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治疗与其他常见给氧方法的分析与比较.docx
3页高压氧治疗与其他常见给氧方法的分析与比较李矗 胡世莲严光 葛要武 欧阳爱群缺氧是很多疾病共有的病理基础,临床上活血化瘀、扩血管、降低血液黏度的主要目的是解 决组织缺氧问题由于氧疗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加上氧疗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且易于被人接受, 因而各种直接给氧的方式应运而生给氧途径也不尽相同,包括吸入法供氧,如高压氧、常 压氧、呼吸机机械通气、鼻塞或鼻导管吸氧、家用制氧机、氧吧等;血液疗法给氧,如光量 子自血回输疗法、血磁疗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等;输液法给氧,如药物给氧剂、高氧医用 液体等方式本文对临床或社会上常见的供氧方式进行供氧原理分析,并计算其氧分压和供 氧量,然后与高压氧进行比较一、输液法给氧1.药物输液法给氧剂:以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为例进行分析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商品 名有立速氧、因必舒等,为注射用内给氧剂,注入体内后能被分解出过氧化氢,经过氧化氢 酶催化释放出氧'1 J过氧化碳酰胺的分子式为CH4N20・H202,相对分子质量94. 07, 2 分子CH4NH: 0:可分解出1分子0:通过计算可知,1支1 g的CHo N: O・H: 0:完 全分解时可释放0.17g氧气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需耗氧250 ml,氧气的密度为1.429g /L, 250ml氧气约0. 36 g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g。
也就是说,1在体内完全释放出的氧还 不够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消耗30 so 0. 2MPa高压氧治疗吸纯氧时,呼吸1次肺泡的换气量 约350ml(潮气量500ml 一无效腔150m1), 0. 2MPa时氧气的密度比常压下增加1倍,故呼 吸1次进入肺泡的氧气约1. 0g,是1 MPa高g过氧化碳酰胺完全分解释放氧气的6倍0. 2 压氧治疗时,血红蛋白处于饱和状态,每100 ml血液中物理溶解氧可达4. 2ml若按每搏 输出量70ml、心率750( / mtn计则左、右心室的每分钟输出量均约5250 ml(70ml /次X75 次min)由此可见,0. 2MPa高压氧治疗时每分钟仅进入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就可达220 ml, 合0. 315g,相当于静脉给药2min后g过氧化碳酰胺所释放的氧过氧化碳酰胺静滴30MPa 高压氧治疗动脉血氧分压(PaO,)可升高1. 4kPa…,0. 2kPa时动脉血PaO,可达186. 2kPa, 升高了 184. 82. 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旧J:根据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说明书描述,该治疗仪主要用于对 输液的溶氧活化,经处理后的高氧液体氧分压达到80—100 kPa,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 缺血缺氧症。
根据血氧分压(PO:)计算,37°C时以物理状态溶解的氧,每0. 003ml可产生 0. 133kPa(1 Hg)的氧分压37C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 024,与在全血中的溶解 度 0. 023 相当输液中已溶入非挥发性物质(如氯化钠),占据了一定的液体分子间隙,故 氧气的溶解度降低,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1 个大气压下,氧气在水中溶解饱和时其氧分压 为101kPao也就是说,20_C时氧分压为100高氧液中最多可溶解3. 1 ml氧气故500ml 氧分压为100kPa高氧液中最多可溶解15. 5ml氧气,约0. 022g,成人静 息状态下每分钟耗氧量约0. 36 ml氧分压为g,说明1kPa的高氧液中所含的氧还不够一个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消耗4 S正常情况下,成人呼吸空气时,动脉血的氧分压只有13. 3 kPa(100 ml Hg) 100ml动脉血中 的物理溶解氧只有0. 3 ml,血液运输氧的主要形式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每克 血红蛋白可结合1. 36ml氧气人血红蛋白以14 g计算,则每100ml血液的血红蛋白可结 合氧气约19 ml(1. 36ml/gX 14ml/min, 5250ml动脉血中物。
成人心输出量约5250 理溶解的氧约16 ml,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约1000ml,静脉血氧饱和度以70%计,则每分 钟动脉血中结合氧约可释放出300ml,能够满足机体每分钟消耗氧气250 ml的需求0. 2MPa高压氧治疗时,100ml动脉血中血浆溶解氧为4. 2ml,每分钟仅由血浆带人体内的物 理溶解氧为220ml动脉血中物理(0. 315g); 0. 25MPa高压氧治疗时,100ml(0 g),溶解氧 为5. 3ml,每分钟由血浆带人体内的氧为278仅血浆中物理溶解氧即可满足机体每分钟消 耗氧气250ml(o. 36g)的需求二、 血液疗法1. 自血光量子疗法'3J:自血光量子疗法是指将自身静脉血或同型新鲜血,在体外经紫外 线照射充氧后再从静脉输回体内方法: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200 ml(按 3ml / kg) 无菌抗凝袋内,置于光量子血疗仪石英玻璃器皿内,进行10个生物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同 时以5 L / min流量充氧15min,立即经静脉回输给患者紫外线照射不能进一步增加血红 蛋白的携氧能力,抽取的静脉血本身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按 70%算,体外经处理后氧合血红 蛋白饱和度按100%算,血氧饱和度达到100%时,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氧约19 ml,比血氧饱和度70%的静脉血增加约5. 7ml结合氧。
