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教学对策研究.pdf

54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8575392
  • 上传时间:2018-05-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34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亡酉太堂硒±堂僮论室些送厶堂丑萱运适置置熬堂盟筮硒荭第一章绪论1 .1 广西语言的历史发展概况广西这片地域,在唐宋以前,主要是壮族先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先民居住,据史籍记载,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在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基本相同到了宋代,宋皇佑五年( 1 0 5 3 年) ,狄青平侬智高叛乱后,中原汉人大规模移居广西一般而言,社会影响力较高的群体,其语言通常也处于优势地位凭借在政治、军事上的力量和经济文化上的优势实现的整体跨越式军事移民,使当时的屯驻将士及其后裔所使用的汉语——“平话“ ,在广西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明代廖永忠、傅友德、沐英等先后平桂定蜀征滇后,西南官话( 桂北地区俗称“桂林官话“ “官话”,桂中地区俗称“桂柳话“ ) 传入广西并逐步成为广西的强势方言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海禁大开之后,广东移民和商业势力向广西扩张,粤语凭借其商业优势很快在西江沿线的桂南通都大邑占据主导地位,桂东和桂东南的大片领域盛行粤语但是桂林、柳州地区曾经长期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官话仍然是广西汉族聚居地的主要语言清末民初流行的“官平壮白“ 说法,描述了当时广西的主要交际用语普通话在广西渐渐成为通用语是在新中国建国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难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1 2 个民族广西的1 2 个民族,除了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使用几种语言全区有汉语、壮语、勉语、布努语、拉伽语、苗语、侗语、水语、仫佬语、京语、毛难语、彝语、仡佬语等1 3 种民族语言,涉及汉藏语系所有的语族和若干重要语种有的语言包括几种方言,有些方言还有几种土语自古以来,广西的语言格局相当复杂错综有的语言被几个民族共同使用,有的民族又不止使用一种语言,多种语言互相交叉覆盖,各种语言和方言相互借用,相互交融,多语共存的局面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刘村汉《丰富多彩的语言宝藏》,《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上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 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迫切需要一个各族群众能相互沟通的桥梁,即全社会普遍通行的通用语这既是由广西的语言使用现状决定的,也是由语言与社会关系决定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就开始推广普通话,初步形成了以学普通话为荣、说普通话为荣的风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普通话并没有真正大面积的普及一直N 8 0 年代以后,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阶段,商品大流通、信息大交流、人才和劳动力的大流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普通话的推广具有更强大的内在动力,普通话得到迅速普及。

      1 .2 广西壮族人学习普通话现状根据2 0 0 0 年人口普查数据,广西壮族人口有近1 5 0 0 万人,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说壮语的总人口有1 3 8 0 多万,从桂东北的贺州到海岸线西端的东兴之间连一条直线,线的西面差不多到处都有壮语,只有桂林地区北部是个空白线的东面也有少量壮语分布壮语区内,以那坡、德保、天等、隆安几县北缘经南宁至灵山一线为界,北面的是壮语的北部方言,简称“北壮“ ;南面的是壮语的南部方言,简称“南壮”北壮的使用人N 9 0 0 多万,南壮的使用人[ 3 4 0 0 多万( 刘村汉《丰富多彩的语言宝藏》,《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上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 近一二十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交流的迅速扩大,使壮族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也日趋密切越来越多的壮族群众走出壮乡,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深入壮乡,寻求事业的发展壮族人民与外界的接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频繁得多在壮族人与外族人的交往中,普通话是最为有效的交际工具国家为使普通话成为我们的通用语做了大量工作,比如相关政策的颁布、普通话推广宣传周的开展等,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也迫切需要人们在交往中克服自身方言上的障碍,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

      随着国家对推广普通话方针政策的不断加强,普通话在人们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学说普通话的主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壮族人一直积极学习普通话从一些壮族人聚居县份居民使用普通话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得出来:2表1 - 1县份壮语普通话西南桂柳话武鸣县1 0 0 .O %8 0 .0 0 %6 4 .0 0 %合山县9 0 .0 0 %7 3 .7 5 %9 7 .5 0 %来宾县9 5 .0 0 %5 6 .6 7 %9 6 .6 7 %武宣县9 8 .3 3 %5 5 .0 0 %8 3 .3 3 %象州县9 5 .0 0 %2 0 .0 0 %9 7 .5 0 %忻城县9 5 .7 1 %1 7 .0 1 %7 5 .7 1 %大新县9 9 .5 0 %7 9 .5 0 %扶绥县9 1 .5 0 %6 8 .0 0 %龙州县9 8 .6 7 %5 0 .0 0 %隆安县1 0 0 .0 %6 0 .0 0 %5 .5 0 %凭祥市9 2 .7 3 %8 1 .8 2 %上林县1 0 0 .0 %7 6 .0 0 %1 4 .0 0 %上思县1 0 0 .O %7 8 .0 0 %4 2 .0 0 %天等县1 0 0 .O %1 6 .0 0 %4 .0 0 %百色市8 1 .2 3 %6 2 .4 5 %2 4 .9 1 %德保县9 8 .3 3 %4 0 .0 0 %6 6 .6 7 %靖西县1 0 0 .O %5 8 .3 3 %1 3 .3 3 %那坡县1 0 0 .o %2 5 .0 0 %6 6 .6 7 %平果县1 0 0 .0 %1 5 .0 0 %8 1 .6 7 %田东县9 5 .0 0 %6 0 .0 0 %2 6 .6 7 %田阳县9 8 .5 2 %4 2 .8 6 %东兰县9 3 .3 3 %3 3 .3 3 %6 8 .3 3 %都安县1 0 0 .0 %1 2 .0 0 %7 8 .0 0 %大化县9 8 .0 0 %2 8 .0 0 %5 4 .0 0 %马山县9 4 .4 4 %5 6 .6 7 %7 7 .7 8 %贵港市9 8 .3 3 %6 1 .6 7 %( 以上数据皆来源于广西教育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出版的《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3题调查与研究》)从上表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些壮族人密集的县份,有些甚至是单一使用壮语的县份,都有人会说普通话,把普通话当作第二语言。

