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综周末训练2历史试题.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0215749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综周末训练 2 历史试题2014 年 12 月 20 日24、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出的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④从分裂到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26.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 581 年到 12 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27.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处,尽归掌握”。

      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宗法分封制度长期存在 B.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结果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削弱 D.使国家财税改革往往阻力巨大28.《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 )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 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 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29.明清时期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时称“笔榜”)袁枚给某盐商题跋 22 个字,得了 2000 两银子,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开始重视文化修养 B.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C.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30.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提到:“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这段话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31.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中国变化作出的积极反应 B.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 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32.1911 年 12 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广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

      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33.史学界曾有人对 1872~1894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34.19 世纪末,中国部分地区“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说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炳烛里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了A.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35.1922~1923 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影响表中自主订婚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40、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代的欧亚大陆展开了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海洋四通八达,技术与市场、原料与商品、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思想与艺术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各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全球化”的活跃贸易网络,商船扬帆万里;……与此同时,发生在宋朝庞大经济体内部的商业革命则十分有力支撑宋朝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南宋偏安半壁江山,城市化率,科技商业却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郑君之初航海,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郑君之罪也” ;“哥氏之航海,为觅印度也,印度不得达而开新大陆,是过其希望者也……若我国驰骋域外者,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适应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质则然也故郑和之所成就,有明成祖既已踌躇满志者,然则以后虽有无量数之郑和亦若是则已耳!呜呼!此我族之所以久为人下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1904)材料三:“计利当计天下利 ”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演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出现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8 分)(2)材料二中“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指的是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2 分)(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三中习近平提出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这一方案体现了当代中国怎样的外交新理念?(5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

      历史上,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罗马的权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近乎普世的文明19 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力和 20 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了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已经结束,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随着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力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摘编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评析材料中萨缪尔•亨廷顿的观点 (12 分)(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 19 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 20 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6 分)(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9 分)46、(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材料二 国家权力在于国民立法议会;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摘编自《1791 年宪法》 (法国)(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 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5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1791 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10 分)47、 (15 分)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阿德莱·斯蒂文森(1961 年 5 月)材料二 1961 年初, “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曾经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 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七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据专家估算,苏联把国民经济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国防科研生产,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是搞“象牙塔” ,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 ——摘编自《文汇报》(1)材料一中“新的恐惧的阴影”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20 世纪 60 年代的“动荡”有哪些具体变现?(6 分)(2)请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进行评价 (9 分) 48、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慈禧曾表示, “变法乃素志” “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皇上天下财富民强也。

      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材料二 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慈禧传》(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表现?(6 分)(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9 分)文综周末训练 2 历史答案24、A 2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