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幼儿为本”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doc
5页以幼儿为本”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镇江新区姚桥中心幼儿园 徐文琴我们一直说“一日生活皆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没错,确实是的,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幼儿而言大部分的学习不是系统、正规的集体教育,而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就是一日生活本身因此,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那作为我们教师,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和利用呢?一句话总结: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以“幼儿为本”!幼儿为本,何为幼儿为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都强调这一核心理念以幼儿为本就是要把幼儿的发展及其幸福视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视为保教工作的宗旨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就是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规则幼儿,凡是都要从幼儿出发,把重视幼儿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为什么要以幼儿为本呢?幼儿身心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同时可塑性大,这些特点都需要教师以幼儿为本,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兴趣、需要和学习方式,在不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启蒙教育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从早晨入园开始一直到离园,有多少能够做到以“幼儿为本”?这是我在一次培训时,一位新西兰幼儿园园长向我们展示的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环节都是孩子们自选(自愿)游戏、自选(自愿)活动的环节,而且各个环节的过度也是自然流畅,没有孩子们的消极等待现象,于是我们对照自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流程,我觉得除了各个环节还包括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都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接下来,我就想针对自己眼见的几个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半日活动调研记录这是一次我们幼儿园半日活动调研的观察记录:案例一 :幼儿餐点开始,幼儿自选餐点,先吃完的孩子就在位子上等着其他孩子,还不时的和正在吃点心的孩子说话,吃点心的孩子也不安心吃了,就和该孩子聊了起来,同桌的孩子吃完了又趴在桌上等没吃好的孩子,等所有孩子吃完教师开始组织孩子进行区域游戏分析:孩子们对一日环节的各个流程还不是很清楚,一直在消极等待,因为先吃完了,也不知道下一环节该做什么,于是就等所有的孩子吃完,听老师的指令进行下一环节 案例二:教学活动刚结束,教师就和孩子们说,“想上厕所的就去上厕所,不想上厕所的就坐好”话音刚落,有的小朋友三三两两的走到卫生间,一边说话一边笑着向卫生间跑去,有的小朋友听说坐好就坐着和身边的孩子窃窃私语,还有的孩子就在教室跑起来,教师也没有进行下一个环节 分析:此过渡环节纯属放羊式,在过渡环节中幼儿因为无所事事,于是就在教室里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也体现出来,很多小朋友都竞相奔跑起来这种放羊式的过渡环节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也会造成幼儿过度兴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二、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1、从固定转变为灵活。
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在作息时间安排上力求更加科学、合理如在作息时间安排上可以有效地减少教师的组织环节,减少统一、划一的行动方式如一起小便、一起洗手、一起活动等,这样不仅减少了一日活动中孩子被动地按老师指令行动的现象教师也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活动,使幼儿在各项活动中更充分地、自由自在地玩与学 2、从单一转变为整合《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把某些时间段的生活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减少孩子的等待时间如7:30至8:00时间段,我们把生活活动和晨间活动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改变原来晨检、晨间活动、小便、洗手等环节的划分,使孩子们在这一时间段中更自主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活动时间段,我们可以把单一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活动转变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混龄、年级组等混合活动,提供幼儿与更多的伙伴交往、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当然除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我们平时的一日生活环节还有很多,比如:晨间活动、点名、盥洗、教学活动等等,这些又如何以“幼儿为本”呢?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晨间活动:从幼儿的晨间入园开始晨间游戏是我们给予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游戏的内容,与同伴进行沟通游戏幼儿在晨间活动不仅仅体现了社会领域的锻炼与学习,同时通过活动锻炼了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与灵活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进餐的食欲提高幼儿的免疫力并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与自己的小伙伴快乐的交流感受周围美好的环境2、点名环节: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生活化每每课前的“点名”环节,我们之前一般都是教师喊一孩子的名字,该孩子就一声“到”,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形式,有时候可以以孩子们正在热烈讨论的话题进行“点名”,也可以以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想说的话进行“点名”等等,其实还有更好的,孩子们每天来可以进行自主签到,直接减少“点名”的环节,这样不仅优化了一日生活环节,而且孩子们的自主性得到培养,规则意识也得到培养3、盥洗:给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不是凡事都包办替代,也不放任自流幼儿自立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让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自己洗手,上床前自己叠衣服,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等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本领,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幼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他们做主人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为班级做事情在中、大班开展“我是小班长”“我是小小值日生”等活动5、餐前活动:猜一猜今天吃什么、想一想今天饭菜的味道、尝一尝里边都有什么调料等等,将进餐富有情趣,变为探究,幼儿主动愉快的进餐,养成了不挑食,积极进餐的好习惯还有很多环节我们都需充分从幼儿角度考虑,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如餐后散步、睡前故事、离园分享”等都是养成教育在一日生活中以“幼儿为本”的体现从先师到名人,从现实生活到现实教育都在呼唤生活中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不只是通过书本、专门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向幼儿实施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日活动的任何时间,教师都可以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教育的契机,找到教育孩子容易接受的落脚点,在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是生活既教育,细节既教育因此,我们要时刻以“幼儿为本”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组织与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