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竞争力课件.ppt
28页曹 立 博士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论,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学术界和企业界众说纷纭: ★核心竞争力就是核心技术,因为市场优势不过是技术优势的外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开发独特产品的能力,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以及持续创造先进管理和营销手段的能力★多数人谈论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是C.K 普拉哈德和加里.哈默尔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核心能力的理论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简单地说,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各种观点,我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所聚集的整合知识和资源的能力因此,核心竞争力不是最终产品,也不仅仅是核心技术,它是渗透在企业组织中的企业技术和技能的一种动态综合竞争力这种特殊能力的外化,可以是技术、工艺、诀窍、专利、品牌、经营手段、管理素质、创新能力、服务质量、企业文化和制度规范等等。
关键看是否在自己的领域里建立了高水平的、与众不同的、别人难以模仿的行之有效的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能力或者说拥有一种独特的盈利模式显然,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能力,持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形成并不断强化的精髓,核心竞争力动态及创新特性,为企业“以弱胜强”提供了理论支持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延展性——技能源 独特性——不易模仿 价值性——符合市场需求 创新性——竞争优势的源泉 动态性——竞争力的持续性,(1) R&D能力:企业科技人员比重; R&D人员占科技人员的比重; R&D费用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等 (2)创新能力:专利拥有比例;新产品产值率;技术和产品领先程度;企业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程度3、评价或衡量核心竞争力的指标,(3)应变能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核心技术更新速度 (4)组织协调能力:聚合力和生产能力有效利用率 (5)企业影响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美誉度 (6)持续盈利能力:不做“一锤子买卖”4、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问题,(1)成功的企业与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2)核心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二、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 创新是经济概念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创新与技术创新,“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提出的,在其1912年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来源、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的组织更新技术创新 狭义的理解:“一项发明的首次使用”把技术创新限定在技术发明上,否定了技术改进和技术革新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局限) 广义的理解: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究、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正如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可见,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了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包括了管理、市场、组织等方面的创新1、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就一种能力而言,技术创新可理解为技术创新的能力 就一个过程而言,技术创新过程也是企业技术素质培养和积累的过程2、技术创新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意义,(1)技术创新的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效应是实现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
(2)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效应 (3)技术创新可以突破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二)创新与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实行者、推广者 企业家创新的目的: 一是获得利润 二是建立私人的商业王国 三是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 企业家精神:进取、冒险、胆识、竞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社会责任、诚信品德三、 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 生成的主要障碍,1、体制上的障碍 模糊不清企业产权关系;扭曲的“脑体倒挂”的分配制度;畸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疲软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等第二,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R&D)的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1%,与欧美国家的2.5%-3%的比例相差较大,是世界上R&D/GDP比例偏低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很低,不到1%,而国际上一般认为,研究和开发资金占销售收入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第三、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自主开发能力弱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为170%到200%。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是2%、日本仅为5%,发展中国家是20%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引进——吸收,日本:1——5 韩国:1——8 中国:1——0.074(2004年) 0.075(2005年),3、经营观念上的障碍 企业发展的观念没能更多地投向依靠科学技术经营观念保守,只看中短期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远效益没有真正树立起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理念四、 提高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对策思考,1、建立清晰明确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创新的基础,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制的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 有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大约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其中80%被束之高阁,成为“无效发明”,只有20%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形成产业的仅占总数的5%,这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60%—80%形成很大反差3、重视“三大家”的作用,培育资本家:资本家——有追求利润和投资能力的人 重视企业家:企业家——“点石成金”的人 尊重知本家:知本家——创造知识和技术的人4、树立“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以“核心竞争力”取代 “追求利润最大化” 追求产量——追求利润——培育核心竞争力,5、建立学习型企业,所谓学习型组织(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是指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的组织。
目前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80%已经按照这一管理思想进行企业再造世界排名前100名企业中已经有40家(包括我们熟悉的福特、微软等)按 “学习性型组织”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我国的宝钢、海尔集团等部分大型集团也开始注重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不断培育和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6、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企业行为准则、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底蕴,它通过蕴藏于企业活动背后的心理、伦理、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着企业行为 如果说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件”,企业文化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软件”我的: 010—62809938,谢 谢!,中外企业核心能力列举一览表,公司名称 核心能力 本田公司: 世界上最好的小发动机设计和优越的具有开创性的市场营销和 分销能力 松下公司: 开发无与伦比的加工技术和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分销能力 耐克公司: 优越的市场营销和营销能力及在运动服装领域的产品设计能力 微软公司: 优秀的软件 GE 公司 : 以前是技术,现在则是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培训。
戴尔公司: 直销能力 海尔公司: 市场的整合力,它通过企业与市场机制及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 的整合实现 四川长虹: 技术吸收、创新能力,低成本扩展能力 江苏春兰: 管理体制与技术优势 上海家化: 核心创造力,其中心是技术创新,外层为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资料来源:范微:《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2期,第39-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