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试卷 含解析.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0611326
  • 上传时间:2023-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3.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 A.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答案】C 【解析】 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根据测量的精度和要求,选用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即可所以C是正确的故答案为:C【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2.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其运动速度逐渐加大,因此运动状态是变化的;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足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运动状态是变化的;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尽管速度不变,但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运动状态也是变化的;D、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小孩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化,因此运动状态是不变的.故答案为:D.【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还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B、刻度尺边缘与被测对象对齐,放正且重合,没有歪斜;尺的刻面紧也贴被测对象.测量方法得当,所以选项B正确;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B.【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4.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 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C. 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                                         D.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cm【答案】B 【解析】【解答】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A不符合题意;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B符合题意;教室的宽度约为600cm,C不符合题意;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1mm,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生活中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解答.5.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树木                                    B. 电线杆                                    C. 房屋                                    D. 汽车【答案】D 【解析】【解答】解:路旁的树是被研究的物体,路旁的树飞速向后退去,树是运动的,汽车(或乘客)和树木之间发生位置.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乘客)为参照物的. 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6.下列仪器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天平                                    D. 停表【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物理实验室中,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筒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天平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停表用来测量时间长短.故选:D.【分析】根据对常用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作答.7.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 质量                                     B. 时间                                     C. 路程                                     D. 速度【答案】D 【解析】【解答】解: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大小无关,虽然这位女士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但她的车速是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60千米,与这位女士实际所用的时间无关,所以选项B、C都不正确. 物体的速度与质量没有关系,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的大小与时间长短、路程多少无关.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答案】C 【解析】【解答】(1)根据 ,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AB不符合题意;(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C.【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9.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A 【解析】【解答】运动员的速度;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m/s=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                                       B. 你的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中学生食指宽度在1cm左右,指甲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cm=0.1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1.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                                                     B. 手表上的秒针C.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快慢不变地行驶【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速度和运动的方向都在发生变化,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手表上的秒针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是方向改变,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道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也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二、多选题1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必向西行驶                                                  B. 乙可能向东行驶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答案】B,D 【解析】【解答】树相对地面静止,丙上的人看到树向西,则丙一定是向东运动.甲上的人看到丙是向西运动的,说明甲一定向东,而且速度大于丙.而乙上的人看到甲丙向东,说明乙可能向西运动,也可能静止.还有可能向东运动,但速度小于丙.所以B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它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它就是参照物;解答此类问题,我们要先找到相对地面上不对物体为参照物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从而判断其运动状态,再由此物体为参照物判断其它物体的运动状态.13.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                             B. 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 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                             D. 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竹排是静止的,不是在“游”,故A错误;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在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在“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