井喷状况。
〔四〕应供给设计井生产动态数据和流体性质(油、气、水);注水〔气〕井的层位、深度和井口压力、日注量、累计量与邻井地层连通状况;历次作业、井筒及井下落物状况〔五〕提示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其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供给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状况第十四条 工程〔工艺〕设计要执行相关标准和以下规定:〔一〕依据设计井的地面环境条件和工艺技术难度,在井控设计中明确井控风险级别〔二〕应依据地质设计的有关参数,明确压井液及添加剂的类型、性能、用量、压井方式及作业过程中灌注压井液的要求;明确施工工艺步骤、井控及技术要求;明确井口数据〔采油树、套管头型号〕〔三〕压井液密度确实定应以实测地层压力或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为基准,再增加安全密度附加值或安全压力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以下方法确定:1. 油、水井附加安全密度 0.05-0.1g/cm3 或附加井底安全压力 1.5-3.5MPa2. 气井附加安全密度 0.07-0.15g/cm3 或附加井底安全压力 3-5MPa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等;井控一级风险井设计的压井液密度,其安全密度附加值或安全压力附加值应取上限。
〔四〕对于闲置时间超过两年或本次作业前采油〔气〕时间累计超过一年的高压、高含硫化氢油气井,在起出井内管柱后应用测井仪器〔如多臂井径、电磁探伤、变密 度测井或井周成像测井等〕对生产套管的壁厚、损坏和腐蚀状况进展测井检测,并根 据检测后的套管状况进展设计〔五〕必需设计安装井控装置并执行以下规定1. 防喷器的选择:防喷器的通径应确保油管挂能顺当通过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择,在施工层位最高压力状况下,地层流体布满井筒时,不小于推测的井口关井压力参照以下组合形式进展选择,可以提高级别配置1) 压力等级为 21MPa 时,手动防喷器可选择附录 1 中图 1 或 2,液动防喷器选择附录 1 图 22) 压力等级为 35MPa 时, 手动防喷器可选择附录 1 图 1 或 2,液动防喷器选择附录 1 图 2 或 33) 压力等级为 70MPa 时,防喷器可选择附录 1 图 2、3 或 44) 压力等级为 105MPa 时,防喷器可选择附录 1 图 45) 预探井、高压油气井和高含硫井必需选用液动防喷器2. 压井、节流管汇及阀门的选择:压井、节流管汇及阀门压力级别应与防喷器压力级别相匹配,可以提高级别配置1) 压力等级为 21MPa 及以下时,压井管汇及阀组连接形式见图 5。
2) 压力等级为 35MPa 及以上时,压井管汇及阀组连接形式见图 63) 压力等级为 35MPa 及以下时,小修井节流管汇及阀组连接形式见图 7、8 或9;大修及试油井节流管汇及阀组连接形式见图 94) 压力等级为 70 MPa 时,节流管汇及阀组连接形式见图 105) 压力等级为 105MPa 时,节流管汇及阀组连接形式见图 113. 高含硫化氢井施工时,应选用抗硫井控装备,具体执行 SY/T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