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甲氧柔红霉素和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和生存率分析.docx
5页去甲氧柔红霉素和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和生存率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参照组(20例)实验组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联合方案治疗,参照组接受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诱导剂联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③两组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关键词:去甲柔红霉素;柔红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效果;生存率急性白血病,指的是造血干组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该病的病情进展速度非常快,主要可分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原因和较多因素有关,比如说: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临床方面常见贫血、感染、肝脾肿大等表现[1]。
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主,探究分别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剂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1.病例资料及治疗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血液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所收治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人数均为20例实验组男性及女性的数量分别为:11例和9例;年龄区间20岁~55岁,平均年龄(37.53.4)岁参照组男性及女性的数量分别为:12例和8例;年龄区间22岁~54岁,平均年龄(38.13.5)岁以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资料差异不突出(P>0.05)纳入标准:首次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2];化疗耐受;患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免疫系统疾病;妊娠期/哺乳期1.2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影像学、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和血液学等检查1.2.1 参照组采取45mg/m柔红霉素(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349)静滴,d1~d3;然后给予120mg/m阿糖胞苷(生产厂家: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242)静滴,d1~d7。
1.2.2 实验组通过10mg/m去甲氧柔红霉素静滴,d1~d3;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治疗方法同参照组)两组接受化疗治疗的过程均实行常规方法治疗,比如保肝、水化、止吐等方法完成化疗后做好口腔卫生工作,采用漱口液充分漱口,为防止发生感染情况建议便后坐浴[3]此外,化疗后每周进行肝肾功能检查,2d实行一次血常规检查,诊断并发感染者应接受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并予以给予广谱抗生素处理 1.3观察指标、评定/判定标准1.3.1 观察两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①治疗效果;②不良反应情况;③生存率1.3.2 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参照血液病诊疗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加以评判,经治疗临床症状全部消除,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外周血没有发现白血病细胞,同时接受骨髓检查原始、幼稚细胞低于5%,完全缓解CR经治疗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外周血可见原始幼稚细胞,并且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5%,部分缓解PR经治疗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变/恶化,外周血能观察到原始幼稚细胞,且骨髓原始、幼稚细胞在20%以上,为缓解NR前2项指标总和100%即为治疗总有效率1.4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的方法本研究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数据资料,按照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5.0为主针对性处理。
计数资料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生存率的对比,使用率%表示、检验经X处理;如果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探究具有临床价值2.结果2.1 实验组、参照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随访3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性存在(P<0.05),如表1表1 实验组、参照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对比[n=26(%)]组别CRPRNR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实验组118125(96.15)12(46.15)参照组610420(76.92)5(19.23)X------4.12704.2824P值------<0.05<0.052.2 实验组、参照组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如表2表2 实验组、参照组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n=26(%)]组别出血感染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受损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5212111(42.31)参照组4221110(38.46)X----------0.0799P值---------->0.053.讨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较大,所以在早期选择适合的方案治疗极其关键本研究采用的去甲氧柔红霉素属于新型蒽环类药物,和柔红霉素进行比较,在亲脂性和红细胞摄取率方面差异显著,抗肿瘤效果较好[4]。
这一药物经嵌入DNA双链碱基,对DNA链延伸、复制的转录情况加以抑制,以此影响拓扑异构酶活性与此同时,采取去甲氧柔红霉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细胞内积聚浓度较高不会加重骨髓抑制,同时能够增加细胞摄入量,透过血脑屏障,并降低心脏毒性[5—6]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实验组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方面,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剂治疗,杀灭细胞、降低耐药性的效果较佳,而且可以减轻单药剂量依赖毒性,确保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总而言之,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均安全,但前者同时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故而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参考文献:[1]雷美清,刘立民,吴德沛,etal.加大剂量CAG方案与标准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再诱导治疗部分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比较[J].白血病淋巴瘤,2017,26(2):102-106.[2]张丽娜,李明会,周健,etal.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及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39(3):245-247.[3]梁立莉,谭晓虹,岑洪,etal.阿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方案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7,40(4):289-294.[4]马云菊,沈文红,唐晓文,eta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持续缓解15年后继发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39(8):628-628.[5]蔡文宇,肖湘遥,李承文.STAT5b-RARα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19,28(4):235-237.[6]吴佳伟,郭孟乔,龚胜兰,etal.NPM-RARα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19,28(4):215-218.-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