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气地球化学复习资料.docx
8页油气地球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5'X 5)1、R):亦称镜质体反射率,指光线垂直入射时,镜质体中的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的比值温度和有效加热时间的函数且具不可逆性)(1)、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酸、 碱溶剂和常用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 质2、生物标记化合物:是指沉积有机质、原油、油页岩、煤中(书:沉积物或者 岩石中)那些来源于活的生物体,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 没有或 较少发生变化,基本保存了原始生化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母质的特殊分子 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它们具有特殊的“标志作用” 3、氯仿沥青“A”:指可溶于有机溶剂氯仿中的有机质氯仿从岩石中提取出来 的有机质质量与岩石样品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就是氯仿沥青“ A”的含量它是反映了岩石中分散沥青物质中性部分的含量,一般认为氯仿沥青“ A”与石油的性质相近似课件:指岩石中可抽提有机质的含量)4、生物降解作用:当含有溶解氧和微生物的地表水进入到浅层油藏界面后,微 生物将以石油烂类为碳源进行繁殖,多是选择性消耗石油烧类使得石油化学组成 发生重要改变的过程(这主要是需氧微生物的降解过程, 异氧微生物的降解即是 硫酸盐还原菌的厌氧氧化作用。
可以不用写吧)生物降解的结果一方面是使原有的性质变差, 有的粘度增加,形成重质油;另一方面,生物降解也会产生沥青沉淀,堵塞孔隙喉道,是储 层物性变差,从而降低油气藏的开发价值5、霍烷:五环三菇类中分布较广泛的生物标志物,由死亡生物体经地球化学过程演化而来的反映原核微生物(细菌)的输入的化合物有4个六元环和1个五元 环组成碳数为27-35,(在C-4 C-& C-1R C-14、C-18均有甲基,C-21是姓:基 取代基,它可以是-H、-CR、C2H5等,)这类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主要发生在 C-17、 C-21、C-22上,正常霍烷的碳数为30当某碳位上少一个-CH时,称为降霍烷; 少两个-C乩时称为二降霍烷;少三个-C乩时称为三降霍烷当某碳位上增加一个 -C建时称为开霍烷;增加两个-CH?时称为二升霍烷;相应的还有三升直到五升霍6、番烷:番族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由三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组成7、Tm: 17a (H) -22,29,30-三降覆烷,即在 C-17上的氢原子为 ot 构型,C-22, C-29, C-30 的甲基丢失8、Ts 180t (H) -22,29,30-三降覆烷,C-18上的甲基转换到了 C-17上,C-18上的氢原子 为口构型,C-22, C-29, C-30的甲基丢失。
9、R构型:将手征性碳原子连接的四个不同基团,a-b-c-d由大到小排列,然后 将次序规则中次序数最小的基团(d),放在观察者对面离眼睛最远的地方, 其他 三个基团(a, b, c)则指向观察者,如果a-b-c是顺时针方向的,则其构型为 R 10、S构型:将手征性碳原子连接的四个不同基团,a-b-c-d由大到小排列,然后 将次序规则中次序数最小的基团(d),放在观察者对面离眼睛最远的地方, 其他 三个基团(a, b, c)则指向观察者,如果a-b-c是逆时针方向的,则其构型为S11、背向读者的基团称为口构型,用虚线表示;指向读者的基团称为 P构型,用楔形线表不12、分子离子:当化合物分子进入离子源时,用能量为 70eV或低于70eV的电 子束轰击,化合物分子就会失去一个电子,变为等质量的带正电的分子离子分 子受到电子轰击后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的等质量的正离子,用 M +表示)13、碎片离子: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电离成分子离子所需的能量为 7-15eV,因此当能量加大到70eV时,多余的能量可以继续使分子离子裂解为稳定的质量较 小的碎片离子广义上指除分子离子以外的所有离子二、填空题:1、石油的族组成:饱和焰、芳焰、非焰(胶质)、沥青质。
