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常用保健穴位.ppt
32页中医常用保健穴位中医常用保健穴位中医常用保健穴位中医常用保健穴位中中 医医 科:付振年科:付振年穴位的定义穴位的定义 学名: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称气穴、孔穴、节、会等中医可以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等刺激相应的穴位治疗疾病穴位的分类穴位的分类•经穴 •奇穴 •阿是穴经穴经穴•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单穴(任、督脉)52穴奇穴奇穴•十四经穴以外,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阿是穴阿是穴•以痛点为穴位,“以痛为腧”•有“天应穴”、“不定穴”之称 三类腧穴的特点三类腧穴的特点定经定经定位定位定名定名主治作用主治作用经穴经穴有归经有归经分布在十四经中分布在十四经中有固定有固定 位置位置有专用有专用穴 名穴 名①①局部作用局部作用②②循经治本经本脏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腑器官病奇穴奇穴无归经无归经 有固定有固定 位置位置有专用有专用穴 名穴 名①①主要对某病有特主要对某病有特效效②②局部作用局部作用阿是穴阿是穴无归经无归经 无固定无固定 位置位置无专用无专用穴 名穴 名治局部病变治局部病变穴位的定位方法穴位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简便取穴法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常用骨度表常用骨度表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法•固定标志法: 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活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手指同身寸法穴位的治疗作用穴位的治疗作用•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特殊作用近治作用近治作用•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远远治作用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特殊作用特殊作用•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相对特异性 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常用保健穴位常用保健穴位足三里足三里•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 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主治 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 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赢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关元穴关元穴•定位 位于脐下三寸处•功效 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临床应用 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保健方法 艾灸或按摩•温灸:每天温灸3-5分钟,有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显著•按摩:按揉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主治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 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 2. 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3. 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 4. 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5. 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6. 治小肠病:为小肠募穴,可治小肠各种疾病7. 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8. 治排尿不顺:可用灸法,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心掌拍打,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9. 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刺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三阴交三阴交•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功效 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主治主治 1.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2. 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3. 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4. 心悸、失眠、高血压;5. 下肢痿痹;6. 阴虚诸证•临床运用 •生理痛、足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手脚冰冷、更年期综合症、多种妇科疾病此外,对返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常用于治疗不孕症、月经痛、妊娠恶阻等涌泉穴涌泉穴•定位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 散热生气•主治 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神阙穴神阙穴•定位 在脐部中央•功效 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加之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还能健脾和胃、理肠止泻本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外,还可治疗腹泻、脱肛等症一般不针,可隔盐、隔姜灸之•主治 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肠炎、痢疾、尿潴留内关穴内关穴•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主治 1. 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 2. 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3. 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4. 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Thank You!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