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瑞文推理测量报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99508882
  • 上传时间:2022-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系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学?学生实验报告姓 名 许如宗 学 号 0820211106 成 绩实验日期 2021年6月3 日 实验室 指导教师 韦洪涛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题目、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与附录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实验分析1.引言: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SPM)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1938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在世界各国沿用至今,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可以用于智能诊断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用该测验可以进行各类比拟研究,特别有利于作跨文化研究,以及正常人,聋哑者和智力迟钝者之间的比拟研究 它的编制在理论上依据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该理论认为智力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它可以参入所有的智力活动中,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水平上有差异;另一个因素是特殊因素,可用“S〞表示,这类因素种类多,与特定任务有高相关人们认为瑞文测验是测量“G〞因素的有效工具,尤其是测量人的问题解决,清晰知觉和思维,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

      瑞文智力测验结果的解释是将总分分为五个等级,0-5为智力缺陷,6-25为中下水平,26-75为中等水平,76-95为良好水平,超过95那么为优秀本测验共60题,分为五个局部,每局部12道题,系统给出的各局部答对率,是指学生在A-E五个局部答对题目的比率,仅限专业人员分析学生智力开展时参考一般情况下只以总分结果做出判断 该测验的优点在于使用的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的限制,并且可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测验既可个别进行,也可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直观简单,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瑞文推理测验的编制者曾在1947和1956年对标准推理测验做过小规模的修订,1947年又编制了适用于更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Raven's color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CPM)和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高级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APM)了实际测试的需要,李丹等人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联合型,这样可使整个测量的上下限延伸,适用范围可扩大到5—75岁 瑞文测验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和人类学领域,在许多国家都有其修订本。

      1986年由张厚粲主持修订了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并建立了中国常模2.方法:2.1被试: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08级39名学生,年龄在20—24岁之间2.2实验器材:标准瑞文推力测验题目材料,笔,计时器2.3试验步骤:2.3.1先发答试卷,带着被试逐栏填写答卷纸上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等,填写完毕发测验图册,在没有指示前不允许翻开,主试再三强调不要往测验图册上写任何字或做记号2.3.2主试根据指导语向被试讲解主试说:“这是一个有趣的练习,完成时要认真看、认真想,前面的题目认真了,会对后面的题目有好处,下面我们开始〞翻开你的测验册第一页,像这样〞〔主是示范给团体〕,“看你答卷纸上有5栏,最上面一栏是A系列,标着A1、A2……〔在黑板上画出这5栏〕看图册上的第一张图是A1,在这张图中,上面的图案是缺了一局部的,图案下面的这些块块〔轮流指每块〕形状都与空白局部一样,但内容不同,不是每块都能补全上面的图案,第一块〔先指块块,再指图案〕是相当不同的,第二、三块也不一样,对不上,第六块怎样?图案一样,但是也有一小块空白,用你的手指点出一块最适宜的〞〔注意前排几个人,看其是否点对了〕“对,第四块是正确的一块,所以A1的答案是4。

      把‘4’写在答卷纸上A1栏的第一格里,填完的人也先不要往后翻〞等到每一个人都完成了A1,继续说:“在你书里的每一页都有一幅幅图案,你每看一幅图都要决定图案下面的块块哪个补充在图案缺少的空白上适宜当你找出正确的一块,你就把它的号码写在答卷纸上与图案号码相对应的一格里不要往测验图册上写任何东西题目由易到难,如果你注意做容易的题目,你会发现做后面的题目就不太难了,顺序做每个题,从一开始直到做完不要翻回来检查,填写答案是要看对题号这个测验练习没有时间限制,你要认真做,一般人完成它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住,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好,我们来做第二道题,A2〞,留出时间使每个人写下答案,然后说:“在A2的选择中,正确的一个是5看看你是不是在答案纸上A2这一格下面写了‘5’,你继续做下去,直到把这本测验做完,我在你们周围走,有了问题可以举手问〞〔主试与助理开始巡视,特别注意前5题,对不能理解答题方式或前5题根本不能正确答复者,单独重复指导语〕2.3.3当被试完成测验的全部题目后可以离开,走前应收回他的答题纸与测验图册,检查一下是否有填错格子或漏答题,没有问题时再让被试离开必要时记录下被试所用时间3.结果:3.1分半信度表1 39名被试以及已有数据在总体上的分半信度〔spss处理后〕Reliability StatisticsCronbach's AlphaPart 1Value.330N of Items3aPart 2Value.500N of Items3bTotal N of Items6Correlation Between Forms.935Spearman-Brown CoefficientEqual Length.966Unequal Length.966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947a. The items are: 正确题目总数目, A组正确个数, B组正确个数.b. The items are: C组正确个数, D组正确个数, E组正确个数.表1中可以得到总体的分半信度为0.947。

      3.2瑞文成绩分布3.3男女差异比拟表2 样本性别差异差异系数检验Report1=男,2=女正确题目总数目A组正确个数B组正确个数C组正确个数D组正确个数E组正确个数1Mean54.5611.8911.6311.0710.529.41N272727272727Std. Deviation3.926.320.565.9971.0142.7212Mean54.5311.7111.6410.6310.849.72N808080808080Std. Deviation4.112.715.5791.4181.1302.164TotalMean54.5311.7611.6410.7410.769.64N107107107107107107Std. Deviation4.048.642.5731.3341.1062.308表2种可以看出:该样本男女在这五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维度离散水平看,男性的离散根本大于女生 3.4瑞文测验和数列测验的相关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MeanStd. DeviationN1=男,2=女1.75.436107正确题目总数目54.534.048107Correlations1=男,2=女正确题目总数目1=男,2=女Pearson Correlation1-.003Sig. (2-tailed).973N107107正确题目总数目Pearson Correlation-.0031Sig. (2-tailed).973N107107图中可以看出:正确题数与男女性别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734.讨论:4.1 信度分析A工程主要考察知觉区分和图形的简单比拟。

      B工程主要考察知觉区分、类同、图形的组合、图形的整体性和简单的想象能力C工程主要考察的是图形的比拟、组合,和两维图形的渐进变化的推理能力D工程主要考察的是行列式的线性关系〔交叉〕以及外形和内在的重合E工程考察叫ABCD更进一步,难度进一步加大Spss软件处理后总体的分半信度是0.947,还是很高的,说明瑞文推理测验的内在一致性较好4.2 效度分析标准瑞文推理测验是一个智力测验,在对智力测评的方面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准那么关联效度4.4 样本整体智力分析图3.2说明:该样本整体成绩都很高,各被试间差距很小,处于全国常模的中上水平,说明该样本群都能够使用一定思维方法,比方图形、文字,想象力比拟丰富,能从很多复杂的事物中找出共性,并逻辑地分析只有一位被试的成绩低于30分多数情况下,关注事物的细节,学习能力处于中上等,善于总结自己的方法和经验4.5 样本性别差异该样本男女在各个维度上的P值均大于0.05,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和数列测验的结果相比性别也无明显差异,根本呈一致性,折线图也根本重合男女之间差异并不明显,且与总体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5.结论:1. 该测验的总体分半信度系数为0.9732. 这个测验主要测量的是被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智力水平有很大的正相关,就总体而言,它主要反映了人的遗传和天赋的上下。

      3. 07、08心理的同学智力处于中上水平,在知觉区分、图形比拟方面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4. 该样本男女之间性别差异不显著5. 正确题数与男女性别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736参考文献:(1)金瑜,心理测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郑日昌,心理测量[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3)彭凯平,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华夏出版社[M],198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