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 201330050968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学 谢红.doc
9页1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摘摘 要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他要求我们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还进一步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科学研究是主观性很强的活动,为了不偏离事物的本来面目,坚定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走一条价值中立的道路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 方法论 价值中立 人从生下来的那刻起就对周围的世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同时在这种探索中慢慢地培养起一种自己的有关选择性的好恶模式,或者更专业化地讲是一种价值的评价机制例如我们喜欢一些人的怀抱,而当另外的人抱我们时我们会哇哇大哭,我们喜欢和某些小朋友玩耍,而对另外的小朋友我们则避而远之,我们认为自己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好的,别人的总是比不上自己的,等等这种内在化的对于价值评价的判定一直随着时间和生活经历伴随着我们存在,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受着建立起的价值评判框架的影响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写作的世界闻名的小说----《理智与情感》 ,在其中就向读者阐述了女主角常常受情感的捆绑而偏离理性后做出的让自己苦恼伤痛的事情。
既然我们不能摆脱价值评判机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正确的价值评价体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价值中立就是我们在言语和行动上良好的选择2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1 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具体的事情要多角度全方面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1.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社会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历来是总说纷纭、争论不休国内外的社会学家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没有一个观点能获得一致承认由此可见,社会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就契合了这种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更详细地讲,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几个基本原则:3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第四,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 “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42 对价值和价值中立的认识对价值和价值中立的认识2.1 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对于任何东西做出十全十美的概念的定义都是很难的,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概念,这种对概念的概念的定义的完美性,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时代人们的认识系统都是有区别的,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是在变化的对概念下定义的过程是需要一个集体的成员普遍公认的,在反反复复的实际活动中没有偏差,最终才会被写进词典的但是如果哪怕只要出现一次的特别情况,对一个概念的定义就会被人质疑,被推翻的可能性极大就像科学家要将一批疫苗应用在人身上前,先要在许多的白鼠上重复重复地实验,如果白鼠都证明没有任何副作用,他们就考虑可以推广使用在人身上了但是如果在这期间假使有一只小白鼠被发现有问题,这种疫苗就被宣布无效那究竟价值是什么?我们对于价值的定义争辩不休,总体上而言,我国的价值论研究者对价值大概持三种看法:第一,价值存在于事物本身,是事物自身的属性;第二,价值取决于人,是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第三,价值存在于人(主体)与事物(客体)的关系之中,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属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
其中第三种“关系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同,本文采用的就是关5系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价值作了这样的规定:“价值在本质上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就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的不同需要而言,价值保函的范围广,价值可分为物质的、经济的、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历史的价值等等 ”这就是说,价值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及状态的反映2.2 什么是价值中立什么是价值中立在这个小节开端,笔者认为有必要再陈述一下本文中选择的第三种对于价值的定义价值存在于人(主体)与事物(客体)的关系之中,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属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进一步推导价值中立,也即是一种排除主体影响客体认识和评价的方法论要求,在涉及价值的问题上能够冷静地对待,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简单的讲就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的溯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产生和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极端争执有关经过漫长的发展,19 世纪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在价值问题上的争执使社会学发展面临困境,为了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上的困境,马克思·韦伯试图调和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力图将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传统结合起来,在此情况下,韦伯详尽阐释了“价值中立”原则,韦伯强调社会学面对社会现象时应保持“价值中立” 。
这个原则是其方法论学说中的核心原则在科学研究中,韦伯严格区分了价值中立性和价值关联性价值关联性是6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之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价值中立性则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2.3 如何做到价值中立如何做到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是一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努力做到主观价值无牵涉的正确的方法论要求,它对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出的首要的也是根本的要求,这个说起来动动嘴皮子的四个字,实践时却往往容易被我们忘记,并且我们发现一旦带着它做社会科学的研究时就像杂技表演中手拿一个精致小巧的水晶杯,我们时时刻刻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人的内在天性就是希望一切事物为我所用,对我有利,正像动植物的寻求生存环境的最有利化然而我们人之于动植物知道思考,同时具有很强的理性,人类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态度来控制我们的行为举止这里着重要强调态度的核心地位,笔者认为价值中立的依赖的重心在于态度,我们要端正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态度,不是为自己的利益立场而服务,也不是发泄私仇服务,要一切为事为实服务。
当然在这之前,也就是我们在做结论之前的收集材料中也应该做到价值中立例如一项关于每天吃麦当劳是不是会导致人肥胖的社会调查中,两个持不同观点的人用自己的亲身试验来说明各自支持的观点一个人认为每天吃麦当劳不会使人变胖,于是每天每顿7吃麦当劳,一个月后他不但没有变胖反而体重下降了;而另外一个人则坚持认定每天吃麦当劳会让人肥胖,他也是每天每顿都吃麦当劳,一个月后,他增加的体重使原本的衣服都淘汰了这两个亲身的实验好像都没问题,都是让实践来证明的那是不是他们两个人支持的观点都是对的,那么究竟我们能不能每天每餐都吃麦当劳呢?这个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让我们走进另一个疑惑事实上,这两个亲身试验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都没有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因而他们的实验都是无效的,支持的观点自然不能成立因为,他们在最初的目的价值评估上就是带有偏向的,前者喜爱麦当劳,推崇它,后者厌恶麦当劳,抵制它然后在实验的过程中,真相是前者虽然每天每顿都吃麦当劳,但是严格按照卡路里的人体所需量来控制食量,并且每天坚持做大量的运动,而后者则是每天每餐暴食麦当劳,并且吃完就睡觉或懒坐最后在实验结束后的分析和评价时顺其自然的没有得到正确的结论,对解决麦当劳问题有害无利。
通过以上的例子,对于如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做到价值中立,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程序:第一,研究前,目的的选择必须保持价值中立,端正自身的态度第二,研究中,对于材料和对象的选择和实验的过程必须做到价值中立,要全面的看待问题第三,在分析评价得到的结果时必须做到价值中立,不能够歪曲,实事求是2.4 价值中立的启发价值中立的启发通过以上关于价值中立的内涵和如何做的问题的探讨,接着8我们要简单的谈论到价值中立的意义那么究竟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启发?首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保持方法上的“政治中立’ ’性其次,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保持“科学和价值”的统一性结结 论论综合以上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关于价值中立问题的阐述,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价值中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看到了要做到价值中立问题的难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当然方法是多种的,当然,任何一种理论不可能是“绝对真理” ,孰是孰非,有待时间去检验但不管如何评说,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韦伯的“价值中立’ ’观给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上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运用这种原则来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研究中如果摄取一些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那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候会更多一些理性的光辉。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美)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2】侯钧生, “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 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J]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3.【3】侯钧生,价值立场与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J],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6.【4】刘静涛,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5】宋建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1).【6】王忠华,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说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8,5.【7】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8】周少斌,浅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J],科技信息(J) ,2011(3).【9】周蔚华,价值中立论批判[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学版),10199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