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简体横排,全文.pdf
115页一《群书治要》序《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西元五九九年—— 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 傯十馀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 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決策过失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帄 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馀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岁末,净空幸得此书, 反覆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
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亙古二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 「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 」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 「欲解 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办到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 经验与成效, 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背道而行者,则不免自招灾殃,祸患无穷净空深知今日《群书治要》之重现,实有其神圣使命,欢喜委托世界书局重新影印出版一万套,拟赠暨世界各国、各党、各级领道共同学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欣见《群书治要》重新出版在即,阎初仁者嘱余为序,谨以此数语,表随喜赞叹之意净空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于香江三《群书治要 360》序《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道者提供可贵借鉴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为让有 心领纳先哲智慧的读者能迅速地吸收全书的菁华,以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中心组成选译小组,制作了这一文白对照的选本我们将《群书治要》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从全书中,我们力求选取既切合当付社会需要,而又精辟简明的短文,最后经过几轮筛选,选定了现前这三百六十段而对选文进行白话翻译,则参考各种译本,加以推敲讨论译完若觉仍欠圆满,则在译文后稍加发挥,以便读者更好地领纳先贤的精神由于学识有限、时间仓促,本书定有许多疏漏之处,敬请诸位仁人不吝贱教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让我们共却创造和谐世界!