2、有机质丰度指标:有机碳含量(TOC)岩石热解参数(肝烧潜量,S+0)、氯仿 沥青A和总,(HC含量3、生油气母质的主要类型:浮游植物、滓游动物、细菌、高等植物4、干酪根元素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机用质类型;沉积环境;有机质热演化 程度5、正构烷烧主要来源于活的生物体、脂肪酸、蜡质等脂类化合物6、CPI,碳优势指数:表示C25-C33的正构烷姓的奇碳数分子与偶碳数分子含量 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_1 一工 C25 一C33(奇数)+ Z C25— C33(奇数)1—2 |_£ C24— C32(偶数)C C26— C34(偶数)7、OER奇偶优势比:4 1OEP= Ci 6c,2 C^一 4Ci i £ 3当样品具有奇碳数优势时,OEP>1当样品具有偶碳数优势时,OEP<18、有关Pr、Ph的应用:还原环境下,偶碳数正构烷煌相对于奇碳数正构烷煌的优势,以及植烷相对于姥蚊烷的优势,即Pr/Ph<1;低姥植比代表氧化环境氧化环境下,奇碳数正构烷煌相对于偶碳数正构烷煌的优势,以及姥蚊烷相对于植烷的优势,即Pr/Ph>1;高姥植比代表氧化环境海相原油:Pr/Ph<3;陆相原油:Pr/Ph>49、岩石热解参数 有:& (含游离段量)、0 (含热解烧量)、0(含二氧化碳量)、Tmax (残余有机碳最大热解峰值)生油岩的主要分析参数:S0 (含气态烧量)S1 (含游离姓量)、0 (含热解烧量)、 S)(含二氧化碳量)、Tmax (残余有机碳最大热解峰值)、TOC(总有机碳量),其中评价有机质丰度根据S| +S; Tmax值的大小评价生油岩的成熟度。
三、识图题:1、Pr/nCi7; Ph/nCi82、M/Z=191 和 M/Z=217四、简述题:1、石油的Tissot分类答:由于研究目的和采用的参数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石油分类 Tissot和Welte提出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石油中各种姓:类化合物:烷烧(石蜡) 、环烷姓:、芳香姓:和含硫、氮、氧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以及硫的含量进行分类的适 用于常压下,大于210c的那部分石油储分且该分类采用三角图解,以烧烧、 环烷姓:、芳姓:和含硫、氮、氧化合物作为三角图解的三个端元此分类方法将石 油划分为两大类(正常石油和生物降解石油)六种类型首先,根据饱和烂、芳烂加硫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划分为两大区域:1、饱和姓:含量> 50%,芳姓:加硫氮氧化合物含量< 50%,进而分为三种类型: 1)石蜡型:石蜡姓:含量 > 环烷姓:含量且石蜡姓:〉 40%硫含量< 1%2)石蜡-环烷型:石蜡姓:含量0 40%□环烷姓:含量0 40%硫含量< 1% 3)环烷型:环烷姓:含量 >石蜡姓:含量且环烷姓;含量〉 40%硫含量< 1% 2、饱和姓:含量0 50%,芳姓:加硫氮氧化合物含量》50%,进而分为三种类型: 1)芳香-中间型:石蜡姓:〉10%硫含量〉1%2)芳香-沥青型:石蜡姓:< 10%环烷25%硫含量〉1%3)芳香-环烷型:石蜡姓:< 10%环烷姓:》25%硫含量< 1%其中,石蜡型、石蜡-环烷型、芳香-中间型属于正常石油;环烷型、芳香- 沥青型、芳香-环烷型为生物降解石油。
