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槽一地的毕业论文,何去何从有感.doc
3页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及其团队进行了 3 年多专题研究后,日前披露,中国买卖论文已形成产业,2009 年规模达 10 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 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 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论文买卖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及其团队进行了 3 年多专题研究后,日前披露,中国买卖论文已形成产业,2009 年规模达 10 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 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 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私下进行的论文交易,产业规模能否详察我们不得而知,通过“与非法论文中介网站 交流”和“网络搜索引擎方法统计”得出的数据是否科学也有待验证但数字夸张与否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丝毫不影响论文买卖、抄袭现状的触目惊心2009 年 6 月份,武汉就曾查处了一家论文代写公司,发现其“枪手”遍布 10 余省份, “业务”触角之广让人瞠目结舌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 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买卖产业年规模达 10 亿,真是触目惊心!这组数字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冠以学术名义的精神产品,俱为假冒伪劣。
媒体披露的论文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前不久才披露了井冈山大学两个化学讲师论文造假,接着又披露另外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学者,短短几年时间在一份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249 篇,都是抄袭的近年来,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教授博导到院长、校长、院士,论文造假、学术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此起彼伏,以至于“不搭院士身份,抄袭难成新闻” 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的背后,是甚嚣尘上的普遍性学术浮躁,大学动不动都争创“世界一流”了,区区几篇论文“偷梁换柱” 、 “移花接木”又算得了什么不管“评”什么,记者教师评职称以及业绩考核等等,都要论文,并且要在国家正式刊物发表的论文论文哪里来,明码标价,只要出钱,不用你动手写一个字,一切搞定显然,论文买卖、抄袭之类学术浮躁之风的背后,是海量的“论文需求” 根据沈副教授提供的数据,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 248 万篇,而身负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1180 万排除部分人员并非每年必须发表的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论文发表需求如此供不应求,也难怪很多学术期刊明码标价、守“刊”待“钱”了看来,我们的学术评价体制得改改了是当前有病毒的学术评价机制,把一些教师、学者、教授逼成了“论文机器” 。
强大的“论文压力”下,自然就会低水平重复出版,制造文字垃圾论文买卖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 248 万篇,而背有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 1180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昨日向本报披露,滥下论文指示,导致了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等种种乱象沈阳和他的团队开展了 3 年多的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专题研究昨日,沈阳拿出其中一组数据:中国现有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约 9468 种;查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可知,中国国内 2008 年发表于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约有 248 万篇另一组数据是:中国每年有 100 万高校教师、约 100 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 30 万科学研究人员、500 万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 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以上卫生行业技术人员有论文发表需求,合计超过 1180 万人排除部分人员非每年必须发表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发表需求,却注定没有机会这数百万人中,相当比例迫于毕业、评职称期限临近,具有刚性的论文发表需求,只能求助于网上或网下的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解决研究表明,包括非法期刊在内,中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 年规模达 10 亿元。
沈阳说,明知期刊容量有限,全国大大小小的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为何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甚至普通职员下达严苛的论文发表指标惧于反剽窃软件转而购买论文全国论文买卖去年销售额近 10 亿买卖论文市场分为高额赢利性版面费市场、非法学术期刊市场、代写论文市场、代发论文市场、论文荣誉市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昨日介绍,为研究,他们与非法论文中介网站 交流,同时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方法统计2008 年 6 月 2 日,互联网上中文仅“代写论文”一个关键词搜索量超过 3.5 万次,这是他的研究团队近年网络监控该数据的峰值代写论文市场最火爆的时候,为何与大学生临近毕业离校几乎同期,沈阳分析,代写市场的买家中,高校本科、专科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卖家及枪手很多是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庞大的本科、专科生买家群体因论文只需提交校方审核答辩,无须发表,因而没算进1180 万有论文发表需求队伍但他们无疑是买卖论文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反剽窃软件今年上半年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抄袭论文风险大增抑制剽窃论文行为的同时,客观上带来更多买家寻求论文代写中介,或直接联系枪手买论文。
