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7156587
  • 上传时间:2025-0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Summary:目的 探究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观察采用前路手术,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指标、水平移位水平更优,P<0.05结论 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SCI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Keys: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临床疗效  颈椎骨折脱位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当患者收到外力的严重打击之后,会发生骨折、脱位与软组织损伤等情况,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极大影响,有着较高的致残率[1]部分患者受到骨折的影响,容易合并出现脊髓损伤情况,进而导致患者的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四肢瘫痪或截瘫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临床上针对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案,通过手术复位的方式来纠正患者的异常骨折脱位,从而起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效果。

      其中后路复位减压固定术属于一种较为常用的措施,其能够有效解除脊髓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这一措施无法有效清除患者颈前方的压迫物质,术后有着极高的感染几率,对患者的预后水平有着较大的不良影响[2]而前路手术的方式,能够提供更为良好的手术操作范围,达到彻底解压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19;平均年龄(51.23±3.5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18;平均年龄(51.22±3.57)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1.2 方法  对照组:后路手术术前完成患者各项体征的检查,确保患者符合相应的手术指征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全麻后,于颈部正中做切口,显露棘突尖端,结合患者的实际脱位情况,开展相应的复位操作,同时切除脱位脊椎的椎板,对脊髓损伤情况进行探查并进行减压措施将关节突刮出粗糙面,将切下的棘突椎板面剪成长条,于两侧进行融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对应内固定材料对复位的颈椎进行固定操作,以此维持其稳定性水平,术后常规缝合及引流。

        观察组:前路手术术前同样完善各项病情及体格检查措施,明确患者的病情水平及骨折脱位情况全麻后,指导患者呈仰卧位,于颈前右侧做横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在C臂的透视下明确患者的伤锥位置,进行牵拉复位完成复位后,对椎间盘及软骨板切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切除减压措施,做好相应的内固定措施术后,常规完善引流、切口缝合及抗炎干预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2)对比两组骨折复位情况1.4 统计学方法该项目利用计算机配合完成,设置软件自动(SPSS20.00)运行,规范统计学规则:在计量资料中,统计方法-检验方式:“”-“t”,输入数据,如输出“p<0.05”,提示对应数据存在分析差异2 结果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1 手术指标()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创口直径(mm)术中失血量(mL)住院时间(d)对照组39121.31±21.2136.19±5.23313.21±105.2345.16±5.12观察组3976.23±10.2532.11±5.16178.26±51.2235.02±3.79t11.9503.4687.2019.940P0.0010.0010.0010.0012.2 骨折脱位复位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水平移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骨折脱位复位情况()组别例数Cobb角(°)水平移位(m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911.61±1.592.51±0.693.39±0.770.56±0.23观察组3911.59±1.572.48±0.653.38±0.750.41±0.11t0.0550.1970.0583.674P0.9550.8430.9530.0013 讨论  当患者出现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SCI时,其会导致患者的脊髓结构以及脊髓功能受到损害,让患者损伤水平以下的躯干、肢体、皮肤感觉以及运动反射消失,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的情况,从而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截瘫的情况,继而危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的家庭承担极大的经济压力[3]  临床上针对该病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开展骨折部位的复位,同时通过切除压迫物质的方式来恢复患者的颈椎正常生理结构,解除脊髓部位的压迫,从而起到改善患者骨折症状的效果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后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的方式,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这一方式存在有一定的缺陷,患者在治疗中所受到的创伤水平较大,融合的范围相对较广,术后颈部的活动范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患者前方的致压物质难以得到有效的清除,术后有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对患者的预后水平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以及内固定材料的不断革新,前路手术被逐渐应用于该病患者的治疗中,这一手术有着对骨折部位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骨折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综上,通过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提高骨折复位水平及预后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ference:[1]周海涛,闫志刚,施建锋.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59-60.[2]朱斌,荆珏华,周云,等.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影响的影像学对比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0,24(5):533-538.[3]刘军,李伟伟,弓立群,等.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3):257-260.第一作者:金茂林,男,朝鲜族 籍贯:吉林省 学历:研究生在读 出生年月:1997年5月 研究方向:骨科△通讯作者:金杰,男,朝鲜族 籍贯:吉林省 学历:博士 出生年月:1983年1月 研究方向:骨科 职称:中级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