2、简述气相色谱的主要工作原理答:气相色谱法一般用难挥发的高沸点的固定液或固定吸附剂作为固定相, 用氮、氢、氮等气体作为载气,携带溶质作为流动相一般情况下,固定相被固定于色 谱柱内,而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样品通过色谱柱 在通过色谱柱的过程中,各组分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不断地反复进行分配, 由于不同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差异,随着分配次数的增加,最终各组分从色谱柱出口流出的时间不一样, 从而达到对样品中各组分的高效分离目的3、简述番烷的主要构型,并指出生物构型和地质构型4、简述正构烷姓:的主要地质应用答:正构烧烧主要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以及脂肪酸、 蜡质等脂类化合物其主要的地质应用如下:1)正构烧烂的奇偶优势是标志有机物成熟的重要参数:在低成熟的原油、沉积物 中的正构烧烧绝大多数具有奇碳数优势, 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奇碳数优势会 逐渐趋于消失2)高相对分子质量(nO>5-nC33)的奇碳数正构烷烧,经常出现在富含陆源物质 碎屑岩中,多数以nC27、nQ9、nC3i为主,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一般认为来 源于高等植物中的角质蜡,在气相色谱图上,主峰碳在碳数较高范围内3)中相对分子质量(nCi5-nC2i)的奇碳数正构烷姓;,经常出现在海相、深湖相 沉积物中,以nG5、nCl7为主,其生物来源主要是藻类和水生浮游生物 ,在气相色谱图上,主峰碳为中等碳数范围。
4)在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系中,常常出现偶碳数优势的正构烷烧,并伴随着Ph/Pr 优势,一般指示还原环境四、论述题1、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答:生物标记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正构烷姓;、无环的类异戊二烯姓:、菇烷和番 烷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广泛1)无环链烷烧类:包括正构烷烧类和单甲基支链烷烂类应用:正构烷烧类:a.陆相碎屑岩:nC25-nC33奇数正构烷姓::C27、C29、C31为主;具有明显的奇 偶优势;来源于高等植物中的腊b.海相、深湖相沉积:nCi5-nC2i奇数正构烷姓::C15、C17为主;c.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中:偶奇优势+ Ph优势2)无环的类异戊二烯姓::可以分为规则的(头尾相连)和不规则的(头和头或 者尾和尾相连)应用:a.反映环境:Pr/Ph<1,反映还原环境;Pr/Ph>1,反映氧化环境海相原油:Pr/Ph<3;陆相原油:Pr/Ph>4b.反映成熟度:Ro增大,Pr/Ph增大,Pr/nCPh/nC18降低C. GC-M前测3)菇类化合物:1、二环倍半菇类:应用:该类化合物检出于饱和烂或芳烧微分2、二菇类:应用:环状二菇类通常作为酸、醇、酚和烧类,构成高等植物树脂和支撑 组织的主要成分。
3、五环三菇烷类化合物:五环三菇类中分布较广泛的生物标志物,覆烷类化合物 主要反映原核微生物(细菌)的输入这类化合物是石油和煤中常见的生物标志物1)霍烷类:降覆烷:T& Tm /升覆烷2)非霍烷类:应用:判断成熟度环境:Tm/Ts作为成熟度指标;伽马蜡烷-蒸发盐环境,奥利烷-陆相环境4)管烷:(1)常规管烷:规则管烷型一规则管烷系列 a a—异构管烷系列 3 B重排管烷型一3 a / a 3(2)非常规管烷: 脱A、B环管烷;短侧链管烷;降解答烷;应用:1)生物脂类组成与分布、古环境2)石油地球化学 ——油源、成熟度2、石油次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是课件,书149页)答:又称 石油的地球化学转化”;石油的蚀变”在构造活动频繁或剧烈的地区, 油气藏的保存条件往往被不同的程度的破坏,油藏中的烂类受到次生作用的影 响,例如生物降解作用、脱沥青作用等1)热催化转化作用(热成熟作用):基本过程:脱环化作用 +石蜡化作用-石蜡煌+芳煌a.芳煌-同分异构化作用-原子团转移-去烷基作用-石蜡烧 +低分子量芳烂-高分子缩合作用-高碳物质b.环烷烂-异构化作用-脱环化作用-去烷基-单环化-脱环-石蜡烧c石蜡姓:f形成低分子量姓:2)水洗作用:水洗作用程度主要与烂类分子溶解度有关3)氧化作用:a.需氧氧化-游离氧分子(在深度分布有限) 、水溶氧分子芳姓:和环烷姓:较易于氧化,形成环烷酸等产物;异构烷姓:受氧化可变为正构 烷3b.厌氧氧化—MeSQ(可溶性硫酸盐)+GHm+瀛酸盐还原菌)-MeS+CQ+HbO氧化作用的结果是使石油中的酸类和胶质成分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