同时,论文代写市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如中介和枪手们承诺论文质量有保障,还保证论文具有原创性,不会被反剽窃软件测出,这些都助推了 2009 年论文代写市场的活跃再看看论文代发市场这里,不仅非法期刊代发买家提交的论文;只要付费,大批正规学术期刊也发表买家从非法网站、中介、枪手处买来的论文由于论文代发市场营销模式更便利,他们赢得更多回头客论文荣誉市场更是令人瞠目花上 800 元人民币或更多,卖方能为买方提供论文的国家级评奖(这些评奖大部分都是虚假评价,包括盖章的评审鉴定和奖状证书沈阳介绍,据他的研究团队统计估算,2007 年中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 1.8 亿元;到 2009 年,其规模已膨胀 5.5 倍,论文买卖的销售额近 10 亿元论文买卖作者不少来自重点大学根据沈阳的研究团队网上调查和实地走访,他们总结出虚假期刊具有以下特征:内容庞杂,行文不规范,如英文译名不准确等;在形式上,期刊较厚,字体超小,不宜阅读,没有广告正规杂志为弥补收入不足,会有适当的广告;而非法期刊为掩人耳目,一般不拉广告据分析,平均每一本这样的期刊刊载 169 篇论文从 169 名论文第一作者分布看,高校是主动或被动上当受骗的“重灾区” 。
统计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发现,不少来自国内重点大学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 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 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虚假期刊厚度平均为 256 页以 1 个页面收费 300 元计算,整本期刊可收费 76800 元为使利润最大化,不法分子还进行论文评奖,要求用户附上数百元以参加论文评奖;此部分收入大约每期可增加 5000 元左右扣除成本,1 期杂志利润为 60040 元;如果 1 年印 12期,当年利润约为 72 万元这些非法期刊凑够论文就开印有些非法期刊社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却能同时印刷十几种非法学术期刊,所牟取的非法年利润超过 700 万元经手工统计发现,获奖者遍及全国各地;各地教育机构都以获奖为荣,并未细查期刊真假1 本非法期刊就有如此多的返回结果和社会影响,可见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对当今中国的数字出版和学术秩序已构成很大威胁论文买卖“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经济术语会和论文买卖联系在一起但当你看到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家论文买卖公司与 200 多家期刊编辑人员有直接联系、雇用着 80 多名枪手、年利润数百万元的消息时,你会发现,现在的论文买卖确实开始“产业化”了。
2010 年 1 月,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2007 年中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 1.8 亿元;到 2009 年,论文买卖销售额近 10 亿元,规模膨胀 5.5 倍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 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仅 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2008 年 6 月 2 日,互联网上中文仅“代写论文”一个关键词搜索量就超过 3.5 万次只会多,不会少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刊杂志编辑举例说,当下一本每年 12 期的杂志,其年收入不会仅靠这 12 期,还有很多增刊,以及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都会出的特刊,都可以创收, “一年究竟出了多少期,只有社里知道 ”目前的学术评价及激励机制,通常以论文和著作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于是通过量化,复杂的学术评价变得简单快捷这种评价制度在实行初期,激励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当学术与学者身价、收入直接挂钩,学术评价成为高校社会地位及调节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依据时,学术评价的功利性、短视性和种种偏颇便随之产生,致使不少学术研究忽视质量,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机制忽略了中国现阶段论文发表“僧多粥少”的现状沈阳副教授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共计 9468 种;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 248 万篇,但全国每年约有 l00 万高校教师、l00 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 30 万科学研究人员以及超过 500 万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 万卫生行业技术人员,合计超过 1180 万人,都有论文发表需求。
排除部分非每年必发论文的人员外,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发表需求这数百万人中,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选择求助于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不健全的学术评价体制,不但为学术不端者找到了最佳借口,甚至会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真正有水平的论文难以发表而被埋没,名利双收的假学者逐渐“淘汰”严于律己的真人才有人担心,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恶性循环,会让整个学术界面临崩溃面对“堕落”的学风,相关部门试图通过推行反剽窃软件来遏制歪风邪气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剽窃之风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措施促使买家开始寻求论文代写中介,或直接联系“枪手”买论文加上论文代写市场提供的便捷服务,还保证质量和原创性,更是助推了 2009 年论文买卖市场的活跃同样助推论文买卖市场的,还有“宽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动辄六年才能让研究生毕业不同,中国的硕士、博士一般只需三年左右时间就能毕业,而且如果达到规定的论文发表指标并完成毕业论文,即使你一本书没读过,同样可以毕业但严格的论文发表要求,又使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发表论文,这就导致了“关系论文” 、“金券论文” (通过缴纳高价购买论文发表权——编者注)或买卖论文现象的产生。
日前,EI 宣布从 2015 年起,不再收录印度出版的生物工程技术期刊 BIJ,原因是其 2014年收录了与生物技术无关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大部分来源于中国2015 年,世界上最著名的文献数据库之一、工程索引数据库 EI(The Engineering Index)宣布,从 2015 年起不再收录一本印度出版的生物工程类学术期刊Biotechnology: an Indian Journal(《生物技术:印度杂志》 ,简称 BIJ) 然而,这本印度学术期刊的被取消收录,伤害的却是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声誉EI 数据库母公司、世界著名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表示,取消收录 BIJ 的主要原因,是其 2014 年收录文章的质量大幅下降,部分被收录的文章内容甚至与生物技术无关,而这些文章大部分来源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