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吴长敏(教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239950
  • 上传时间:2018-06-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2004 年 12 月 6 日教学重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是重点 教学难点:(1)没收官僚资本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调整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难点 知识结构: 导入:建国初期,资产阶级和国外势力为中共打分:军事 100 分,政治 80 分,经济 0 分那么经过短 短的三年时间,事实证明中共在经济上究竟能得多少分呢?一、形势严峻(国民经济全面崩溃)1、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 思考:请大家阅读 1949 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2、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A、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B、国民政府与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C、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一)国家财政开始好转:(一)国家财政开始好转:1950 年上半年年上半年 1,建立国营经济: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思考:官僚资本的特点是?它形成的标志是?(指“两半”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 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形成标志是 1936 年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完成) ①必要性:民主革命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

      ②方针政策:“原封不动” ,立即恢复生产——民主和生产改革 ③结果和意义: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 础 ④性质:民主革命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 ⑵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2,稳定经济形势: ⑴稳定物价: ①背景:建国初期,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抢购物资,倒卖银元,使物价暴涨 ②措施:“银元之战” (行政手段) ;“米棉之战” (经济手段) ③实质:中共和不法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争夺市场(经济)领导权的斗争 ④结果和意义:结束了长期物价暴涨的局面,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为刚刚建立的国营经济 在全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开辟了道路 思考:人民政府为什么先从“银元“和“米棉“入手呢?为什么说“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意义不下于 淮海之战的意义?⑵统一财经: ①目的: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为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②内容:三个平衡 ③影响:有利于经济初步好转;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二)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二)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1952 年底年底 1,合理调整工商业 思考:私营工商业的性质是什么?对其进行合理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为什么对待私营工商业与 官僚资本的政策不同?①必要性:建国初,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 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将起重要作用。

      ②可能性:民族资产阶级在建国前就与中共合作,私营工商业是比较进步的经济成分;政府建立强 大的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 公私关系——公私兼顾 ③内容: 劳资关系——劳资两利产销关系——以销定产城乡互助 ④实质与目的:在承认资本家私人所有制的条件下,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1、2,大力恢复发展生产: (1)农村:保护;引导;兴修 (2)城市:民主改革;生产改革 三、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1949—1952 年) 思考:阅读《1952 年主要产品产量》表,概括表格反映的历史现象 全面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表现:表现: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帝国主义掠夺帝国主义掠夺原因:原因: 国民政府搜刮国民政府搜刮长期战争破坏长期战争破坏没收官僚资本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开始好转:开始好转:19501950 年上半年年上半年 接收外资企业接收外资企业 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经济形势稳定经济形势措施:措施: 统一财经(三个平衡)统一财经(三个平衡)背景(必要性、可能性)背景(必要性、可能性) 合理调整工商业合理调整工商业 内容内容根本好转:根本好转:19521952 年底年底 实质目的实质目的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完成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城市与农村)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城市与农村) 成果: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成果: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材料阅读』 材料 1: “没收官僚资本,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 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在官僚资 本企业中供职的人员,在人民政府接管以前,均须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资财、机器、图表、帐册、档 案等,听候清点和接管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第三条 1,下列关于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B、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C、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资产的来源不包括: A、国民政府财产 B、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3,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4,毛泽东认为,平抑物价斗争(措施?)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这主要是由于这场斗争: A、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 B、沉重地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 C、利于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开始站稳脚跟 5,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矿企业中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 、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生产技术现代化的实现 7,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方针提出于: A、 、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 《共同纲领》和 1954 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之处是( ) A、规定了国家性质 B、规定了民族政策 C、规定了外交政策 D、规定了过渡时期的方针步骤 9、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是( ) A、 《论联合政府》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共同纲领》 10、50 年代初期,新中国国民经济能够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 ) A、国内社会环境的稳定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的变化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D、人民政府对经济秩序的整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