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四目 录《群书治要》序⋯⋯⋯⋯⋯⋯⋯⋯⋯⋯⋯⋯⋯⋯⋯⋯⋯⋯⋯一《群书治要360》序⋯⋯⋯⋯⋯⋯⋯⋯⋯⋯⋯⋯⋯⋯⋯⋯五壹、君道 ⋯⋯⋯⋯⋯⋯⋯⋯⋯⋯⋯⋯⋯⋯⋯⋯⋯⋯⋯⋯⋯⋯一一、修身 ⋯⋯⋯⋯⋯⋯⋯⋯⋯⋯⋯⋯⋯⋯⋯⋯⋯⋯⋯⋯⋯二甲、戒贪 ⋯⋯⋯⋯⋯⋯⋯⋯⋯⋯⋯⋯⋯⋯⋯⋯⋯⋯⋯⋯二乙、勤俭 ⋯⋯⋯⋯⋯⋯⋯⋯⋯⋯⋯⋯⋯⋯⋯⋯⋯⋯⋯⋯三丙、惩忿 ⋯⋯⋯⋯⋯⋯⋯⋯⋯⋯⋯⋯⋯⋯⋯⋯⋯⋯⋯⋯四丁、迁善 ⋯⋯⋯⋯⋯⋯⋯⋯⋯⋯⋯⋯⋯⋯⋯⋯⋯⋯⋯⋯四戊、改过 ⋯⋯⋯⋯⋯⋯⋯⋯⋯⋯⋯⋯⋯⋯⋯⋯⋯⋯⋯⋯五二、敦亲 ⋯⋯⋯⋯⋯⋯⋯⋯⋯⋯⋯⋯⋯⋯⋯⋯⋯⋯⋯⋯⋯六三、反身 ⋯⋯⋯⋯⋯⋯⋯⋯⋯⋯⋯⋯⋯⋯⋯⋯⋯⋯⋯⋯⋯七四、尊贤 ⋯⋯⋯⋯⋯⋯⋯⋯⋯⋯⋯⋯⋯⋯⋯⋯⋯⋯⋯⋯十一五、纳谏 ⋯⋯⋯⋯⋯⋯⋯⋯⋯⋯⋯⋯⋯⋯⋯⋯⋯⋯⋯⋯十四六、杜谗邪 ⋯⋯⋯⋯⋯⋯⋯⋯⋯⋯⋯⋯⋯⋯⋯⋯⋯⋯⋯十五七、审断 ⋯⋯⋯⋯⋯⋯⋯⋯⋯⋯⋯⋯⋯⋯⋯⋯⋯⋯⋯⋯十六贰、臣术 ⋯⋯⋯⋯⋯⋯⋯⋯⋯⋯⋯⋯⋯⋯⋯⋯⋯⋯⋯⋯⋯十八一、立节⋯ ⋯⋯⋯⋯⋯⋯⋯⋯⋯⋯⋯⋯⋯⋯⋯⋯⋯⋯⋯十九二、尽忠 ⋯⋯⋯⋯⋯⋯⋯⋯⋯⋯⋯⋯⋯⋯⋯⋯⋯⋯⋯⋯二十三、劝谏 ⋯⋯⋯⋯⋯⋯⋯⋯⋯⋯⋯⋯⋯⋯⋯⋯⋯⋯⋯二十一四、举贤 ⋯⋯⋯⋯⋯⋯⋯⋯⋯⋯⋯⋯⋯⋯⋯⋯⋯⋯⋯二十二参、贵德 ⋯⋯⋯⋯⋯⋯⋯⋯⋯⋯⋯⋯⋯⋯⋯⋯⋯⋯⋯⋯二十三一、尚道 ⋯⋯⋯⋯⋯⋯⋯⋯⋯⋯⋯⋯⋯⋯⋯⋯⋯⋯⋯二十四二、孝悌 ⋯⋯⋯⋯⋯⋯⋯⋯⋯⋯⋯⋯⋯⋯⋯⋯⋯⋯⋯二十六三、仁义 ⋯⋯⋯⋯⋯⋯⋯⋯⋯⋯⋯⋯⋯⋯⋯⋯⋯⋯⋯二十九五四、诚信 ⋯⋯⋯⋯⋯⋯⋯⋯⋯⋯⋯⋯⋯⋯⋯⋯⋯⋯⋯三十一五、正己 ⋯⋯⋯⋯⋯⋯⋯⋯⋯⋯⋯⋯⋯⋯⋯⋯⋯⋯⋯三十三六、度量 ⋯⋯⋯⋯⋯⋯⋯⋯⋯⋯⋯⋯⋯⋯⋯⋯⋯⋯⋯三十六七、谦 虛⋯⋯⋯⋯⋯⋯⋯⋯⋯⋯⋯⋯⋯⋯⋯⋯⋯⋯⋯三十七八、谨慎 ⋯⋯⋯⋯⋯⋯⋯⋯⋯⋯⋯⋯⋯⋯⋯⋯⋯⋯⋯三十九九、交友 ⋯⋯⋯⋯⋯⋯⋯⋯⋯⋯⋯⋯⋯⋯⋯⋯⋯⋯⋯四十三十、学问 ⋯⋯⋯⋯⋯⋯⋯⋯⋯⋯⋯⋯⋯⋯⋯⋯⋯⋯⋯四十四十一、有恒 ⋯⋯⋯⋯⋯⋯⋯⋯⋯⋯⋯⋯⋯⋯⋯⋯⋯⋯四十五肆、为政 ⋯⋯⋯⋯⋯⋯⋯⋯⋯⋯⋯⋯⋯⋯⋯⋯⋯⋯⋯⋯四十六一、务本 ⋯⋯⋯⋯⋯⋯⋯⋯⋯⋯⋯⋯⋯⋯⋯⋯⋯⋯⋯四十七二、知人 ⋯⋯⋯⋯⋯⋯⋯⋯⋯⋯⋯⋯⋯⋯⋯⋯⋯⋯⋯五十五三、 伕使⋯⋯⋯⋯⋯⋯⋯⋯⋯⋯⋯⋯⋯⋯⋯⋯⋯⋯⋯五十八四、至公 ⋯⋯⋯⋯⋯⋯⋯⋯⋯⋯⋯⋯⋯⋯⋯⋯⋯⋯⋯六十一五、教化 ⋯⋯⋯⋯⋯⋯⋯⋯⋯⋯⋯⋯⋯⋯⋯⋯⋯⋯⋯六十二六、礼乐 ⋯⋯⋯⋯⋯⋯⋯⋯⋯⋯⋯⋯⋯⋯⋯⋯⋯⋯⋯六十七七、爱民 ⋯⋯⋯⋯⋯⋯⋯⋯⋯⋯⋯⋯⋯⋯⋯⋯⋯⋯⋯七十一八、民生 ⋯⋯⋯⋯⋯⋯⋯⋯⋯⋯⋯⋯⋯⋯⋯⋯⋯⋯⋯七十四九、法古 ⋯⋯⋯⋯⋯⋯⋯⋯⋯⋯⋯⋯⋯⋯⋯⋯⋯⋯⋯七十五十、纲纪 ⋯⋯⋯⋯⋯⋯⋯⋯⋯⋯⋯⋯⋯⋯⋯⋯⋯⋯⋯七十六十一、赏罚 ⋯⋯⋯⋯⋯⋯⋯⋯⋯⋯⋯⋯⋯⋯⋯⋯⋯⋯七十九十二、法律 ⋯⋯⋯⋯⋯⋯⋯⋯⋯⋯⋯⋯⋯⋯⋯⋯⋯⋯⋯八十十三、慎武 ⋯⋯⋯⋯⋯⋯⋯⋯⋯⋯⋯⋯⋯⋯⋯⋯⋯⋯八十一十四、将兵 ⋯⋯⋯⋯⋯⋯⋯⋯⋯⋯⋯⋯⋯⋯⋯⋯⋯⋯八十三伍、敬慎 ⋯⋯⋯⋯⋯⋯⋯⋯⋯⋯⋯⋯⋯⋯⋯⋯⋯⋯⋯⋯八十四一、微渐 ⋯⋯⋯⋯⋯⋯⋯⋯⋯⋯⋯⋯⋯⋯⋯⋯⋯⋯⋯八十五二、风俗 ⋯⋯⋯⋯⋯⋯⋯⋯⋯⋯⋯⋯⋯⋯⋯⋯⋯⋯⋯八十八三、治乱 ⋯⋯⋯⋯⋯⋯⋯⋯⋯⋯⋯⋯⋯⋯⋯⋯⋯⋯⋯八十九四、鉴戒 ⋯⋯⋯⋯⋯⋯⋯⋯⋯⋯⋯⋯⋯⋯⋯⋯⋯⋯⋯九十一五、应事 ⋯⋯⋯⋯⋯⋯⋯⋯⋯⋯⋯⋯⋯⋯⋯⋯⋯⋯⋯九十六六、慎始终 ⋯⋯⋯⋯⋯⋯⋯⋯⋯⋯⋯⋯⋯⋯⋯⋯⋯⋯九十八六七、养生 ⋯⋯⋯⋯⋯⋯⋯⋯⋯⋯⋯⋯⋯⋯⋯⋯⋯⋯⋯九十九陆、明辨 ⋯⋯⋯⋯⋯⋯⋯⋯⋯⋯⋯⋯⋯⋯⋯⋯⋯⋯⋯⋯⋯一百一、邪正 ⋯⋯⋯⋯⋯⋯⋯⋯⋯⋯⋯⋯⋯⋯⋯⋯⋯⋯一百 0 一二、人情 ⋯⋯⋯⋯⋯⋯⋯⋯⋯⋯⋯⋯⋯⋯⋯⋯⋯⋯一百 0 二三、才德 ⋯⋯⋯⋯⋯⋯⋯⋯⋯⋯⋯⋯⋯⋯⋯⋯⋯⋯一百 0 三四、朋党 ⋯⋯⋯⋯⋯⋯⋯⋯⋯⋯⋯⋯⋯⋯⋯⋯⋯⋯一百 0 四五、辨物 ⋯⋯⋯⋯⋯⋯⋯⋯⋯⋯⋯⋯⋯⋯⋯⋯⋯⋯一百 0 四六、因果 ⋯⋯⋯⋯⋯⋯⋯⋯⋯⋯⋯⋯⋯⋯⋯⋯⋯⋯一百 0 六【附录】本书文字及标点整理说明⋯⋯⋯⋯⋯⋯⋯⋯⋯⋯⋯⋯一百 0 八七壹、君道八一、修身甲、戒贪1. 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卷十九汉书七)【白话】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太 平盛世再也不复出现,这是为什 么呢?因为领道者舍弃法令制度,放纵自己的私欲,奢侈风行而荒废了仁义2.