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基本绘图.ppt
23页AutoCAD 2006标准教程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绘图与编辑命令基本绘图与编辑命令Ø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绘图命令 Ø基本编辑命令基本编辑命令 Ø实例实例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绘图命令Ø直线绘制命令直线绘制命令 Ø圆绘制命令圆绘制命令 Ø圆弧命令圆弧命令 Ø应用实例应用实例直线绘制命令直线绘制命令1Ø命令功能:创建两个指定坐标点之间的直线Ø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绘图】→【直线】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LINE直线绘制命令直线绘制命令2以图2-1为例介绍直线的画法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 80,70 ↙(指定A点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100 ↙ (指定B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60,0 ↙ (指定C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40,-60 ↙ (指定D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60<0 ↙ (指定E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0,-40 ↙ (指定F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C ↙图2-1 平面图形圆绘制命令圆绘制命令Ø命令功能:创建圆。
命令功能:创建圆Ø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绘图绘图】】→【【圆圆】】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CIRCLEØ命令操作命令操作ü圆心坐标和半径圆心坐标和半径 ü圆心、直径法圆心、直径法 ü三点法三点法 ü两点法两点法ü相切、相切、半径相切、相切、半径 ü相切、相切、相切法相切、相切、相切法圆弧命令圆弧命令命令功能:创建圆弧命令功能:创建圆弧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调用方式: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绘图绘图】】→【【圆弧圆弧】】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ARC命令操作命令操作下面是最常用的三种绘制圆弧的方法下面是最常用的三种绘制圆弧的方法 三点法三点法 起点、端点、半径法起点、端点、半径法 起点、端点、角度法起点、端点、角度法 应用实例应用实例1图2-2 圆弧与直线相连具体操作具体操作::命令命令:: 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圆心(C)]:: ↙ ↙ (直接回车,(直接回车,圆弧的起点直接连接在直线的圆弧的起点直接连接在直线的B点)点)指定圆弧的端点指定圆弧的端点:: @50<270↙ ↙【【例例2-1】】 绘制如图绘制如图2-2所示的与已知直线连接的圆弧。
所示的与已知直线连接的圆弧应用实例应用实例2Ø【例2-2】按如图2-3所示尺寸,完成平面图形的绘制a) 已知图形及尺寸(b) 图形分解后情况原图图2-2-3 3 平面图形的绘制应用实例应用实例3Ø操作方法 首先根据已知图形进行图形的分解,该图形可分解由A、B和C圆,D、E、F和G圆弧,H、I、J、K直线三部分构成之后可按三部分的情况分别进行绘制Ø具体操作:Ø绘制A、B、C三个圆ü命令: 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20, 75↙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0000>: D↙指定圆的直径 <10.0000>:↙ü命令: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75,-55↙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0000>:↙ü命令: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25, 0↙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0000>:↙应用实例应用实例4Ø绘制D、E、F、G四段圆弧 ü命令: ARCü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C ↙ü指定圆弧的圆心: 60, 60↙ü指定圆弧的起点: 10, 60↙ü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弦长(L)]: 60, 10↙ü命令: ARCü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 95, 10↙ü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 E↙ü指定圆弧的端点: 95, 30↙ü指定圆弧的圆心或 [角度(A)/方向(D)/半径(R)]: R↙ü指定圆弧的半径: 10↙命令: 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 30, 70↙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 E↙指定圆弧的端点: 10, 75↙指定圆弧的圆心或 [角度(A)/方向(D)/半径(R)]: A↙指定包含角: 180°↙命令: 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 C↙指定圆弧的圆心: 60, 60↙指定圆弧的起点: 30, 