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纪实与评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21009810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纪实与评析    麻秋莉+牟玉霞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6课,是一篇传统课文讲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教学理念:1.以学为本,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识字方法2.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3.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读题引入师:同学们,第15课我们学习一篇与花盆有关的故事,知道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个诚实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花瓶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生:列宁。

      师:你们预习得真好!那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知道的列宁呢?生: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查资料知道的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生:我上网查的,列宁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师:你都学会用网络查找资料了,真了不起!生:列宁是伟大的革命领袖同步课件出示列宁的画像师:这篇课文选取的就是列宁8岁时的一件事,课文的题目就是“谁打碎了花瓶”,大家齐读课题,和老师一起书空师:“碎”字的读音suì,是平舌音,和老师一起读suì师:“谁打碎的花瓶”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谁愿意来试试?生:谁打碎的花瓶?(带有疑问的语气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谁打碎的花瓶?师:读得真棒!老师听出你们的疑问了简评:列宁生活的年代对学生来说太久远了,只让学生知道列宁是位名人、领袖,有敬仰之情就可以,同时也为下文学习作铺垫,让学生知道做人的道理,感知名人、大人物从小就具备诚实的好品质师板书、学生书空这一环节,是有意识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师:到底是谁打碎的花瓶呢?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16课,到书中找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停下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请同桌互读课文,找出本课要求认的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同桌互读师出示本课要求认的字组成的词屏幕出示:打碎、列宁、捉迷藏、碰掉、桌子、互相 、追赶、一封信、说谎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生:“迷”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米加走之旁生:“互”字我是用儿歌法记住的,“左上半个工,右下半个工上下连一起,口字夹当中”生:“封”字我也是用儿歌记住的,“寸土不让”师:同学们真棒!在预习时用了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又记住了许多字宝宝和它们交上了朋友师:老师写了一句话,这些要认的字就藏在里面呢!谁想读?屏幕出示:孩子们在玩捉迷藏,他们互相追赶列宁不小心碰碎了桌子上的花瓶师:书上还有一个词“做客”,谁能告诉老师“做客”是什么意思?生:做客就是到别人家玩生:做客就是访问别人,自己是客人师:生字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咱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再来读一遍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合作读课文生:这篇课文写了列宁小时候的事师:什么事呢?你可以借助课题扩展一下生:写列宁打碎花瓶的事简评:教师根据年级特点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读课文,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扫清了字词障碍。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记字方法,自编含有认读生字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量三、在引读中体会说谎的原因师:8岁的列宁到姑妈家做客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吧!生:列宁到姑妈家玩把花瓶打碎了生:列宁在和表兄弟、表姐妹玩捉迷藏时把花瓶打碎了师:列宁是故意的吗?生:不是师:你能在书中找到那句话吗?生: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了下来,打碎了 师:是呀,孩子们玩得太投入了谁也没注意师:哪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的?生:我通过“不小心”知道列宁不是故意的师:你真会学习,知道通过抓重点词来理解课文了生:玩捉迷藏,着急藏好,所以不小心碰到桌子了师:你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简评:二年级的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词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修订要点中指出第一学段侧重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从而达到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小心”为说谎埋下伏笔,通过教师的反复引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四、在对话中再现说谎的过程师:孩子们玩得投入谁也没注意,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师: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相关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生小组内学习生:我注意了这一自然段有三个“笑”师:你说说有哪三个“笑”生:一个是姑妈笑着说;一个是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一个是只有列宁没有笑师:同学们找到了吗?自己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笑都是什么笑生:姑妈的笑是慈爱的笑,因为她知道花瓶不会自己打碎的生:兄弟姐妹的笑是玩得高兴生:我觉得姑妈说的话很风趣,觉得好笑生:列宁没有笑,因为花瓶是他打碎的生:我还通过读人物的对话知道列宁说谎了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屏幕出示:表兄弟、表姐妹都( )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师:请小组内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生小组内读师:下面请一组同学来展示师:列宁是怎么说的?生: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师:为什么低声说呢?生:因为他知道是自己打碎了花瓶,不敢承认师:体会一下当时列宁的心情再读一遍这句话生:(低声地、胆怯地读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师:表兄弟、表姐妹怎么说的?生: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师:在括号里我们用一个什么词呢?生:大声说生:肯定地说生:异口同声地说师: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老师读旁白,你们读对话,对比一下两种不同的“不是我”师:表兄弟、表姐妹都大声地说——生:“不是我!”师:列宁也低声说——生:“不是我。

      师:两个“不是我”用的标点符号不同,所以读出的语气也应不同,一个是肯定大声地说,句尾是感叹号;一个是低声说,句尾是句号同学们,标点符号也能表达人物的感情,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师:肯定而坚决地说——生:不是我!师:低头小声地说——生:不是我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找到哪个是列宁吗?(屏幕出示书中的插图师:结合列宁低声说的话和书中的插图想一想此时的列宁心里想什么呢?生:可能是紧张生:他可能是害怕生:也许他后悔刚才说了谎师:你们说的都可能正是列宁心里想的五、借助两次留白承认说谎师:8岁的孩子高不高兴都写在脸上,妈妈是怎么发现的?师:列宁回到家——生: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师:哪个词可以看出列宁矛盾的内心呢?生:不说话师:对,“不说话”正是列宁还为打碎花瓶的事而发愁呢!想想假如你是列宁,你是怎么对妈妈说的?生:妈妈,我去姑妈家做客时打碎了一个花瓶,姑妈问我时我没说生:妈妈,上次去姑妈家做客我说谎了师:妈妈有个好主意,就是给姑妈写一封信,请同学们拿出笔在书第123页给姑妈写一封信吧!(学生借助书中的格式写信生写教师巡视师:谁来给同学们读读你写的信?(生读信师:多好的列宁呀!所以姑妈说——生: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师:我们应该向列宁学习——生: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师:让我们记住8岁的列宁是个——生: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简评:此处教学的两次补白,一个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看学生能不能把事情说明白,把对文本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一个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时间虽然有点短但只要学生能表达清楚即可六、总结全文,学习品质师:列宁能得到姑妈的表扬说明列宁是个怎样的人?生:知错就改,诚实的人师: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向列宁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总评:1.把握新课标,享受阅读这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故事,浅显易懂课上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内读、教师引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抓住重点以读来带动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理解课文入手,感知人物的内心,“不说话”说明小列宁有心事,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当时列宁矛盾的内心教师还注重在读的过程中对表达的训练,把文本内化到积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的方法,如:列宁是个怎样的人?2.关注识字方法,夯实基础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先识后写”“多识少写”是教科版教材的特色,“识归识,写归写,识写分开,快慢各行其道”,识写分开,加快学生的识字量,增加阅读量。

      学生有了课前预习的准备,在汇报时教师通过记字方法让学生大量识字如用熟字加偏旁记住了“迷”“谎”,用儿歌记住“互”“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触类旁通加大认字的速度3.巧妙利用补白,表情达意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借助列宁与妈妈的对话,列宁与姑妈的书信,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动口说、动笔写,这既达到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又起到理解文本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之效4.抓故事关键,理清脉络文中的“不小心”是说谎的一个前提,通过教师的反复引读,抓词语理解;兄弟姐妹的没注意是导致说谎的原因;姑妈没有当众说穿这都是为说谎作铺垫课堂上教师有意训练学生读、想、说,理清事情的经过不小心——不是我——不说话”是故事的关键点,教师引导学生都挖掘出来了整节课教师关注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朴实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赵卓然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