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转浑天仪.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漏水转浑天仪 (1) [漏水转浑天仪]名人故事:张衡制造地动仪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好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出名的一个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名人故事:张衡制造地动仪的故事,接待大家阅读赏识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好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出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好多的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研发就是“地动仪”了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好多的伤害 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研发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外形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嘹亮的声音,就报告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
可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邻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探讨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张衡虽然后来在政治上并不顺遂,但是,他的这些科学研发和测验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芒的业绩 附:张衡主要的研发 地动仪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研发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启程生地震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缺乏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公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 关于地动仪的布局,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操纵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边。
这一种模型已被根本否决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袁宏《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操纵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蟾蜍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约莫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进展约1800年 浑天仪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研发的浑天仪的根基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都精确、全面得多的“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是一种水运浑象用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转动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操纵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它还有一个附属机构即瑞轮冥菜,是一种机械日历,由传动装置和浑象相连,从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叶片;月半后每天落一叶片。
它所用的两级漏壶是现今所知最早的关于两级漏壶的记载 张衡在创作了浑天仪之后曾写过一篇文章此文全文已佚只是在梁代刘昭注《后汉书·律历志》时作了大段引述而使之传世刘昭注中把这段文字标题为《张衡浑仪》称之为“浑仪”可能是刘昭所作的一种简化在古代,仪器的定名并不严格虽然后世将“浑仪”一词模范为专指观测仪器,但在隋、唐以前,“浑仪”也可用于表演仪器 瑞轮荚 瑞轮荚是张衡别出心裁创造的自动日历,它模仿神话中奇树(2) [漏水转浑天仪]唐代诗人李商隐作品《石城》 《石城》作品介绍 《石城》的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53首这首诗以正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石城》原文 石城 :唐·李商隐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 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 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石城》解释 ①取首二字为题 ②《旧唐书·音乐志》:“《石城》,宋减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为竟陵郡,于城上见少年,歌谣通畅,因作此曲又云:“《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夸窈窕,指女子窈窕美好如石城之莫愁 ③《白氏六帖》:“潘岳为河阳令,遍树桃李花县,即指河阳。
据《晋书》本传,潘岳美姿仪,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风流”指此句谓男子风流俊美如潘岳 ④水:全诗原作“冰”,注:“卑病切一作水,非据汲古阁本改簟水:指竹席上的水纹灯光亮堂,簟文如水,似将飘枕,故云 ⑤帘烘:形容帘内灯火映照,故亮堂而不隐钩 ⑥玉童:指开闭门户的小童 ⑦金狄;司夜漏的金人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金青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把剑,右手指刻,以别天时蚤晚筹:即漏箭 《石城》赏析 这首诗以正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石城》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出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希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赏识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片面作品已佚 《石城》繁体对照 卷539_53 石城李商 — 6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