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26页第 1 页 共 27 页全国 200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1.狭义的文化又称(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 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A.青藏高原地带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 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A.大兴水 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 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 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 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 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井田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 )第 2 页 共 27 页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A.《礼论》 B.《正论》C.《天论》 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 )A.礿 B.禘 C.尝 D.烝19.著有《抱朴子》 、 《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A.寇谦之 B.丘处机 C.孙思邈 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 )A.《胡腾》 B.《胡旋》C.《绿腰》 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 )A.孔子 B.老子 C.杨雄 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A.北京话 B.北方话 C.南方话 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 )A.20 世纪 30 年代 B.20 世纪 40 年代 C.20 世纪 50、6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 )A.民族政策 B.文艺政策 C.财政政策 D.宗教政策 E.语言文字政策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 )A.华山以南地区 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 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 E.湘江以北地区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 )A.豫西 B.楚西 C.晋南 D.鲁西 E.越北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 )A.元宵 B.米饭 C.月饼 D.馒头 E.粥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 )A.纳采、问名、纳吉 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 C.问话、拜堂、回门 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第 3 页 共 27 页31.文化传统 32.名家 33.永嘉之乱 34.七巧板 35.郡县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37.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38.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39.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40.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200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 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 )A.西夏 B.西戎 C.西狄 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 )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5.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 D.铝器制造8. 《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摩尔根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 )A. 《四民月令》B. 《四时纂要》C. 《齐民要术》 D. 《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 B.宗庙 C.天坛 D.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第 4 页 共 27 页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 )A. 《素问》 B. 《灵枢》C . 《难经》 D. 《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 )A.太师、太保、太尉 B.太师、太傅、太保 C.太师、太保、太宰 D.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 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 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 )A.丞相 B.太宰 C.太尉 D.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 B.家族饮宴 C.祭祖扫墓 D.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B. “上下与天地同流 ”C.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 D.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8.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 、 “上天” 、 “ 天”、 “昊天”、 “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 B.月崇拜 C.鬼魂崇拜 D.上帝崇拜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20.唐代最有名的健舞是( )A. 《绿腰》 B. 《凉州》C . 《胡旋》 D. 《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是( )A.孔子 B.曹丕 C.左丘明 D.陆机22.汉代,经典通用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3. 《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 B.章炳麟 C.瞿秋白 D.钱玄同2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 B.法相宗 C.律宗 D.密宗25.20 世纪 80 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第 5 页 共 27 页A.梁漱溟 B.徐复观 C.唐君毅 D.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2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 E.东方文化2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 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 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2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 )A.逍遥 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 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 E.兼爱非攻2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 )A.医经 B.经方 C.神仙 D.四诊 E.卜算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中国传统文化 32.阴阳家 33.重农主义 34.庙会 3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全国 200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与英文 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2.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A. 《说苑·指武》B. 《礼记·中庸》C . 《论语· 雍也》 D. 《荀子·不苟》3.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第 6 页 共 27 页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 )A. “天” B. “地”C. “天下” D. “地上”6.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 )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B.采集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C.手工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7.司马迁的《史记》中, “五帝”的谱系是( )A.神农氏、有巢氏、黄帝、高辛和尧 B.有巢氏、黄帝、高辛、尧和舜C.黄帝、颛顼、高辛、尧和舜 D.黄帝、高辛、神农、尧和禹8.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的年份是( )A.公元前 717 年 B.公元前 727 年 C.公元前 737 年 D.公元前 771 年9.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A.夏代 B.殷商 C.秦代 D.汉代10.徽商和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