60↙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弦长(L)]: 60, 30↙应用实例应用实例5Ø画H、I、J、K四段直线段 ü命令: LINEü指定第一点: 10, 75↙ü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10, 60↙ü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ü命令:LINE ü指定第一点: 30, 75↙ü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30, 60↙ü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 60, 30↙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95, 30↙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 60, 10↙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95, 10↙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结果如图2-15(b)所示。
基本编辑命令基本编辑命令Ø构建选择集的方式构建选择集的方式 Ø删除命令删除命令 Ø取消命令取消命令 Ø重作命令重作命令 Ø复制对象命令复制对象命令 Ø修剪命令修剪命令 构建选择集的方式构建选择集的方式1AutoCAD具有高效的图形的编辑功能,可以对图形进行删除、修改、复制等操作许多图形编辑命令都要求用户选择要执行的对象,AutoCAD提供的选择对象的方法有:Ø点选:用光标点取要选择的对象 ØW窗口选(Window):选窗口对角两点形成窗口,则窗口内所围对象被选中图形有任何一部分在窗外都不能被选中 ØC窗口选(Crossing):选窗口对角两点形成窗口,则窗口内所围对象被选中只要图形有任何一部分在窗内均被选中Ø最后图元(Last):选中最后一个绘图命令操作的对象Ø前选择集(Previous):将上一次选取的对象作为本命令的选择对象,用于同一组对象进行多次编辑构建选择集的方式构建选择集的方式2Ø移去(Remove):在选择集中移出对象,每选中一个选择集中的对象,该对象就被移出选择集Ø添加(Add):加入选择对象方式使用移去选项后,再进入选择对象的操作Ø返回(Undo):取消选择方式。
此选项允许用户逐步从选择集中移出对象,移出顺序与选择顺序相反 ØWP窗口选(WPolygon):与Window操作类似,但选择框为任一多边形 ØCP窗口选(CPolygon):与Crossing操作类似,但选择框为任一多边形 Ø围栏选(Fence):选择与围栏相交的图元,围栏可以不封闭 Ø全部选(ALL):所有对象选择方式这一选项用来选择在当前屏幕上非冻结层,非锁定层的所有对象 在实际图形编辑中,往往要把以上选择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互相补充删除命令删除命令Ø命令功能:命令功能:删除图形中的所选对象删除图形中的所选对象Ø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修改修改】】→【【删除删除】】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ERASE取消命令取消命令Ø命令功能:命令功能:逐步取消本次进入绘图状态后的操作逐步取消本次进入绘图状态后的操作Ø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编辑编辑】】→【【放弃放弃】】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UNDOØ命令操作:命令操作:ü命令:命令: Undo 输入要放弃的操作数目或输入要放弃的操作数目或 [自动自动(A)/控制控制(C)/开始开始(BE)/结束结束(E)/标记标记(M)/后退后退(B)] <1>::重作命令重作命令Ø命令功能:命令功能:恢复使用恢复使用UNDO命令或命令或U命令撤命令撤消的操作。
消的操作Ø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编辑编辑】】→【【重作重作】】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REDOØ命令操作:命令操作:ü命令:命令:REDO复制对象命令复制对象命令Ø命令功能:可以在当前图形中复制单个或多个对象,而且可以在图形文件间或图形文件与其它Windows应用程序间进行复制Ø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修改】→【复制】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COPY修剪命令修剪命令Ø命令功能:将所选对象的一部分切断或切除Ø命令调用方式:ü菜单方式:菜单方式: 【修改】→【修剪】ü图标方式:图标方式: ü键盘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TRIM实例实例1Ø【例2-3】 应用TRIM命令修剪图2-4(a),修剪结果如图2-4(b)所示.(a) 原图(b)剪切完成图2-4 TRIM实例实例实例2Ø命令操作:Ø命令: TRIMØ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Ø选择剪切边...Ø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 (选择圆A作为剪切边界)Ø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总计 2 个 (选择圆B作为剪切边界)Ø选择对象:Ø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投影(P)/边(E)/放弃(U)] :Ø(选择要修剪的对象圆C)Ø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投影(P)/边(E)/放弃(U)] :Ø(选择要修剪的对象圆D)Ø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投影(P)/边(E)/放弃(U)] : ↙ 结果如图2-4(b)所示。
实例实例3Ø绘制简单图形 Ø具体操作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