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底(钎探).pdf
4页表 A.3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C2-3) 编 号 工 程 名 称 部 位 名 称 化粪池 单元(工序)名称 基础钎探施工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年 月 日 位于项目区的东北侧:钎探作业内容包括化粪池基础及其他结构物基础等 材料要求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置: 本项目人工潜流湿地 J 区有单元池结构,根据设计要求,结构部位地基需进行钎探 二、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处北运河(上游温榆河)流域,第四系属北运河现代河谷堆积边缘区及潮白河冲洪积堆积下游平原区;区域构造上受孙河断裂影响,属不稳定平原地壳分区,砂土液化为主要地质灾害;地基土体为土砂多层结构,上部新近沉积层中多处含泥炭层,地下水埋藏较浅,整体上工程地质特性较差 场区范围内河道两岸地形较平坦开阔,地面高程约 20~22m温榆河两堤高程 24~25m,堤间宽约310m、主河槽底宽约 120m,河床高程 15~17m,河中常年有水,水深一般 1~4m主河槽两岸分布河漫滩,漫滩高于河床一般约 1~2m,堤顶高程约 25m蓄滞洪区地面高程一般 21~26m,富壁路路面高程约 25m,蓄滞洪区东侧小中河,河中常年有水,水深约 1~3m,河两堤宽约 65~70m,河底高程约16~17m。
工程场区大部为第四系地层其中主河槽中分布有灰黑色淤泥,层厚约 1.0m素填土,以粘质粉土为主,含砖渣、碎石等,厚度不均粉土、细砂,褐黄~灰色,层厚一般 9~14m粘土/重粉质粘土,灰~黄灰色,层厚一般 3~9m细砂,褐黄色,层厚一般 9~11m粉质粘土,灰色,层厚一般 1~3m 场区大体分布有多层地下水, 孔隙潜水, 含水层主要为上部的粉土层及细砂层, 两岸埋深约为 2~5m中部承压水,含水层为细砂,承压水头约 1~4m潜水主要补给源为河水入渗及大气降雨,水位年变幅为 1~2m,局部滞水水位变化大施工存在地表水导流及地下水降水问题 该区域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于 100m,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 ,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通州地区属于北京低洼地带,是中心城区河流洪水排泄区域,其表层岩性以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的粉土、粉细砂为主,地下水位高,属于新近堆积的欠固结土,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砂土地震液化问题及局部软土问题 三、施工准备 3.1 主要机具 3.1.1 钎探机 2 台 3.1.2 麻绳或铅丝、梯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3.1.3 材料:中砂、白灰和红砖 3.2 作业条件 3.2.1 基础以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长、宽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确定钎探点位置及顺序编号,按照钎探图及有关规定进行钎探并记录钎探点的布置依据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执行,本项目单元池结构为条形基础,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钎探点布置为沿条基单排布置,钎探点间距为 1.5m,位于条基中心线上 3.2.3 按钎探点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 3.2.4 钎上每 30cm 预先画好刻度横线 3.2.5 为保证进度,不影响工期,钎探计划每个单元池按 2 组进行,每组 3 人2 人操作钎探机,1 人计数,1 人协助钎探顺序为相邻两组相对进行,以免相互干扰(从另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四、钎探技术要求 4.1 工艺流程 4.1.1 按钎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撒上白灰点 4.1.2 就位打钎:将探钎尖对准孔位,启动钎探机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图层中 4.1.3 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 30cm 时,记录一吹锤击数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执行 4.1.4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4.1.5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4.1.6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 30cm 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4.2 整理记录集归档 4.2.1 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的表格内,字迹清楚, 经过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钎探中如有异常情况,要填写在备注栏内现场编号:防止记录和平面布置图探孔位置填错 4.2.2 将钎探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进行对照,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4.2.3 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将不同的钎孔分开在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遇有特殊地质情况,把尺寸标明,以便勘察设计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4.2.4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次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4.2.5 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4.2.6 整理记录: 按钎孔编号, 将锤击数填入统一的表格内 经过技术人员及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4.3 雨期施工: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和成品保护 5.1 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钎数 5.2 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钎孔位置不能填错 5.2.1 将钎探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进行对照,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5.2.2 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将不同的钎孔分开 5.3 在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遇有特殊地质情况,把尺寸标明,以便勘察设计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5.4 钎探完成后应做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检,不得堵塞和灌砂现场周边设各种警示牌,注明: “注意钎探孔保护” 、 “不得随意踩踏” 等字样,并责成专业人员检查监督 5.5 灌砂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灌砂过程中一边灌一边用钢筋棍加以振捣密实灌砂完成后报项目质检员检查,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监理验收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六、安全及环保措施 6.1 安全措施 6.1.1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进入施工现场, 必须遵循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戴好安全帽,严禁吸烟,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6.1.2 严禁往基槽内乱扔材料杂物,防止砸伤基槽内施工人员。
6.1.3 严格遵守项目的各种安全规定,杜绝违章现象 6.1.4 专业工长负责实施,并做好原始记录操作人员要专心施工,密切配合,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不得聊天,防止操作不专心,出现摔伤砸伤等意外事故 6.2 设备操作要点 操作本机需操作人员 3 名,工作时必须将本机放在需要钎探的平整位置,调平机器底盘经电工检测本机线路、电机等,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先点动试机,左右开关确认链条转向,确认提升锤为正转经试机正常可先启动开关安装探杆,将主机提升至本机顶部后关机,同时操作人员踏住机器底盘电机上的踏板,使主机停在本机顶部不下滑,另一工作人员将探杆放在主机底部方孔下内,并安装卡销卡住探杆,探杆安装完毕此时工作人员可轻抬脚使探杆垂直放在钎探点上,启动开关,击锤起落击探杆,使其灌入土中当探杆灌入 1.5 米时,反转倒顺开关拔钎,升至顶部关闭开关,踏住主机踏板,将探杆支在底盘托盘上,移动到下一钎点 6.3 注意事项 6.3.1 钎探机场到达施工现场,由电工检测线路,接通电源无误后,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机器施工说明书,掌握本机操作方法后再试机主机下严禁站人或伸入手臂,主机滑到根部时禁止手扶,定期检查油丝绳磨损程度,若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以防折断。
6.3.2 试机正常,当工作中若遇地基中含有石块等不能灌入时,必须停机,换空白处后再工作灌入后拔钎时,应点动踏板逐步提升 6.3.3 使用本机必须做可靠的接地及安装漏电保护器 6.3.4 使用本机应在机器、滑轮、主机滑道油丝绳上,经常加润滑油,击锤滑道,链条加润滑油不用时勤于保护检查 6.4 环保措施 6.4.1 严格按规范要求的落锤高度和施工顺序施工,减少打钎的噪声污染 6.4.2 装运砂子拍实,灌砂时,严格按规范要求的工艺施工,减少扬尘污染 技 术 负责 人 交 底 人 年 月 日 接 受 交 底 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