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考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9页人教版初二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考题1、选择题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B. 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C.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 B 【解析】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确; 凹透镜不能对实物成实像,故A错误; 凸透镜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要使底片感光,必须成实像,因为虚像不能使底片感光,故D错误; 故选B2、选择题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 缩小的倒立实像 B. 放大的正立实像 C. 缩小的正立实像 D. 缩小的倒立虚像 【答案】 A 【解析】 试题用照相机照相时是采用了哪一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并且是如何成像的.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故选A.3、选择题如图甲所示,是王爷爷的小孙女,王爷爷用照相机给她照相时在胶片上得到的像是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照相机照相时,在胶片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如图所示,D是正确的 故选:D4、选择题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和凸透镜(焦距为f)的距离应A. 大于2f B. 等于2f C. 在大于f小于2f的范围内 D. 小于f 【答案】 C 【解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幻灯片相等于物体,屏幕相等于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物距应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所以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f,小于2f 故选:C5、选择题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 B.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 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 D. 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答案】 B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和实像的特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综上所述,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所以实像和虚像不可能都放大或缩小,而且实像看得见,虚像也看得见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6、选择题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作A. 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B. 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C. 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D. 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答案】 B 【解析】 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尽管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露珠是一个凸透镜,露珠看叶脉跟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故选:B7、选择题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答案】 D 【解析】 A中的潜望镜,B中的平面镜都成的是等大的虚像;C中的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中的幻灯机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D8、选择题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 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楚 B. 适当旋转B,可在A上得到正立的像 C. 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窗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 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窗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答案】 C 【解析】 在本题的模型照相机中在纸筒B的右端为凸透镜,纸筒A的左端的半透明纸就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在半透明纸上所看到的就是凸透镜前方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生成的像 A、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应该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而不是眼睛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故A错误; B、模型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适当旋转B,可在A上得到倒立的像,故B错误; CD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9、选择题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B 【解析】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大小有关,当焦距一定,物距不同时则成不同的像。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根据被摄者和摄影者之间距离的变化,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分析正确的调节方法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则相当于物距变大,被摄者的像将变小,其对应的像距也变小,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缩小,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 故选:B10、选择题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 C.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 D.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片来进行矫正,故B错;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故C错;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故D正确;应选D11、填空题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呈现像的屏幕离透镜的距离比投影片离镜头的距离___,像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答案】 凸 远倒立放大实 【解析】 (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来工作的,胶片、镜头、银幕分别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蜡烛、凸透镜、光屏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银幕相当于光屏,胶片相当于蜡烛;凸透镜成像时,物距2f>u>f,像距v>f,所以呈现像的屏幕离透镜的距离比投影片离镜头的距离大,银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远;倒立;放大;实12、填空题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答案】 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能 【解析】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要使看到的昆虫的像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昆虫远些;镜片掉了一小块,但其形状未变化,其它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像. 故答案为: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能.13、填空题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____侧,成虚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___侧。
答案】 实虚两同 【解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2)从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进行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光斑,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呈接不到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两侧,成虚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同侧 故答案为:实;虚;两;同14、填空题下列几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电影银幕上成像、④放大镜中正立的像,其中属实像的有_____,属虚像的有______均选填序号)【答案】 ①③ ②④ 【解析】 (1)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能成倒立的实像 (2)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③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④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③;属于虚像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15、填空题清晨,草叶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时露珠好像一个_____,形成了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答案】 凸透镜正立放大虚 【解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露珠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此题中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实际大 故答案为:凸透镜; 正立; 放大;虚16、填空题如图所示漫画中,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请你根据照相机成像特点判断,像A处和像B处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的哪个像:A___;B___答案】 凸透镜 乙 丁 【解析】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由此可以判断A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女孩的像;B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男的像 故答案为: (1). 凸透镜 (2). 乙 (3). 丁17、综合题烛焰上的发光点A发出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点A(如图所示)1)小营判断:A是发光点A的实像,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 (2)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