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学方向参考论文选题.doc
14页古代文学方向参考论文选题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命题人:潘雁飞副教授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2、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4、《诗经》燕饗食诗的场面描写5、《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6、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7、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8、论《诗经》中的史诗 9、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10、《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1、《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12、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13、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4、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5、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6、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7、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8、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9、《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20、《战国策》名篇研究 21、老子的思想 22、《老子》的艺术特色 23、《庄子》的艺术特色 24、《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5、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6、《吕氏春秋》与杂家27、《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28、《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29、论《诗经》中的婚恋诗30、《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31、《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32、《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33、宋玉赋试论34、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35、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倾向3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37、《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38、《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39、《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40、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41、《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42、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4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4、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45、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6、. 曹操与诗文革新 47、.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48、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49、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50、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51、.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52、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53、曹植诗风的衍变54、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55、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56、梁朝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57、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58、《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59、邺下文人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60、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61、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62、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63、.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64、.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65、.谢灵运与山水诗 66、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6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6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69、论《子夜歌》7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71、《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72、《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73、《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唐宋元明清文学:命题人:蒋扬帆讲师隋以前小说发展概况综述四杰对唐诗的贡献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王维心态研究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李白与盛唐杜甫心态与唐代社会白居易诗歌理论与中唐诗歌的繁荣韩愈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李商隐诗歌的社会价值晚唐诗扫描唐传奇的历史价值从陈廷焯、王国维的评价再看李词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从《人间词话》看姜夔词唐传奇的文学价值李冶的文学创作薛涛的文学创作鱼玄机的创作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黄庭坚的文学思想黄庭坚诗歌接受阐义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朱淑真的艺术生命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严羽的诗歌理论论张先的慢词宋代的歌妓词“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论婉约词的风格论豪放词的风格元明清文学 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和爱情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浅论凌濛初《二拍》之盗贼观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戏剧、小说中的体现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历史、虚构与《镜花缘》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论香菱形象的文化命义 “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一个仁慈而辛苦的救赎者一一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最小也是最大的道德劝惩者一一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从大观园到贾府而不是从贾府到大观园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古代文学方向指导老师及其联系方式:潘雁飞副教授:13367462028;电子信箱:panyanfei1786@蒋扬帆讲师:13135272166;电子信箱:jyf0816@杨再喜硕士、讲师:13107468818;电子信箱:zaixiyang@2006年函授《外国文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命题人:杨增和副教授《伊利亚特》的艺术特点《神曲》的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及典型意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莫里哀的喜剧艺术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普希金的抒情诗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人物的特点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简爱》的爱情主题《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加缪的《局外人》茨威格作品的艺术特点《美国的悲剧》的思想意义海明威创作的特点《老人与海》的艺术特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特点长诗《荒原》艺术特点表现主义文学艺术特征卡夫卡的小说的艺术特色《城堡》的思想内涵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点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形象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新小说”派的艺术特征罗伯一葛里耶作品的艺术特色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双城记》的结构特点《吉檀迦利》的艺术特色《变形记》中葛利高尔的悲剧原因《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点《复活》的思想意义《源氏物语》的艺术成就泰戈尔的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雪国》的虚无主义思想《雪国》的艺术特色外国文学方向指导老师及其联系方式:伍建华副教授:13574662976;电子信箱:liuliu9992002@杨增和硕士、副教授:13574610088;电子信箱:yyzhz@张能泉硕士、讲师:13467460397;电子信箱:mj0902@文艺学、美学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仅供参考)命题人:罗譞硕士、副教授1、关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若干思考;2、马克思之“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说之我见;3、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4、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5、论文学的社会效果;6、从×××形象看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7、论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8、论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之关系;9、论文学消费的二重性;10、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11、论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12、论文学的审美性;13、论文学的主体性;14、刘勰的文艺思想研究;15、论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思想;16、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关系;17、论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18、论艺术真实;19、论潜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20、克莱夫·贝尔“文艺是‘有意味的形式’”说之我见。
文艺学、美学部分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及其联系方式:罗譞硕士、副教授:0746-6123369; 电子信箱:luoxuan999@汉语言文学函授本科毕业论文现代文学方向选题(毕业论文选题可跟据个人学习工作自行情况拟定,以下仅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范围选题时参考命题人:肖智成老师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 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 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等人物)的塑造 舒婷诗作简析 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 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 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 《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茶馆》人物论 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等)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重读寻根小说 论张抗抗小说的艺术特点 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与虚构的区别 散文的纪实性与虚构问题 黄宗英报告文学研究 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分析高晓声或王安忆的短篇小说 论散文的”散” 论诗歌的音乐美感 从《笑》看冰心早期散文作品的艺术风格 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 现代文学方向指导老师及其联系方式:鲁利君副教授:13907463848;电子信箱:llj2737@肖智成硕士、讲师:0746-6383362;电子信箱:xiaono111@写作课程论文参考题目命题人:莫顺斌副教授(一)文体论方向(1) 传记文学文体论;(2) 报告文学文体论;(3) 科学小品文体论;(4) 杂文文体论;(5) 游记文体论;(6) 论策划书的写作;(7) 论述职报告的写作;(8) 论求职书的写作;(9) 论纪实文;(10) 论意识宣传文;(11) 论业务宣传文;(12) 论商品宣传文;(13) 论管理类实用文;(14) 也论公文;(15) 现代文章分类我见;(16) 网络文体研究。
(二)作者论方向(17) 论朱光潜的写作艺术;(18) 论钱钟书的写作艺术;(19) 论邹韬奋的写作艺术;(20) 论邵飘萍的写作艺术;(21) 论李大钊的写作艺术;(22) 论陈独秀的写作艺术;(23) 论康梁笔法;(24) 论张闻天的写作艺术;(25) 论周恩来的写作艺术;(26) 论邓小平的写作艺术;(27) 论陈毅的写作艺术;(28) 论方志敏的写作艺术;(29) 领袖演讲稿比较研究;(30) 名人学子作文研究;(31) 烈士遗作比较研究;(三)作文教学论方向(32) 三大文体比较研究;(33) 特级教师作文教学艺术研究;(34) 作文教学法研究;(35) 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36) 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37) 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作文与做人);(38) 作文教学与美育;(39) 作文教学与当代意识;(40) 作文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