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器人(Containerpeople).doc
5页容器人 (Container people)容器人就是指人的内心其实是处于一个透明的 罐状容器或玻璃杯中,隔着透明的玻璃,人们可以很 轻松的看到对方,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言行举止、辉 煌发展,但是如果想走进对方的内心,却会产生一种 容器之间的碰撞,无法走进对方的内心,和对方达成 心灵的默契、温情的信任1980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他出版的《现代 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在描述现代人的形象时提出 的概念中野牧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 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 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 的,他们只愿意沉迷于媒介中而拒绝把自身的内心世 界告知他人,也不愿意了解他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容器人为了摆脱孤 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 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 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 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孤独的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 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 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 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 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封闭、缺乏现实社会 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 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容器人的几个主要表现:1. 爱电子产品一般来说,容器人对于电子产品 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刚刚推出的电子产品,并且有很 强的更新换代的愿望,出了 IPH0NE5,就想买来替换 掉IPHONE4,并且对于电子产品的功能非常了解2. 爱网络容器人对于通讯软件,尤其是对即时 通讯软件非常依赖,一部智能里,可能会安装上 、微博、、陌陌等各种通讯软件,喜欢通过软 件聊天,而不是面对面的语言交流3•爱拇指如果可以聊,那就不去发短信,如果可以发短信,那就不要打因为爱手谈,所以他们爱拇指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与人交流,在网上他 们能说会道,喜欢在网络上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可 以对陌生人吐露心迹4•爱品牌也许容器人的经济条件一般,但是这 不妨碍他们疯狂的迷恋各种品牌产品, 比如说星巴克、 耐克等5. 爱物质生活容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的 生活目标永远与物质理想的实现有关6. 爱独行一个人,是容器人的一大特点不管 是旅游,还是去做其他的事儿,容器人往往喜欢独来 独往,不喜欢与同事或朋友合作,如果,他们没什么 事儿可做,他们就会选择独自在家。
他们,就是宅男 宅女7. 爱低头容器人的另一个爱好,是喜欢低头, 他们喜欢戴着耳机,眼睛向下看,看,看平板电 脑,总之他们习惯和喜欢这样的方式,而且他们的生 活态度永远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我的生活,与你 无关在这种时代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容器人的心理 浓缩了强烈的后现代烙印,具有 3 个方面特征:1. 拒绝客观和拒绝事实他们很难把信仰投入到 既有的社会价值信念中,所以越来越关注自我,相信 自己的感觉,在自我的感觉中寻找价值2. 追求与他人的差异这意味着他们为了让自己 不淹没在泛滥的信息符号中,不断地追求独树一帜的 自我,在标新立异中体现价值3. 看重彼此平等的沟通任何带有权威、说教乃 至威胁的言论,都会引发他们敬而远之的防备心理, 转而活在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意志的虚拟世界容器人理论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 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介 化的社会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把人们带到一个媒 介化的社会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众,从信息交流 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 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生 活的各个领域媒介具有引领舆论导向的强大功能,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往往被媒介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 展现出来。
因此,个人想要跳出狭隘世界观、价值观 的"容器”,就不得不接触媒介,了解社会主流价值, 生活在符合道德和法规的价值观念中而且,对媒介高度依赖的人们头脑中只能浮现一 些常见的东西,对社会问题的理解非常平庸,在心理 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上困难重重,难以塑造 高尚的人格,更容易形成人格孤僻封闭、情感冷漠、 自以为是,更容易形成一种相互不兼容、难兼容的内 在碰撞和对抗同时,与大众媒介隔绝就意味着失去很多关系自 身切身利益的信息,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便无法对 各种形式作出判断,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对策,故而 利益必然受损,而自己也将变得孤陋寡闻,无形中被 禁锢在信息的"荒凉地带",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 总是处处碰壁,被禁锢在缺乏信息以至难以适从的容 器里,成为媒介化社会中的真正的容器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