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75页
  • 卖家[上传人]:梦**
  • 文档编号:595475400
  • 上传时间:2024-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2.37KB
  • / 7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教材分析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二、 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2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谁的得分高第二课时 秋游第三课时 星星合唱队练习课第一单元 加与减课题谁的得分高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验算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连加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图片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讨论,自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图片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讨论,汇报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 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加与减课题秋游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连减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图片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二、自主探究1、乘船问题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2、乘车问题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图片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秋游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加与减课题星星合唱队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图片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图片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单元 购物三、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买文具第二课时 买衣服第三课时 小小商店练习课第二单元 购物课题买文具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填一填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图片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图片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得硬币或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