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端午日精品备课资料苏教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9287055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端午日 语言知识积累【音形积累】【字词】1、难读字词蘸(zhàn)酒 擂(léi)鼓 泅(qiú)水茶峒(dòng) 洞穴(xué) 老鹳(guàn)河2、多音字 huà(计划) pián(便宜) lèi(擂台)划 便 擂huà(划船) biàn(方便) lēi(擂了一拳)3、形近字 戍 shù (戍守) 崇 chóng (崇高) 峒 dòng (茶峒)戊 wū (戊戌) 祟 suì (鬼祟) 桐 tóng (梧桐)4、词语释义蘸: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莫不:没有一个不若干:多少文章指不定量)泅水:浮水不拘:不拘泥,不计较,不限制;不论,不管文中取后义缓促:缓,缓慢;促,急促完事:事情完结教材文体感知【品思题目】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走近作者】沈从文(1902-1988),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研习教材重难点语篇结构分析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争看划船——竟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第1段,描述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赛龙船的欢腾场景这是全文的重点,主要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和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第—个场面,写全茶峒人到河边观看划船第二个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况第三个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

      第2段,记述赛龙船后人们下水追赶、捕捉鸭子的情景第3段,简述划船竞赛和追鸭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时间之久语篇脉络梳理争看赛船 (1)观看赛龙舟的场景 龙舟竞渡端午日 欢庆胜利(2)追赶鸭子的情景(3)竞赛直到天晚重点语段品读1、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品味】第一个“莫不”说的是“妇女、小孩子”,第二个“莫不”说的是“在城里住家的”,第三个“莫不”说的是“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三个“莫不”连用从参与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的角度渲染“全茶峒人”欢度端午的盛况体会】三个“莫不”所说的对象不同,阅读时,注意感受全茶峒人此时的心情,试体会连用之后的效果2、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品味】“直到”、“方能”能让人体验到划船竞赛、竞捕鸭子的精彩热烈,以及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不愿离去的心情体会】直到”、“方能”写竞赛的时间之长,阅读时可以尝试换成其他词语。

      3、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品味】文段动词运用准确,如“划”比“撑”的速度快,且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船上,而“撑”字这个动作明显站在船上再如“挥动”很有节奏感,用这个动词写出带头人的动作符合他的身份特征如果用“摇摆”,幅度则比较大,且没有节奏感体会】好的描写,离不开动词的恰当使用,在选择时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4、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品味】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鼓声的震耳欲聋、场面的人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体会】修辞手法,重在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并且能够学会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内容5、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品味】课文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动作运用了一些准确而生动的动词:持、划、拿、挥动、指挥、敲打、调理这些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等富有特征的动作,表现了赛船场面的热烈气氛体会】描写两船竞赛达到高潮的时候,作者引出了“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联想,催人遐思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对话·争鸣】龙舟竞赛正在进行,两船争夺到了白热化阶段,人们的情绪也达到了顶点,请选择一种人(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观众)神采飞扬地说,说心理,说感受剖析:说之前要能设身处地地进入课文描写的龙舟竞渡的情境,充当其中的一名角色,然后说出自己的联想和:归纳手如果你是一名观众,你将会怎样“呐喊助威”?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员,又将会怎样奋力向前冲?说的时候,要有新意,有激情,不拘一格例:我是岸上的一名观众离终点越来越近,长潭两岸呐喊声,锣鼓声震耳欲聋,我挥动着手臂,放开喉咙使劲地喊着,恨不得跳上船去,助桨手们一臂之力整体感悟鉴赏1、课文剪裁详略得当端午日的民俗可写的很多,像吃粽子、门上插艾草与菖蒲等,课文就没有提及。

      在所写的几种民俗中,又十分讲究详略得宜开首仅用两句话就交代了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这三种习俗,然后着重描写全茶峒人到河边看划船和赶鸭子的竞赛,文末又仅用一句话就简要交代了竞赛“到天晚方能完事”这两项竞赛中,详写龙舟竞渡,略写赶鸭竞赛描写划船竞赛,又着重写划船的人及其精神风貌:占主体地位的桨手、“带头的”指挥员、调理桨节拍的鼓手和锣手,突现奋力争先的拼搏镜头,使读者如历其境,如睹其人,如悦其情,获得享受2、材料安排条理清晰全文总体上按时间顺序来写先写上午1l点钟左右吃过午饭出城看划船,再写赛船过后看追赶鸭子,最后交代这两种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描写看划船,先写赛前准备工作,再写划船赛手的选配和协力,继写龙舟竞渡时观众的呐喊助威,最后写优胜者领赏时的风光;写赛前准备,先倒叙小伙子们“数天以前”在潭中练习进退之事,再插叙赛船“平常时节”的搁放地点,“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这样安排,文路清晰,渐次展开,既突现了重点场景,又给人留下整体印象3、作者注意渲染气氛,突出民乐端午是我国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民众的节日,为了突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课文一开始就用三个“莫不”句展现了人人参与、一个不漏的场景,为下文龙舟竞渡为什么如此吸引人设置了悬念;接着写划船的赛前训练、船只准备和船员结构、分工,进一步设置悬念;待到描写两船竞赛达到高潮,又引出“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联想,催人遐思鼓声冲天、士气高昂的种种景象;税关前领赏和赶鸭子的竞赛,用两个“不拘”的句子再次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人情美。

      4、课文的语言简练明快,留有“空白”全文仅用700字,就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划船竞赛和赶鸭竞赛的生动场面,充分显示了作者自学成才的语言功底写龙舟竞渡到白热化阶段,一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引人遐想,但作者却点到为止,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生发联想写赛船过后的赶鸭竞赛,“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一个“新的花样”、两个“各处”简洁明白,带给读者的却是充分遐想的广阔天地疑难问题探究1、作者以如此浓重的笔墨描写端午日的热闹场面,其目的是什么?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了全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2、湘西的端午节魅力无穷除了文中写到的赛龙舟、用雄黄蘸酒画王字之外,你的家乡还有哪些习俗呢?你喜欢哪些习俗?为什么?问问长者,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端午节的习俗大致有挂香袋、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吃粽子、接女归宁(这一天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娘家)、采百草、系五彩线、做把门猴、染指甲、踏青……各地往往不一我们的感受也因人而异,了解、关心、参与有关民俗活动,并学会传情达意。

      3、如何感受传统节日所体现的价值?端午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另两种为春节、中秋节)之一课文提及端午日的三种习俗:用雄黄蘸酒在额角上画了个王字、划船竞渡和追赶鸭子,写了欢度节日的“全茶峒”人:妇女、小孩子、军官、税官、有身份的人、划船的人、呐喊助威的人,好事的巨人、善于泅水的军民等阅读本文,我们不仅要了解端午民俗,丰富生活经验,更要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先、合作、爱国、爱民的精神课外合作探究1、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20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提示:我们觉得韩国把“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无形遗产”,说明他们很重视自己的节日,而且还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来了解这个节日。

      我们国家传统节日也很多,而且不同的民族节日习俗也不一样,有些比韩国的更热闹,更有特色,他们能申报“世界无形遗产”,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我们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日,韩国都知道要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而我们扔下自己的民族传统,去过西方人的“洋节”,岂不是让人家耻笑吗?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无论是美丽的故事传说,还是热闹的民风民俗,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怎样对待西方文化,相信今天的讨论会引起大家更深层次的思考Ž 开拓学习新视野品味语言之美含英咀华●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 秀《端午》●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五月五日》●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午日观竞渡》●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妙语珍藏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