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仪器分析试验一多组分分光光度法.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9764426
  • 上传时间:2023-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9.5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仪器分析实验一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实验目的】掌握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并验证朗伯-比耳定律用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收曲线和摩尔消光系数根据Beer-Lambert定律,溶液对于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1)式中A为吸光度;1/1为透光率;k为摩尔吸光系数,它是溶液的特性常数;1为被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将每一种单色光,分别、依次地 通过某一溶液,测定溶液对每一种光波的吸光度,以吸光 度A对波长入作图,就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分光光度曲线, 或吸收光谱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对应于某 一波长有一个最大的吸收峰,用这一波长的入射光通过该 溶液就有着最佳的灵敏度从(1)式可以看出,对于固定长度吸收槽,在对应最大吸图1分光光度曲线 收峰的波长(入)下测定不同浓度c的吸光度,就可作出线性的A〜C线,这就是光度法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以上讨论是对于单组分溶液的情况,对含有两种以上组分的溶液,情况就要复杂一些1) 若两种被测定组分的吸收曲线彼此不相重合,这种情况很简单,就等于分别测定两 种单组分溶液2) 两种被测定组分的吸收曲线相重合,且遵守Beer-Lambert定律,则可在两波长入] 及入2时(入「入2是两种组分单独存在时吸收曲线最大吸收峰波长)测定其总吸光度,然后换 算成被测定物质2的浓度。

      根据Beer-Lambert定律,假定吸收槽的长度一定,则对于单组分儿A: =对于单纽分=设狀巴 屋"分别代表在A,及山时混合落徴的总吸光度•则此处Aa、Aa、」九1 九2叭、A寫分别代表在入1及入2时组分A和B的吸光度由⑶式可得:⑸(4)将(5)式代入(4)式得:A^B = + 越=K^CA + K^CB(6)这些不同的K值均可由纯物质求得,也就是说,在纯物质的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入时,测 定吸光度A和浓度c的关系如果在该波长处符合贝尔一郎比定律,那么A〜C为直线,直 线的斜率为K值,时"常是混合溶液在入「入2时测得的总吸光度,因此根据(5)、(6) 式即可计算混合溶液中组分A和组分B的浓度23) 若两种被测组分的吸收曲线相互重合,而又不遵守贝尔-郎比定律4) 混合溶液中含有未知组分的吸收曲线3与4两种情况,由于计算及处理比较复杂,此处不讨论本实验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甲基红)的电离常数,由于甲基红本身带有颜色, 而且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度很小,所以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测定都有 困难,但用分光光度法可不必将其分离,且同时能测定两组分的浓度甲基红在有机溶剂中 形成下列平衡:甲基红的电离常数(7)pK = pH — Ig由(7)式可知,只要测定溶液中田]与[A]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

      由于本体系的吸收曲 线属于上述讨论中的第二种类型,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通过(5)、(6)两式求出[B]与[A]的浓 度),即可求得甲基红的电离常数仪器试剂】(1) 722N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容量瓶(100 ml, 25 ml);量筒;烧杯;移液管 (25 ml; 5 ml);滴管,比色皿2) 95%乙醇(A.R.); HCl (O.lmol ・dm-3);甲基红(A.R.);醋酸钠 (0.05mol・dm-3、0.01mol・dm-3)实验步骤】1. 制备溶液(1) 甲基红溶液 称取0.400g甲基红,加入300mL95%的乙醇,待溶后,用 蒸馏水稀释至500mL容量瓶中2) 甲基红标准溶液 取10.00mL上述溶液,加入50mL95%乙醇,用蒸馏水 稀释至100mL容量瓶中3) 溶液a 取10.00mL甲基红标准溶液,加入0.1mol ・dm-3盐酸10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容量瓶中4) 溶液b 取10.00mL甲基红标准溶液,加入0.05mol・dm-3醋酸钠20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容量瓶中将溶液a、b和空白液(蒸馏水)分别放入三个 洁净的比色皿内2. 吸收光谱曲线的测定接通电压,预热仪器。

      测定溶液a和溶液b的吸收光谱曲线,求出最大吸收 峰的波长入a和入b波长从380nm开始,每隔20nm测定一次,在吸收高峰附 近,每隔5nm测定一次,每改变一次波长都要用空白溶液校正,直至波长为600nm 为止作A-入曲线求出波长入a和入b值3. 验证朗伯-比耳定律,并求出件、贷、件和饗a b a b(1) 分别移取溶液 a 5.00mL、10.00mL、15.00mL、20.00mL 分别于四个 25mL 容量瓶中,然后用0.01mol ・dm-3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时甲基红主要以[HMR] 形式存在2) 分别移取溶液 b5.00mL、10.00mL、15.00mL、20.00mL 分别于四个 25mL 容量瓶中,用0.01mol ・dm-3醋酸钠稀释至刻度,此时甲基红主要以[MR-]形 式存在ka 、a(3) 在波长为入a、入b处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A如果在入a、入b 处,上述溶液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则可得四条A-C直线,由此可求出值数据记录】1.纯酸式与纯碱式最高吸收峰的测定纯酸式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入/nm380400420440460480500吸光度A0.0610.0550.0940.1990.3990.7091.031波长入/nm505510515520525530535吸光度A1.0941.1431.1781.1801.1821.1591.126波长入/nm540560580600吸光度A1.0980.7880.2430.046纯碱式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入/nm380390400405410415420吸光度A0.3510.4150.4600.4750.4880.4950.500波长入/nm425430435440445450455吸光度A0.5030.5030.5010.4970.4910.4790.464波长入/nm460480500520540560580吸光度A0.4400.3010.1480.0600.0280.0200.0142. 验证朗伯比尔定律分别将用5.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a溶液的试剂标号为1,2,3,4; 将用5.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b溶液的试剂标号为5,6,7,8。