      使用普通话占有率低于2 0 .0 0 %的县份仅有四个同样在这份抽样调查报告中,据统计,广西会说普通话的壮族人占该族成员的5 9 .3 0 %普通话在壮语区的推广速度也非常快,以武鸣县为例,武鸣县在“1 9 4 9 年以前,当地几乎没有人会讲普通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 《武鸣县·壮族卷》) 2 2 3 页,民族出版社1 9 9 9 年9 月) ,但是现在武鸣县居民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是总人口的8 0 .0 0 %,可谓进步神速,说明普通话在壮语区的使用已经日益广泛但是,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仅仅会是不够的在《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下卷第一部分“全区语言文字使用状况综合数据“ 中,还有一组关于壮族人说普通话程度的数据( %) :流利准确3 .7 4 2音有不准1 5 .9 2口音较重1 0 .1 7能说欠熟2 4 .6 2能听难说2 2 .5 8.略听不说1 4 .8 6不听不说8 .1 3 4如果表一的数据让我们看到的是普通话在壮语区推广速度的迅速,这组数据则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事实:虽然普及的速度快,但是效果不理想能够流利准确表达的不到4 %,大多数会说普通话的壮族人,说的只是“壮族普通话“ ,语音语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缺陷。

      1 .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壮族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区外基本没有,区内在2 0 0 0年以前断断续续的已发表过一些文章,如朱文雄的《论壮族人学习汉语语音》( 《汉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延边教育出版社,1 9 8 0 年) ,蒙元耀的《浅论“夹壮“4的成因》( 《民族文化研究( 一) 》,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8 6 年) ,陆文富的《浅谈壮族同胞汉语普通话的“夹壮“ 问题》( 《关于提高壮族地区教学质量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 ,这几篇文章主要从语音的角度对壮族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指出“夹壮“ 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简要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推广普通话方针政策的加强,以及现代交际和工作的需要,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壮族人如何学习普通话、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普通话水平,成为广西业内人士研究的课题,对这一课题研究和探讨的成果,收于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第一、第二集( 2 0 0 3 年、2 0 0 5 年) 中的有:沈祥和等人的《广西“夹壮“ 现象的研究与解决》,覃新苑的《壮族地区普通话测前培训中的语音辨正问题》,陈芝、张晓勤的《壮语一普通话单韵母难点分析及对策》,吕嵩松的《靖西人学习普通话声韵偏误分析》,潘慧春的《壮族人说普通话“夹壮’’现象及矫正策略初探》,韦盛杰的《谈河池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夹壮“ 是壮族人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大障碍,也是研究壮族人说普通话的老题目沈祥和、黎平、周本良三人合著的《广西“夹壮“ 现象的研究与解决》一文,通过对“夹壮“ 现象进行调查得出数据,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夹壮’’的策略,包括步骤、对象、手段的选择及教材的编写同一题材的另一篇文章是潘慧春的《壮族人说普通话“夹壮”现象及矫正策略初探》,文章首先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民族关系等方面阐述壮族及壮语的特点,引出“夹壮“ 现象,接着从语音语法等方面分析壮语和普通话的差异,探寻夹壮的规律、具体成因,同时探讨矫正的训练对策覃新苑的《壮族地区普通话测前培训中的语音辨正问题》,主要是将汉壮语声韵调的差异进行比较和辨正,使测试前的培训更有效果陈芝、张晓勤的《壮语一普通话单韵母难点分析及对策》,主要以汉语普通话和壮语标准音——武鸣壮语为比较基础,从单韵母方面找出壮族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音,试探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吕嵩松的《靖西人学习普通话声韵偏误分析》,将靖西话汉语新借词读音与普通话标准读音进行对比,将靖西话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进行对比,大致推测出靖西人学习普通话在声韵方面的1 6类偏误韦盛杰的《谈河池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主要是对河池人说普通话在声韵调三个方面容易产生的偏误加以辨正,提出河池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这些文章研究的问题比较零散,且多为理论性探讨,缺乏具体指导壮族人学习普通话的实用性对壮族人说普通话存在问题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的系列文章,是韦茂繁发表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上的“五论“ ( 论壮族学习普通话语音的瓶颈的五篇文章) ,这五篇文章从声韵的角度,指出壮族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关于声母,指出塞擦音、送气音、卷舌音、h 、x 、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关于韵母,指出四呼、两个舌尖元音及前后鼻韵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但是存在的问题发掘不够全面,提出的解决方法也相对简单目前对于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唯一能发挥指导作用的是郑作广主编的教材《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广西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 ,但该教材的受众对象是广西的各族人民,故专门针对壮族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阐述、方法介绍、练习材料的选编等均不够详尽目前人们对“地方普通话”语音的研究,在研究的方法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语音学的方法,另一种是音系学的方法音系学以各个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语音的社会功能,从中概括出一般的理论,不大重视语音在生理和物理上的细微差别实验语音学则是用各种实验仪器对语音进行客观的精确分析,不大重视语音的社会功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