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5.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4191938
  • 上传时间:2023-07-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情感目标: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与进程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大屏幕播放各拉丹冬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这儿就是长江的源头,你是否被它的神奇美丽所震撼?今天,我们就走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去探寻这美丽的圣地板书课题)1、作者介绍: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编审,山东济南人,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2、各拉丹冬的介绍:各拉丹冬突耸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由一大片南北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格拉丹冬雪山是长江三源之一沱沱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位于唐古拉山中段,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海拔6,621米,为唐古拉山脉的主峰。

      各拉丹冬冰川地段是青藏铁路全线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寒风凛冽,七八月份天气稍微转暖时,雨水丰富,飘过一片云彩来,不是雨雪就是冰雹 各拉丹冬峰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山上山下,银装素裹,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3、背景资料: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4、字词检测:安营扎寨( zhài )    磅礴( páng bó ) 黧黑( lí )   接踵而来( zhǒng )霹雳( pī lì )  虔诚( qián )  丛莽( mǎng ) 皱褶(zhòu zhě ) 5、解释词语:卖弄:一般是指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和长处)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二、疏通字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写我跟随摄制组进入各拉丹冬的经过2、根据段意给本文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2)写初见各拉丹东的景象第二部分(3--11)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和感受第三部分(12-15)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三、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在作者眼中各拉丹冬雪山是什么样子的?明确:变化多端、美得令人眩晕、琼瑶仙境2、各拉丹冬使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它美在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明确:(1)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2)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3)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3、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塔林的?采用了什么写法?(顺序)明确: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其实这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4、本文除了描写格拉丹冬美丽的景色之外,还写了在各拉丹东源头,作者一行人遇到了哪些困难?(课文中找出)(1)自然环境: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2)生活条件:在各拉丹东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3)身体不适: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

      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5、在驶向格拉丹冬的途中,我的身体有哪些不适?既然那么不舒服,为什么还要进入格拉丹冬?明确: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侧面写出了格拉丹东自然环境的艰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格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

      6、归纳主旨: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时空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之源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敬畏、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出坚强不屈,敢于探索,不怕牺牲,团结互助的精神四、布置作业:写一篇游记,500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