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ptx
8页八年八年级级上上学学期物理期中考期物理期中考试试试试卷卷一一、填填空空题题1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句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 流水为参照物,小桥是 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岸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 成的现象2.“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你用心发现,就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你每天吃饭时所用的筷子的长度 约为 25,每次吃饭用时约 20填写单位符号)4.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填 “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填“虚”或“实”)像,“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 于5.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 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选 填“信息”或“能量”)的功能医院里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
6.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上课时,有时有的同 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二二、单单选选题题7.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9.若一束光与平面镜成 50角射向平面镜,则反射角为()A30B40C5010.如图掉在地上的课本小明、小红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D响度D60)A.这是因为物理教材发出的光射入了小明和小红的眼睛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0cmB12.55cmC12.36cmD12.35cm12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0-5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3m/sB3-5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 时,乙在甲前方 5m 处D5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4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 花四溅。
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 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三三、作作图图题题15如图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 AO 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 OB 射出图中,ON 是AOB 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16小丽站在落地镜前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她的眼睛 E 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 P 点像的光路图四四、实实验验题题17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 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 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注:倾角指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 1.2s,则小车的平均速 度为m/s18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宇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 M 平放在桌面上,E、F 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 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 ON 转动。
1)如图甲,当 E、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 AO 沿 E 射向镜面,在纸板 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 AO 向 ON 靠近,则入射角在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光线沿 BO 入射,经镜面反射后光线会沿射出;3在图乙中,纸板 F 向前或向后折转,则在纸板 F 上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19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1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 该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至看上去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 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记录蜡烛 B 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L 如图乙所示,是 cm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 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5若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在水平桌面上调节蜡烛 B 的位置,发现都不能使之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五五、计计算算题题20.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点发令员的枪声后才开始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51s 声音的速度为 340m/s)1发令员的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时间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2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21.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min,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1.运动;反射2.产生;传播 3cm;min4.反射;虚;光的直线传播5.响度;信息;声源6.不变;可逆的;镜面反射7D8A9B10D11D12B13A14A15解:如图所示:16解:如图所示:17(1)时间(2)大;大(3)0.2518(1)等于;减小2OA3不能;在同一平面内(4)多次试验可归纳出一般性结论,避免偶然性19(1)确定像的位置(2)A;相等(3)3.50;相等4不能;虚5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声音的速度为 340m/s,则根据速20(1)解:依据题意可知,百米赛跑,声音传播的路程为度公式可知,发令员的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时间为 发令员的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时间约为 0.29s。
答:枪声从起点到终点所需时间为 0.29s(2)解:因为声音传播的过程,人也跑了一段距离,所以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 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 13.80s答: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 13.80s21(1)解:“80”表示汽车通过隧道时,限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80km/h3600”表示该隧道全长 3600m答:“80”表示限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80km/h,“3600”表示该隧道全长 3600m;(2)解:汽车的速度 v=小丽开车没有超速答:小丽开车没有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