      测定该 溶液在520nm,428nm波长下的吸光度编号A520A42810.2430.02120.5010.05330.7470.07740.9860.10350.0100.10060.0260.20670.0370.30680.0510.407【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步骤2测得的数据作A-入图,绘制溶液a和溶液b的吸收光谱曲线, 求出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入a和入bb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EZ3A度光吸0.50.4350 400 450 500 550 600入/nm320.10由上图可看出,a溶液的最高吸收峰约在520nm-525nm之间,b溶液的最高 吸收峰约在425nm-430nm之间2.实验步骤3中得到四组A-C关系图,从图上可求得单组分溶液a和溶液b在波长各为入a和入b时的四个吸光系数勺、结、件和饗0.2 0.3 0.4 0.5 0.6 0.7 0.8浓度(体积百分数)不同浓度以碱式为主的甲基红溶液的吸光度0.45t- 520nm 428nm40-30A度光吸050.2 0.3 0.4 0.5 0.6 0.7 0.8浓度(体积百分数)0.00由图可知,两溶液的吸光度和其相应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很好,对几条直线进行 线性拟合后,由斜率可得到HMR,MR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上;=1.2375,席「=0.135,战=0.067,虬=0.5105.分别为波长在520nm和428nm时,甲基红酸式 和碱式的吸光系数。

      结果与讨论】在对甲基红纯酸式和纯碱式溶液最高吸收峰的测定实验中,分析两个吸收曲 线,可得到以下信息:对于纯酸式的甲基红溶液(A溶液),其图像符合单组分溶液吸光度曲线 在波长较小的范围内,吸光度较小,且吸光度变化幅度也较小在420nm-430nm 开始,吸光度开始很快的增长,直至在约520nm处增加幅度变缓,吸光度趋近最 大值此处即为纯酸式甲基红溶液的最高吸收峰在继续增大波长,吸光度迅速 变小整个图形呈山峰状,有明显的最高吸收峰并未对曲线进行高斯拟合,整个 曲线没有出现很大的波折但在560nm附近,可能由于读数不准确,导致此段曲 线不甚平滑由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甲基红酸性溶液最高吸收峰在520nm附近对于纯酸式的甲基红溶液(B溶液),其图像符合单组分溶液吸光度曲线的 后半部分在测量起点即有较大的吸光度,继续增大波长,吸光度仍然增加直 至波长为425-430nm范围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再继续增大波长,吸光度开始变 小由于在吸收峰附近取点较多,在此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吸光度的变化趋势图 形在425-430nm处有最大值,即甲基红纯碱式溶液的最高吸收峰在425nm-430nm 之间在验证朗伯比尔定律的实验过程中,配置了不同浓度的甲基红酸式溶液和碱 式溶液,并对这些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吸光度检测。

      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可以得到四条近似直线,对这些直线进行线性拟合, 发现拟合度良好,R值在0.995以上,拟合线与原直线基本重合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浓可知,当溶液长度一定的时候,吸光度与 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而根据实验图的线性关系,可知本实验能够验证朗伯比尔 定律[思考】1・为什么每改变一次波长都要用空白溶液校准仪器?答:改变波长时,光源的光强等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会造成 与不同的背景,进而对样品吸光度数值有影响为了消除背景影响,在改变波长 时就需要重新用空白溶液校准仪器,以减小误差2.怎样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答: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的检测,将试样光谱和估计的物质光谱进行比 较,便可定性的鉴定试样所含成分;而由于吸收强度与物质浓度有精确的比例关系,因而可进行统一溶液集中成分的各自分析,或者进行高精度的定量分析3. 朗伯-比耳定律有什么适用范围?为什么?(1)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非单色光经过样品后,非特定波长的 光被吸收的很少,进入检测器,由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得出数据,如果仪器的光 谱带宽过大会使定律不成立大部分仪器所采用的光源都是发散式的,需经过透 镜或凹面镜聚焦,绝大部分仪器经过样品池时都不是平行的,这样会引起光的复 杂变化,使读数不准确,定律不成立。

      2)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朗伯-比尔定律是适用于均匀、非散射的 溶液的一般规律,如果被测试液不均匀,是胶体溶液、乳浊液或悬浮液,则入射 光通过溶液后,除了一部分被试液吸收,还会有反射、散射使光损失,导致透光 率减小,使透射比减小,使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