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 夕而零落; 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卷二十六魏志下)【白话】大凡事物成长得快则衰亡也快,缓慢适时地成就才会有好的结果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会凋落;茂盛的松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道德很高尚的君子不求很快得到成效3. 夫利, 百物之所生也, 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卷十一史记上)【白话】货利本身,是万物所生产出来的,是天地所孕育出来的,如果有人要想独占,会道致很多祸害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卷三十四老子)【白话】贪恋色彩的绮丽,使人眼目如盲,不能看清事物真相;追求音声的 娛乐,使人耳朵如聋,不能听到声音的真义;讲究美九食的享受,使人口舌失去辨味能力,不能尝到食物的真味;沉迷骑马打猎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不能回归平和清宁;羡爱稀有难得的物品,使人贪心增长,行为举止偏差5.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 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卷二尚书)【白话】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在外迷恋游猎,纵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不知满足,住著高大的房子,墙上还雕饰彩色图案以上几项只要沾有一项,就没有不亡国的6. 故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卷三十五文子)【白话】 所以使国家动乱道致衰败的国君,只顾致力于扩大地盘,而不致力于推行仁义;只顾致力于占居高位,而不致力于推行道德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放弃了使国家长存的条件,而造成了走向灭亡的后果7. 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则群臣知所要矣卷四 十八体论)【白话】君主最大的祸患,没有比爱好虚名更大的了一旦君主爱好虚名,群臣了解君主想要的是什么,就会投其所好乙、勤俭8.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 (卷十四汉书二)【白话】古付的人说: 「一个农夫不耕种,有的百姓就要挨饿;一个妇女不织布, 有的百姓就会受冻 」万物生长是有时节的,但使用却没有节制,这样财物一定会用尽古代治理天下,达到非常十细致周详的地步,所以有充足的积蓄可以依靠。
9. 故修身治国也,要莫大于节欲传曰:「欲不可纵 」历观有家有 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卷四十七政要论)【白话】 所以,修身治国, 没有比节制欲望更重要的了经传( 《礼记》 )上说: 「欲望不可放纵 」遍观有家有国的领道者,其取得成功,无一不是凭借勤俭节约;其导致失败,无一不是由于奢侈浪费勤俭的人节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纵情感放纵情感的人危险,节制欲望的人安全丙、惩忿10. 禁令不明,而严刑以静乱;庙筭不精,而穷兵以侵邻犹钐禾以计蝗虫,伐木以杀蛣(蛣作蠹)蝎,减食(減食作食毒)以中蚤蝨,撤舍以逐雀鼠也卷五十抱朴子)【白话】禁令不明确,却用严刑来平定祸乱;朝廷对战事谋划不当,没有反省, 却竭尽兵力去侵犯邻国这就好像割掉庄稼以消灭蝗虫,砍掉树木以消灭蛀虫,吞下毒药以杀死跳蚤、蝨 子,拆除房舍以驱逐麻雀、老鼠一样11. 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 (卷十七汉书五)【白话】作为君主的圣人,时时以天下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