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管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docx
6页人性化管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小儿肺炎患者中人性化管理应用价值方法:取87例肺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抽签分组,收治时间2020.01-2021.03,行常规管理(n=42,参照组)和人性化管理(n=45),对比 QLQ评分、并发症率,观察恢复情况结果:管理后,参照组QLQ评分低于实验组,实验组住院(8.05±2.49)d,咳嗽(4.20±1.03)d消失,憋喘(5.25±1.32)d缓解,体温(2.90±1.15)d恢复,比参照组用时短,参照组并发症率14.29%(6/42),比实验组2.22%(1/45)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应用人性化管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患儿生活质量,还可加快其恢复进度,使患儿尽快康复出院,值得借鉴关键词:效果评价;小儿肺炎;人性化管理小儿肺炎有较高发生率,是常见呼吸系统病症[1],可对患儿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而小儿肺炎患者则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存在紧张、恐惧心理,不利于顺利实施医疗服务工作,继而延长了其病情恢复时间。
鉴于此,本文以2020.01-2021.03期间我院收治的87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分析了小儿肺炎患者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87例肺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抽签分组,收治时间2020.01-2021.03,行常规管理(n=42,参照组)和人性化管理(n=45),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资料不全、依从性差者,纳入有发热、鼻塞、咳嗽、流涕症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肺炎患儿,实验组3至28d病程,平均(11.57±4.79)d,3至14岁,平均(7.65±0.82)岁,参照组3至27d病程,平均(11.23±4.70)d,4至14岁,平均(7.90±0.78)岁,P>0.05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人性化管理: (1)人性化沟通:站在家属角度体会患儿家属心理需求,充分理解其担心孩子的心情,针对情绪焦虑者,则需保持平和、温柔的语气与之沟通,取得家属配合与患儿沟通时,可通过开展小游戏来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拉近护患距离,为顺利实施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有利条件2)人性化环境管理:提供整洁且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给房间通风在此基础上,可在儿童病房内悬挂或粘贴卡通图片及玩偶,使居住氛围更加温馨,更贴合患儿心理需求。
3)呼吸道管理:患儿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年龄较小,气管较窄,很容继发呼吸道损伤、粘膜出血症,继而导致呼吸道阻塞,故此,需重视呼吸道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吸痰处理,并以演示、口述方式指导家属熟练掌握正确吸痰的方法4)健康教育管理:疾病健康教育时,不仅需讲解基础知识,还需将内容延伸至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病症方面,叮嘱家属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天气变化,合理增减衣物,重视体育锻炼1.3观察指标(1) QLQ量表分值与生活质量正相关2)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憋喘、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判断其恢复情况3)记录管理期间出现呼吸衰竭、脓气胸、肺气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状的患儿例数1.4统计学分析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2.结果2.1生活质量参照组QLQ评分 低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QLQ评分 ( ,分)组别例数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实验组4575.44±4.3371.28±3.3973.55±4.8075.39±3.6273.34±6.77参照组4271.86±4.6568.74±3.5769.24±4.2172.88±3.1767.80±6.85T-3.7193.4044.4393.4303.792P-0.0000.0010.0000.0010.0002.2恢复情况实验组住院(8.05±2.49)d,咳嗽(4.20±1.03)d消失,憋喘(5.25±1.32)d缓解,体温(2.90±1.15)d恢复,比参照组用时短,P<0.05。
表2 恢复用时 ( ,d)组别例数住院时间咳嗽消失喘憋缓解体温恢复实验组458.05±2.494.20±1.035.25±1.322.90±1.15参照组4210.17±2.215.44±1.356.80±1.683.88±1.54T-4.1894.8364.8023.378P-0.0000.0000.0000.0012.3并发症率参照组4.76%(2/42)出现呼吸衰竭,2.38%(1/42)脓气胸,4.76%(2/42)肺气肿,2.38%(1/42)心力衰竭,并发症率14.29%(6/42),比实验组2.22%(1/45)高,X2=4.273,P=0.0393.讨论患儿各项机体功能尚不完备,很难有效抵抗各种寄生虫、病毒、细菌的侵袭,故而很容易发生肺炎,且小儿自主意识与自控能力都比较薄弱,治疗配合度很低,从而削弱了医疗服务有效性对于此,阎靓[2]研究证实:通过人性化管理,即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加快肺炎患儿病情恢复进度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病情恢复用时比参照组少,QLQ评分 高于参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论述原因:在小儿肺炎患者中,人性化管理更符合其护理、治疗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医疗服务理念,通过人性化沟通,可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为顺利实施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有利条件;通过人性化环境管理,可使病房氛围更加温馨[3],更贴合患儿心理需求;通过呼吸道管理,可降低患儿并发症率,缩短其住院时间;通过健康教育管理,可提升家属认知水平和健康管理意识,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应用人性化管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患儿生活质量,还可加快其恢复进度,值得借鉴参考文献:[1]江涛.小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303.[2]阎靓.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3):331-333.[3]徐东伟,刘华丽.小儿肺炎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及价值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94-9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