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龙岩市“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x

41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5304301
  • 上传时间:2024-0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7.43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龙岩市“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二〇二二年十月前 言地下水环境关系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乎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岩市具有典型城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 源,是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十四五”时期,是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 章、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开局时期, 科学编制“十四 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是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实 基础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紧盯“保障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目 标,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问题导向、目 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摸清底数、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协 同治理”,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区域地下水环境质 量,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规划基期为 2020 年,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主要明确 未来五年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目标指标、主要任务 和重点工程,是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 1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 - 2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问题 - 4 -第四节 形势研判 -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7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7 -第三节 规划目标 - 8 -第三章 主要任务 - 10 -第一节 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 10 -第二节 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 - 12 -第三节 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及修复 - 13 -第四节 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 15 -第五节 强化地下水监管能力建设 - 16 -第六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 - 18 -第四章 保障措施 - 20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 - 20 -第二节 完善经济政策 - 20 -第三节 推动社会共治 - 20 -第四节 强化智慧监管 - 21 -附表 龙岩市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务措施清单 - 22 -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

      全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石空隙、裂 隙和溶洞中,具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2015-2020 年,全市地 下水资源总量为 307.25 亿立方米, 占全省地下水资源量比例为 16.18%各区县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不明显,长汀县和上杭县地 下水资源相对更加丰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断降低2015-2020 年, 全市地下水 源供水总量为 4.078 亿立方米, 占全省地下水源供水总量比例为 14.04%,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全市各区县地下水源供 水总量差异较大,新罗区、永定区和连城县等地开发利用相对较 多,漳平市相对较少, 地下水开采量整体表现为逐年降低的趋势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逐步停用十三五”期间, 全市 10 个 县级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服务人口达到 34.91 万人,日取水总量为 10.74 万吨全市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 不再批准新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逐步取消城镇在用地下水型 饮用水水源,取水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 逐步将原地下水型饮 用水水源调整为应急备用水源 1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市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 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 府工作部署,对标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以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 为核心, 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落实“十三五”考核任务全面完成福建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考 核任务其中, 10 个县级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 部达标,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 100%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 点位 6 个,历年水质监测均无极差的点位,达到福建省考核要求全面完成加油站防渗改造根据国家和福建省加油站地下油 罐防渗改造工作部署,龙岩市全面推进落实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 改造,因地制宜采取双层罐或建造防渗池等防渗措施,有效防止 地下水污染截至 2020 年 12 月,全市共完成 341 座加油站防渗 改造,改造埋地油罐 1149 个逐步建立“双源”清单 “十三五”期间, 全市着力推进 “双源”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污染源)调查,初步摸清全市集中式地 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现状,为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 查评估、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污染源监测等工作奠定基础全- 2 -市共梳理形成“双源”清单 1051 条,其中,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 17 条、各类污染源 1034 条初步摸清重点流域地下水污染源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全面梳理全市重点流域周边的地下水污染 源, 明确重点流域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 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重点流 域重点企业的确定为“十四五”开展地下水污染扩散排查,针对性 开展重点污染源风险管控与治理提供依据。

      地下水污染防治先行先试按照全省“分区管理、分类防控” 的工作思路,从“强基础、建体系、控风险、保安全”着手,我市 积极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先行先试,启动龙岩市地 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和地下水环境监管系统建设项目从“双 源”基础信息调查研究、重点区域地下水基础环境及污染状况调查 评估、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查、连城县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地下 水污染防治区划分等方面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为下一 阶段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评估奠定基础以龙岩市上杭 蛟洋金铜产业园循环经济化工园区和新罗区黄竹坑垃圾填埋场 为试点区域,开展地下水监测和监管能力平台建设,初步实 现地下水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监管,并为省级地下水环境监 管信息平台建设提供示范参考 3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问题一、污染底数尚在摸索, 局部区域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龙岩市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试点项目有助于初步确定 部分区域污染现状和污染成因,但对全市“一企一库”“两场两区” (即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 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等重点污染源的详 细环境状况尚未全面掌握, 试点项目尚未覆盖龙岩全域,地下水 环境状况详细调查工作尚未开展,还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全市地 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地下水主要作为战略资源和应急水源,相比于福建其他地 区, 龙岩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仍相对较高,保障地下水型饮用 水水源环境安全任务艰巨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 查结果来看,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企业聚集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问 题日益显现,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污染源点多面广,防控难度大全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特别是在山区碳酸岩溶裂隙水区, 地下水脆弱性高、防污性能差,污染物易迁移到含水层中由于产业布局不科学、企业发展不合理等历史原因, 造成全 市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分布不均加之“十三五”前地下水污- 4 -染防治相关要求尚不明确, 大部分企业设计建设、生产经营中均 未充分考虑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导致污染成因排查难、风险 防控难度大三、监测数据难以共享, 监管能力亟待提升虽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水利等部门均有开展地下水监 测,但各部门在监测目的、方法和指标等方面侧重点有所差异, 存在监测数据分散化、不兼容、不可比等情况,造成前期水质信 息、研究资料难以实现共享,由于缺乏有效数据和资源共享,管 理部门无法促成统一协调高效的联防联控措施,难以形成地下水 污染防治合力。

      全市地下水环境领域人才基础薄弱,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专 精程度不高,现有监测设备落后、数量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造 成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无法满足现有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第四节 形势研判《福建省“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 从开展地下 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实施地下水污 染风险管控及修复、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强化地 下水监管能力建设、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等六方面稳步推 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龙岩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 5 -划》提出:通过持续开展地下水“双源”调查评估、保障地下水型 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加强地下水环境 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体系等方面提升地下水 污染防治及监管能力十四五”期间亟待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 查评估、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等工作,以 摸清底数、分区划定、分类管控,逐步改善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 保障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由于我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保障地下水型饮用 水水源环境安全任重道远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 地下 水基础环境状况尚未准确掌握,污染源底数还未全部摸清, 污染 来源及途径尚不完全清晰, 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尚未健全、基础 数据共享不到位。

      同时,地下水污染源种类繁多,风险管控及修 复治理难度大、成本高,适用于我市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特征 的污染防治技术及修复治理模式基本空白对照福建省“十四五”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我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较大 的挑战 6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保 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 险管控、协同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 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地下水管理条例》, 着力“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协同治理”,从“摸底数、推试点、建 网络、防渗漏、控风险”五个方面, 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保 障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推动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已出现地下水污染的重点治理 区, 应防治结合,强化风险管控和污染防治;对存在潜在污染的 一般防控区,则以防为主, 注重监测和风险预警,最大程度降低 地下水污染风险;对地下水保护区, 以制度防控为主,加强监测 预警。

      7 -问题导向,防控风险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 物, 针对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较为薄弱、重点污染源多 且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加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因地 制宜制定污染防控措施, 分区管理、分类施策、分级防治,防控 地下水污染风险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在全面摸清地下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 根据我市地下水环境现状,统筹考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轻重 缓急,分期分批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试点示范, 总结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模式,有序推进地下水污 染防治工作明确责任,循序渐进建立“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