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onnectionism.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野鹰
  • 文档编号:2938121
  • 上传时间:2017-07-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4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onnectionism,联结主义,亦称 “联结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美国 心理学家E .L.桑代克在对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论认为情境感觉和动作冲动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心理行为的基本单位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作为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创建了教育心理学,与吴伟士共同研究学习迁移,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他是一位站在行为主义学派边上的心理学家生于美国麻省一位牧师家庭,他生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著述颇多 他于1895年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桑代克对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他对小鸡、小猫研究的结果1895年,他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即走迷宫),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他在实验中发现,最初,小鸡小猫小狗都是在死路里转来转去,偶尔会找到出口,逃出迷宫,而这通常需要花很多时间;但重复多次以后,小鸡小猫小狗在死路中转的次数都会减少,花费的时间也会减少很多;训练到一定次数以后,一把它们放入迷宫,它们甚至会立即直奔出口而去,很快就逃脱了。

      桑代克认为,小鸡小猫小狗都不是通过推理和观察而学会逃出迷宫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断的尝试,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慢慢消除那些无用的行为,记住那些有助于逃脱的行为,用桑代克的话说,就是它们已经在这些有用的行为和行为的目标之间建立了联系,,,桑代克进一步提出了他的“联系法”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两大学习定律: 1. 效果律  桑代克认为,哪一种行为会被“记住”,会与刺激建立起联系,取决于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例如,迷宫是一个刺激,小鸡在迷宫中会作出多种行为反应,但大多数反应都不能帮助它们逃出迷宫,而另一些行为则使它们得以逃脱并得到食物因此,小鸡就记住了这些有效的行为,将迷宫这个刺激和这些有效的行为联系起来了以后,一进迷宫,它们就知道作出什么反应2. 练习律   桑代克认为,练习次数的多寡,影响刺激和反应之间练习的稳固程度练习越多,练习越紧密,小鸡越清楚要采取什么行动,逃脱的速度越快;练习越少,练习就不够紧密,小鸡就越难找到出口桑代克的“问题箱”实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 Thorndike ) , 他曾做过许多动物学习的实验,并用以解释学习的实质与机制。

      其中,让饿猫逃出“问题箱”的学习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通过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实验,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1. 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2. 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 3. 效果律: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发展成为“强化”学说,其中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 对桑代克的“试误说”进一步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张:①联结有两类:一类是先天的联结或反应趋势, 即本能;另一类是习得的联结或反应 趋势,即习惯联结,人和动物都有 ②根据动物学习实验,提出三条学习 律,即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③ 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否认在 动物联结形成中观念的作用,只要把可能的情境及其元素或复合物和与之相联系的反应的各种复杂表现加以归类编目,就可以了解人的整个心理活动④强调人与动物心理的连续性,差别仅仅在于联结的复杂程度不同动物学习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而是在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0世纪80年 代初,认知心理学中兴起的一种认知 研究范式,亦即网络模型联结主义 的指导性启示和主要灵感来自大脑或 神经系统,它把认知看成是网络的整 体活动网络是个动态的系统,它由 类似于神经元的基本单元和结点构 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活性,外部 的输入、其他单元的活性传递和随着 时间的衰减,都会使一个单元的静息 活性发生动态的改变联结主义赋予 网络以核心性的地位,采纳分布表征 和并行加工理论,强调的是网络的并 行分布加工,注重的是网络加工的数 学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 取向的联结主义取代了符号取向的认 知主义,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基础。

      联结主义与二语习得中的输入与输出 联结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分布表征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是通过调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而单元与单元之间关系的调节又是通过调整单元之间的联结强度,即权重来实现的.因此可以说,联结主义的学习就是连接权重的变化,是原来的联结消失而产生一种新的联结关系或者说,联结主义所谓的学习就是对连接权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联结权重的改变,使输出符合期望由联结主义的学习观可以看出,二语习得中输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二语学习者在接收第二语言输入信息之前,网络单元间中已经有了第一语言长期学习和应用中形成的联结,因此想要习得第二语言,就得首先改变学习者头脑中固有的联结权重,形成适应第二语言规则的权重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的分布特征和权重之间寻在着防守与竞争的关系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一语言不仅只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抑制的作用,学习者网络结构中的模式也会对二语的习得有一定的促进做用当两种语言规则的分布模式比较相似,单元间联结权重一样的时候,学习者就不需要再花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分布,形成新的联结了因此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强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成果的应用,对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规则要强化输入,只有输入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输出的质变,第二语言规则的掌握才能得以实现。

      对两种语言中相似的东西,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已经形成的联结关系,激活相应的联结,加快相似规则的掌握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语言学习中输出的作用从联结主义的网络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在每次输入后都会经由内隐层形成一个相应的输出一开始,因为输入的频率和输入量都不够,网络就无法形成正确网络联结和特征分布,因而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输出所以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必须在网络输出之后,把它和正确输出加以比较,找出误差,再把这个结果反馈给网络通过这样的不断反馈,网络就会对单元间的联结权重做出相应的调整直到能够给出正确的输出因此,语言学习中的输出能够对语言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输入是基础,有了足够强度和足够频率的信息输入,网络才能形成新的联结和特征分布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输出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输出,网络才能在反馈信息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联结的权重,形成正确的分布,习得第二语言的规则系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