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常用评定公式.doc
7页公路常用评定公式一、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H.0.1 评定路段内路面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个合格值的允许偏差进行评定 H.0.2 按规定频率,采用挖验或钻取芯样测定厚度 H.0.3 厚度代表值为厚度的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值,即: XL=X-ta/√ ̄n*S式中:XL—厚度代表值(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 X—厚度平均值;S—标准差;n—检查数量;ta—t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可查附表B 采用的保证率: 高速、一级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9%,面层为95%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5%,面层为90% H.0.4 当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则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来计算合格率;当厚度代表值小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代表值和单点合格值的允许偏差见第7章各节实测项目表 H.0.5 沥青面层一般按沥青铺筑层总厚度进行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2~3层铺筑时,还应进行上面层厚度检查和评定二、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I.0.1 弯沉值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
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l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I.0.2 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计算:lr=l+ZaS 式中:lr—弯沉代表值(0.0lmm); —实测弯沉的平均值:S—标准差:Za—与要求保证率有关的系数,见附表I附表I Za值层 位Z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三级公路沥青面层1.6451.5路 基2.01.645 I.0.3 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代表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2~3)S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 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 I.0.4 弯沉代表值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I.0.5 测定时的路表温度对沥青面层的弯沉值有明显影响,应进行温度修正当沥青层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时,或路表温度在20℃±2℃范围内,可不进行温度修正 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三、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G.0.1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以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ld后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G.0.2 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每2000m2或每工作班制备1组试件:不论稳定细粒土、中粒土或粗粒土,当多次偏差系数Cv≤10%时,可为6个试件;Cv=10~15%时,可为9个试件;Cv>15%时,则需13个试件 G.0.3 试件的平均强度R应满足下式要求:R≥Rd/(1-ZaCv)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Mpa)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 高速、一级公路:保证率95%,Za=1.645 其他公路:保证率90%,Za=1.282G.0.4 评定路段内半刚性材料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四、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F.0.1 评定水泥砂浆的强度,应以标准养生28d的试件为准试件为边长70.7mm的立方体试件6件为1组,制取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应分别制取试件,试件应随机制取,不得挑选2) 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2组3) 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工作班可制取1组4) 拱圈砂浆应同时制取与砌体同条件养生试件,以检查各施工阶段强度。
F.0.2 水泥砂浆强度的合格标准 1) 同强度等级试件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2) 任意一组试件的强度最低值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3) 实测项目中,水泥砂浆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D.0.2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标准1) 试件≥10组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Rn-KlSn≥0.9RRmin≥K2R式中:n—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Rn—同批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Sn—同批n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Rmin—n组试件中强度最低一组的值(MPa):K1、K2—合格判定系数,见附表D附表D K1、K2的值n10~1415~24≥25K11.701.651.60K20.90.85 D.0.2.2 试件<10组时,可用非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进行评定:Rn≥1.15RRmin≥0.95RD.0.3 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五、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C.0.1 混凝土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应使用标准小粱法或钻芯劈裂法,试件使用标准方法制作,标准养生时间28d按表7.2.2所列检查频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每工作班制作2~4组:日进度大于1000m取4组,大于等于500m取3组,小于500m取2组。
其它公路每工作班制作1~3组:日进度大于1000m取3组,大于等于500m取2组,小于500m取1组每组3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一个统计数据 C.0.2 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合格标准1) 试件组数大于10组时,平均弯拉强度合格判断式为:fcs≥fr+Kσ式中: fcs—棍凝土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MPa); fr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K —合格判定系数(见附表C);σ—强度标准差附表C 合格判定系数试件组数n11~1415~19≥20K0.750.700.65 当试件组数为11~19组时,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r,但不得小于0.80fr当试件组数大于20组时,其它公路允许有一组最小弯拉强度小于0.85fr,但不得小于0.75fr;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不得小于0.85fr C.0.2.2 试件组数等于或少于10组时,试件平均强度不得小于1.10fr,任一组强度均不得小于0.85fr C.0.3 当标准小梁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fcs和最小弯拉强度fmin中有一个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在不合格路段每公里海车道钻取3个以上Φ150mm的芯样,实测劈裂强度,通过各自工程的经验统计公式换算弯拉强度,其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fcs和最小值fmin必须合格,否则,应返工重铺。
C.0.4 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六、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B.0.1 路基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以重型击实标准为准沥青层压实度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为准对于特殊干旱、潮湿地区或过湿土,以路基设计施工规范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定 B.0.2 标准密度应作平行试验,求其平均值作为现场检验的标准值对于均匀性差的路基土质和路面结构层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补标准密度试验,求得相应的标准值,以控制和检验施工质量 B.0.3 路基、路面压实度以1~3km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元,按本标准各有关章节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现场压实度抽样检查,求算每一测点的压实度K细粒土现场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粗粒土及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水袋法或钻孔取样蜡封法应用核子密度仪时,须经对比试验检验,确认其可靠性检验评定段的压实度代表值K(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为:式中:K=k-ta/√ ̄n*S≥K0式中:K—检验评定段内务测点压实度的平均值; ta—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ta见附表B采用的保证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9%,路基、路面面层为95%;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5%,路基、路面面层为90%;S—检测值的标准差;n—检测点数; K0—压实度标准值。
路基、基层和底基层:K≥K0,且单点压实度Ki全部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当K≥K0,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