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63178223
  • 上传时间:2023-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0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1 楼2 、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3 、其次,测温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具体操作如下:( 1) 、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 、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 、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4) 、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4 、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30mm*30m钿4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0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砼表面2楼电子测温比较贵也麻烦,还是埋设测温管的好1 、测温管的制作测温管采用PVCf制作而成,内径17mm,长度按埋设位置的基础筏板厚度加工,下口塞入长600项的4)16紫铜管,外面用胶布裹坚实,紫铜管下端用胶布层层封住,PVCf上露200,管内灌入机油,浇筑硅前插入一根力14的钢筋防止塑料管变形,塞紧管口后胶布密封表面温度测量点直接用30cm长镀锌管点焊在上层钢筋网片上2 、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测温点的布置详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点分别设置在筏板的下部和中间位置,表面温度在砼面向下5-10cm部位量取3 、测温的时间砼浇注完6至10小时开始测温2d内,每2h测温一次;龄期3-7d内,每4h测温一次,7天后一天测一次,14天后结束测温,每次测温同时须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

      测温管在基础中的预埋方法见下图:3楼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xx讨论稿对测温的要求: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6.1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6.2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最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3 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4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6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t的温度为准;7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t的温度为准。

      6.0.3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2 测试范围:-30〜150C;3 绝缘电阻大于500MD4 .0.4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小£;2 测试范围:-1000~1000止£;3 绝缘电阻大于500MD;4 .0.5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2 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3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4 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5 .0.6测试过程中宜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6.0.7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应变测试时,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零应力测点5楼测温点布置原则:测点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混凝土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中部和边角区但首先考虑温度变化敏感区,这是规程里面要求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有经验的元素,举例说明一下吧!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上14层,局部15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7216.6m2。

      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测温方案:测温点的布置——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混凝土测温孔按不大于25mm-个孔的原则布置,工程共布置56个中层测温点和56个表层测温点中层测温点处预埋600mn^测温管,测温管用DN2缺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圭t死,埋入混凝土内550mm上部外露50mm表面测温点预埋200mnfe测温管,埋入混凝土内50mm外露50mm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堵紧,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时间应在大于3分钟时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注意: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不能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测温探头的方法来测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根据底板的高度测温点可分为表面测温点、中部测温点、底层测温点,每处距表皮不小于50mm工程基层已设置滑移层,可以抵减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因此未考虑底层测温点表面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50mm中部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550mmK厚大体积砼测温方案一、编制依据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xx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xx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7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xx7 、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1 、材料选择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2 )水泥: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3d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同时水泥中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3 )粗骨料:选用非碱活性的碎石,粒径5~20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即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4 )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235 )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粉煤灰对减少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6 )外加剂: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适量掺加缓凝成分,延缓水泥水化热峰值期7 )抗裂防水剂:本工程采用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2 、混凝土配合比1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单位共同认可后执行2 )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3 )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4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5 、施工机具安排6 、组织管理与劳动力准备详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另详专项施工方案)五、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温度的监测1 、测温管的制作拟在底板布设22组测温管,每组3个测温管采用镀锌钢管及PVCf制作而成,内径不小于17mm长度按埋设位置的基础筏板厚度加工,下口用胶布包裹密封,管上露200mm管内灌入机油,浇筑硅前塞紧管口后胶布密封。

      表面温度测量点直接用30cm长镀锌管点焊在上层钢筋网片上2 、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测温点的平面布置详见测温点平面布置图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表面、中间和底面温度测点,表面温度在硅面向下100mm处量取,中间温度在底板高度一半处量取,板底温度在混凝土底面以上100mmt量取详见图测温管布置大样图3 、测温的时间混凝土浇筑完10小时(初凝)开始测温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天〜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4 、测温的处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XX中4.1.27明确要求: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温度梯级不大于2℃/d测温工作应指派认真负责的专人进行,24小时连续测温,尤其夜间当班的测温员,更要认真负责,因为温差值往往出现在夜间测温结果应填入测温结果记录表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在混凝土浇筑的7天以内,测温负责人应每天向现场技术负责人报送测温记录表,7天以后(若仍需测温)可2天报送一次。

      在测温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大于25℃,或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大于20℃,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六、质量保证措施1 、原材料控制措施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经符合规范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产合格证或试报先是否符合质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