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B.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B.氟元素为金属元素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D.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中钙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6.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1.68.029.6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A. B. C. D.8.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一定不会改变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9.2018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魅力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具有环保意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出行时使用共享单车B.将垃圾集中后再进行焚烧C.到超市购物,自带购物布袋D.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随手关闭电灯10.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②滤纸边缘要高于漏斗边缘③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④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⑤过滤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写出下面面符号或示意图中数字“2”的含义:_____;2H:_____;Mg2+: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小组同学想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和用品如图所示:(1)上述仪器中G的仪器名称为_____2)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计算产率3)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①_____,当容器中出现②_____时,停止加热4)经过上述操作后所得精盐仍为混合物,原因是含有多种_____杂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_____;②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_____;③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_____;④如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_____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①通电分解水:_____;②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如图一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①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2)如图二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③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_____;③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_____3)“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三所示:(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①“生命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下同),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②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方法③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A.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B.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C.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D.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乳酸(C3H6O3)是一种重要体内代谢物,计算:360g乳酸中碳元素与多少g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质量相等_____?16.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臭氧O3 _______(2)碳酸氢钠 NaHCO3 ________(3)氢氧化钙Ca(OH)2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说法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属于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说法错误;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部分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如碳、硫等燃烧,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说法正确;D、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含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说法错误;故选:C2、B【解析】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选项正确;C、向试管中低价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到试管中,选项错误;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不能正放,选项错误,故选B3、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故A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但不能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正确;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D正确;故选B4、B【解析】试题分析: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为9,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故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5、A【解析】A、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B、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B错误;C、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故C错误;D、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6、A【解析】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7、B【解析】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且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且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金属元素原子;故B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且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非金属元素原子;故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为8,且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A、单质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纯净物所含分子种类为1,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D、白炽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9、B【解析】A、出行时使用共享单车,可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A正确;B、将垃圾集中后再进行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主题,故B不正确;C、到超市购物,自带购物布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主题,故C正确;D、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随手关闭电灯,节约能源,符合主题,故D正确10、A【解析】①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可以避免滤液飞溅,选项正确;②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选项错误;③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玻璃棒不能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否则会戳破滤纸,造成浊液流进烧杯使滤液浑浊,选项错误;①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避免玻璃棒戳破滤纸,选项正确;⑤过滤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是金属材料制作的,选项错误;正确选项是①①,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氧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 2个氢原子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故中的2表示氧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氧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2个氢原子;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漏斗 蒸发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较多固体时 可溶性 【解析】(1)G是用来过滤液体的,其名称为漏斗;(2)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计算产率;(3)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当容器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经过上述操作所得精盐仍为混合物,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