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黑龙江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模考模拟试题(全优).docx
42页2024-2025年度黑龙江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模考模拟试题(全优)一单选题(共80题)1、 下列关于出版物特殊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 B. 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 C. 意识形态属性与社会价值结合的特殊性 D.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物的要素 2、 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出版马列主义著作的出版机构是() A. 新青年社 B. 人民出版社 C. 中央出版局 D. 新华书店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 3、 正确处理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就是要() A. 灵活安排两个效益的位置 B. 既保证每种出版物的质量,又保证每种出版物盈利 C.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D.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3. 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之一是() A.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B. 促进社会科学文化发展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4、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B. 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C. 套版印刷术在明代后期已经广泛应用 D. 短版不属于套版印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套版印刷的相关知识 5、 以下不属于国民党创办的近代出版机构的是() A. 民智书局 B. 华兴书店 C. 正中书局 D. 独立出版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办的近代出版机构 6、一个三段论中,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而不在结论中出现的那个概念称作( ) A.大项 B.小项 C.常项 D.中项 参考答案,D 7、 编辑工作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但不要求编辑人员() A. 掌握语言文字规范 B. 有语言文字加工能力 C. 有写作能力 D. 是语言文字研究专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人员的语言文字能力 8、 已经注册的责任编辑如果变更出版单位或者取得高一级职业资格,应当在()个月内按照首次注册的具体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A. 3 B. 6 C. 9 D. 1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责任编辑的注册 9、下列关于数字出版产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数字出版产业是出版企业或组织所开展的数字出版活动的集合 B.数字出版产业包括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部分 C.数字出版产业不包括数字游戏 D.数字出版产业外延包括电子书出版产业、数字期刊出版产业、数字报纸出版产业等 参考答案,C 10、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出版管理条例》 参考答案,B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对( )的保护有时间限制 A.署名权 B.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发表权 参考答案,D 12、下列各组字中,简化有误的是( ) A.償?偿 豊?丰 B.溝?沟 廬?庐 C.藝?艺 擀?扞 D.療?疗 機?机 参考答案,C 13、将下列各组词语分别填入“说理要透,透在于话说得______,并不在话多有时把一万字的原稿______到五六千字,意思反而较明确”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深入 减少 B.中肯 压缩 C.深入 压缩 D.中肯 减少 参考答案,B 14、互联网出版产品的基本特征是( ) A.内容数字化 B.产品数字化 C.生产数字化 D.管理数字化 参考答案,B 15、著作权限制是以( )为基点 A.个人的利益 B.出版社的利益 C.作者的利益 D.社会公众的利益 参考答案,D 16、“小人之过也必文”中“文”的意思是( ) A.文雅 B.掩饰 C.文字 D.华美 参考答案,B 17、数字出版产品具有开放性,其表现形式不包括( )。
A.单位和容量的变化范围极大 B.边界具有可变性 C.增强读者和用户的融入感及参与性 D.除了预设为“只读”形式,数字出版产品通常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本” 参考答案,C 1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当前的精神结构上,我们用以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儒家传统,继“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批判后,现在又遭到了金钱的批判——“金钱的批判”是一种比喻,把金钱对精神的腐蚀说得很形象 B.黄记者发现自己除了有名声之外,个人生活没有改变多少,而那些靠通稿写“本报讯”的同事,日子却过得如同节日套红的报头——“节日套红的报头”这个比喻新奇,既再现了他们日子的红火,又符合记者的职业特点 C.我去过的外国城市中,最值得留恋的仍然是巴黎,拉丁区小街上一块铺路的石头都蕴涵着情感的历史——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巴黎的情感的丰富浓郁 D.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一套经验——运用排比的手法,把改革开放的成绩概括得较为全面,又增加了气势和感染力 参考答案,A 19、“有人是,有人是记者,所以,有的记者是”这个三段论推理违反了( )的规则。
A.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B.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C.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D.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称 参考答案,A 20、 编辑的读者工作要求编辑() A. 方便读者就近购买出版物 B.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读者的利益 C. 为读者提供普及性的读物 D. 为读者提供低价的读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的读者工作 21. 编辑为作者服务的最终目的是() A. 为出版社赢利 B. 实现编辑自身的价值 C. 给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 D. 尊重和维护作者权益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的作者工作 21、 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凡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辑或主编,均含副职,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无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者,应当在到任后的()年内通过中级以上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否则,不能继续担任出版单位的上述领导职务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 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 兴高采烈 源远流长 B.睿智 成群结党 翻来复去 C.暴躁 怨天尤人 声名狼藉 D.裨益 走头无路 川流不息 参考答案,C 23、下列关于书号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装帧形式的同一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 B.同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使用同一个书号 C.相同内容的不同开本图书,应分别使用书号 D.一套多册图书只有一个总定价,不拆开销售,每册单独使用书号 参考答案,C 24、 《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有效期是()年 A. 2 B. 3 C. 4 D. 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25、由于数字出版的影响,出版产业价值链中出现了( ) A.服务产业 B.新兴产业 C.内容产业 D.传播产业 参考答案,C 26、造成出版物内容差错的原因通常不包括( ) A.于作者原因,原稿本身出现错误 B.在排版过程中产生新的差错 C.在出片过程中造成胶片的内容出错 D.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差错 [答案] D [解析]原稿中的差错,多为作者造成,也可能因编辑工作失误产生校样中还可能出;现因排版、改版等方面的失误而造成的差错D项,书刊印刷的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和图文质量两个方面 2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重大选题报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应在( ) A.出版物出版前 B.出版物出版后1个月内 C.出版物组稿前 D.出版物发行前 参考答案,A 2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括号中的释义错误的是( )。
A.壮士暮年,壮心不已(积极建功立业,视死如归的人)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于是作了) C.古之学者必有师(学有专长的专家)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低微而鄙俗) 参考答案,C 29、网络出版不同于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的地方主要在于( ) A.网络出版是互联网出版 B.网络出版不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加工、排版印刷等活动 C.互联网出版中的工作与其他出版不同 D.网络出版是指“按需印刷” 参考答案,B 30、 下列不属于我国出版业特点的是() A. 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B. 具有文化属性 C. 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 D. 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出版业的特点 3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______,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______的块根和果实,可以食用 A.跃 五彩斑斓 肥硕 B.扑 姹紫嫣红 肥大 C.扑 姹紫嫣红 肥硕 D.进 五彩斑斓 肥大 参考答案,C 3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达判断的是( )。
A.这幅画很美吗? B.请接 C.这里的天气炎热 D.啊,祖国! 参考答案,C 33、催生数字出版产业的内在动力,在于( ) A.高速发展与迅速普及的数字技术 B.数字阅读造就的巨大市场需求 C.数字娱乐造就的巨大市场需求 D.传统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答案,D 34、下列有关互联网出版活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互联网出版物不得登载《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版的内容 B.互联网出版单位应当在其网站主页上标明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文号 C.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互联网出版物重大选题,应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并向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