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绿地中心B座建设项目报告书.doc
99页前 言前 言0.1项目由来及简况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抢滩高新,对商用办公楼的需求不断增多,使得高新区商业办公楼市场迅速繁荣,呈现出“乐观长牛”的趋势2004年,绿地集团西安置业有限公司在高新区中央商务区综合用地范围内,投资开发建设“西安绿地世纪城”综合项目,包括商业、办公楼、住宅等项目该项目取得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备案(西高新发[2004]46号、高新发[2004]116号)和土地登记证(西高科技国用(2010)第37277号)经过近年的开发建设,公司先后完成“西安绿地假日酒店”、“西安绿地仕嘉公寓”、“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都市之门”等项目,并得到各界领导、业内人事以及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评价2012年,公司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拟在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以北,丈八二路两侧建设西安·绿地中心AB座项目,由2栋57F超高层商业办公楼组成项目属于“西安绿地世纪城”综合项目之一项目地处高新区金融商务聚集区的核心地段,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及项目的高档次定位,建成后将成为高新办公区的核心与标志,在提高高新区整体品位和档次的同时,形成巨大的商贸办公集聚效应,展示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西安·绿地中心A座已于2012年10月通过环评审批(高新环评批复[2012]106号),目前处于桩基施工阶段本项目为西安·绿地中心AB座中的B座,已委托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总体规划,总投资17亿元,总占地面积15978m2,总建筑面积160385m2,规划建设1栋57层超高层办公楼(包括4层商业裙楼)和1栋4F多层商业楼建设地点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业路与丈八二路十字西北角0.2 评价过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2013年4月22日,绿地集团西安置业有限公司委托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成项目环评小组,通过拟建项目场址及所在评价区进行现场踏勘,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面的现场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收集和公众参与等工作依据项目规划方案中建设内容,按照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西安市环保局高新分局、西安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0.3 评价结论绿地集团西安置业有限公司西安·绿地中心B座建设项目属房地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安市相关规划要求建设单位在采取本环评报告和项目设计提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要求、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前提下,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影响小,从环境保护技术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0.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⑴ 按照陕建发[2012]173号文及市环发[2013]5号文的相关要求,项目自建中水回用管网,预留市政中水接口中水主要回用于地下车库冲洗及绿化等,回用率约14%⑵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为地下车库汽车尾气,评价要求地下车库通风次数不小于6次/h,排气口高度不低于2.5m⑶ 项目商业裙楼用房如引入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应另行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餐饮企业选址和环保措施需满足《西安市饮食业环境影响评价细则》中的相关要求 ~27~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1 总 论1 总 则 1.1 编制依据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编制依据详见表1.1-1。
表1.1-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依据类别名 称文 号实施时间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7.5《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部门规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9.2《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1995.2.2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通知》陕政发(2004)18号2004.4.29《陕西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陕建发(2005)42号2005.5.1《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市人大公告第86号2006.8.4《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省人大公告第63号2006.12.3《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省人大公告第58号2006.9.28《陕西省环保局转发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环发[2008]45号2008.10.22《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5.9续表1.1-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依据类别名 称文 号实施时间部门规章《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政发(1999)第16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发(2005)163号2005.11.30《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的通告》市政告字[2008]5号2008.3.31《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政办发[2004]57号2006.1.1《关于加快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建发[2012]173号2012.7.5《西安市环保局关于调整部分建设项目审批要求及审批权限通知》市环发[2013]5号2013.1.23《西安市环保局切实加强涉及大气污染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市环发[2013]24号2013.2.27《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4.1.1《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9.10《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2013年)》陕政办发〔2013〕20号2013.4.9相关规划文件《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市政办发[2011[145]号2011.9.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国函〔2008〕44号2008.5.6《西安高新区“十二五”规划》《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总部经济发展规划》2011.11.30《陕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西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西安市供热规划(2004~2020年)》2005.5《西安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2002.12《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市政发(2007)41号2007.4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项目资料、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绿地西安置业有限公司2013.4.22《立项批复》及《更名批复》西高新发[2004]46号西高新发[2004]116号2004.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使用证》,西安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西高科技国用(2010)第37277号《西安·绿地中心B座方案设计》,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及公示资料1.2 评价指导原则⑴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⑵ 坚持“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和污染防治”的原则;⑶ 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实用的原则;⑷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现状调查和类比调查与监测相结合的原则;⑸ 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当前的节能、节水和节约用地的原则要求。
1.3 评价目的及任务⑴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掌握评价区的环境特征;⑵ 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与环境调查监测,对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评价,最终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可行性,提出消减不利影响措施意见与建议;⑶ 开展公众参与调查;通过项目环保设施可行性论证,提出污染预防与控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要求,优化工程环保设计;⑷ 综合分析项目选址、布局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相关规划的相容性,明确给出建设工程环境可行性结论性意见,为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决策与监督管理和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实行“三同时”提供科学依据1.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4.1 环境功能区划⑴ 环境空气根据《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⑵ 水环境本项目受纳水体为太平河,依据《西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太平河水域功能区划为Ⅲ类,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⑶ 声环境依据《西安市城市区域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市政发[2007]41号),本项目所处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
1.4.2 评价标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详见表1.4-1和表1.4-2表1.4-1 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执行标准项 目标准值类 别限 值单 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PM10日均值150μg/m3SO2日均值150小时均值500NO2日均值80小时均值2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