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小动物和妈妈》教案.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161282878
  • 上传时间:2021-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5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8课《小动物和妈妈》教学设计课 时:1课时课 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课堂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知识讲解让学生学习小动物和妈妈造型大小的区别和外形的区别,结合生活中相关的知识,初步学习小动物与妈妈造型的大小和形状的对比以及简单的构图,再通过绘画环节加深本课时的学习,创作一幅小动物与妈妈的温馨场面作品,运用所学知识技巧大胆运用色彩与线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点线色,你我他”为取向的课程,是通过有一定指向的课题内容,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尽早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小动物和妈妈”是让学生了解小动物和妈妈造型的大小、形状对比,知道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在大小和形状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并学会运用点、线、色的方法表现小动物和妈妈的造型特点,学习简单的构图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第二单元接触到点、线、色方法,对于形状、大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堂图片展示加深学生对小动物和妈妈的认识和了解,初步学习小动物和妈妈的形态大小和造型,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珍惜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教学方法:演示法,提问法,互动法等教学用具:课件、范作学生用具:彩笔、纸、笔课题 小动物和妈妈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美术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欣赏有关小动物和妈妈的画面,初步学习小动物与妈妈造型大小和形状的区别,懂得运用点线色和大小对比表达小动物和妈妈的亲情。

      2.过程与方法:在图片欣赏、角色扮演和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小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的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然中不同的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关注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爱护动物和自然,爱护自己与妈妈的感情,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能力重点结合生活中与妈妈的情景,观察、分析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并能够表现出来难点能运用点线色以及大小造型对比方法将小动物与妈妈的画面表现出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老师请几个同学两两分别扮演母女、师生、朋友关系,让学生猜一猜他们的关系2.欣赏书本及课件上的图片3.提出问题:(1)你们能猜出图片上这些小动物的关系吗,怎么看出来的?(2)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和妈妈的故事?1.学生观察台上同学的关系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讲授新课1.老师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2.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蝌蚪和妈妈不一样?3.欣赏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小动物和妈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4.讲解绘画技巧如何运用大小对比和点线色方法表现小动物和妈妈的亲情)1.欣赏课本的插图和观看课件。

      2.回答问题3.听老师讲解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关于青蛙的故事初步学习大小对比和学习运用点线色绘画技巧实践活动1.观赏别人的作品2.学生运用老师所教的绘画技巧(点线色和大小造型对比)创作一幅小动物和妈妈的作品,老师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用的建议3.让每个小组展示出他们的优秀作品,评一评学生的作品1.加深学生对小动物和妈妈造型大小的区别 2.自由创作学会细致观察并将观察和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出来课后拓展讲述有关动物感恩父母的故事激发学生感恩父母之心课堂小结1.小动物和妈妈的故事;2.点线色和大小的表达;3.小动物和妈妈的温馨画面1.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小动物和妈妈的温馨画面,并学会抓住大小造型对比,结合点线色的表达方法从作品整体构图方面进行创作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后作业作业:找一种动物表达自己的全家福板书1.小动物和妈妈的故事2.点线色和大小的表达3.小动物和妈妈的温馨画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