故处理后2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结 合氧增加11. 4 ml370C时,氧气在全血中溶解度为0. 023,故抽取的200ml静脉血中, 最多可溶解4. 6ml氧即使处理前静脉血中物理溶解氧忽略不计,200 sml血液处理后总携 氧量才增加16 ml,仅相当于机体4的耗氧量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搏输出量一般约70 ml, 200ml血液相当于心脏收缩3次的射血量0. 2 MPa高压氧治疗吸纯氧时每100ml血液 中物理溶解氧可达4. 2ml,若静脉血中物理溶解氧忽略不计,心脏收缩3次的射血量中物 理溶解氧增加8. 4ml(370C时);血红蛋白结合氧增加与体外一致,约11ml0. 2MPa高压 氧治疗时,心脏收缩3次的射血中氧增加约20ml也就是说,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1次, 抽取自身20静脉血处理后回输使机体所增加的氧还没有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心脏收缩3次 的时间内所进入血液中的氧多2. 磁疗法"J:类似于自血光量子疗法,每次抽取患者静脉血150〜200ml于特制容器内, 再置于“血液磁极化治疗机”内进行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磁光裂解及离子氧激活等程 序处理,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脂类、胆固醇、衰老及死亡的红细 胞等有害物质作用,俗称“洗血”,其供氧量与自血光量子疗法相同。
3•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J: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手段,是应用体 外设备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肺、心功能,支持生命以争取心、肺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的机会, 可持续维持生命7—15 d该技术复杂,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不是常见的给氧方法, 本文不作讨论三、 吸入法供氧1. 面(头)罩、呼吸机、鼻塞或鼻导管吸氧:患者戴面罩或头罩吸纯氧是很多医院高压氧科 对(暂)不宜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所采用的一种常压氧疗方法^呼吸机、鼻塞或鼻导管 吸氧是临床上常用的氧疗方法,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因此,面(头)罩、鼻 塞或鼻导管氧的氧浓度可达30%〜, 100%2. 家用制氧机、氧吧等:家用制氧机制氧浓度为(30 土 2)%,社会上的“氧吧”多为在室 内混合一定浓度的氧,这些浓度低于30%的氧不但无治疗价值,且因为环境氧浓度增 高易产生火灾3. 天然“氧吧”:人们通常将森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称为天然“氧吧”其实,虽然绿色植 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释放出氧气,但由于森林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其氧浓度 与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差异,从供氧的角度来说无任何实际意义,但森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 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空气负离子具有一定保健作用,另外,清新的空气有利于体内有毒 气体的排除。
以清除体内的一氧化碳为例,常压下吸空气碳时氧血红蛋白的半衰期为 320 min" J, 4个半衰期约需1间,可排除体内93. 75%的一氧化碳0. 2MPa下吸纯氧其半衰期约20 min,治疗1次相当于4个半衰期,可排除体内93%以上的一氧化碳,并且可 氧化体内因缺氧产生的乳酸等代谢性毒素由此可见,0. 2 MPa高压氧治疗1次的解毒、 排毒效果优于在清新的空气中暴露1 d四、讨论 本文主要对临床和日常常见的各种给氧方式进行了供氧原理分析和计算,通过分析可以看 出,血液疗法和输液给氧法在增加血氧含量、血氧分压等方面与高压氧相比都有差异输液 法给氧和血液疗法给氧单次治疗费用均高于单次高压氧治疗,单次治疗时间也与高压氧治疗 相当临床上的吸入供氧法中患者通过吸人高于空气中氧分压的氧气,可提高肺泡内的氧分 压,增加血氧饱和度,达到改善组织缺氧的目的,但与高压氧相比,无论是血氧张力、物理 溶解氧、血氧弥散距离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氧吧、家用制氧机和天然“氧吧”从供氧的角 度来说基本无治疗价值另外,临床上使用扩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变血流的药物主要目的 也是改善供血供氧,不属于直接给氧,未纳入本文讨论范畴。
由此可见,高压氧治疗时患者 动脉血氧分压增加10多倍,血氧含量、组织氧含量和氧贮备大幅增加,组织内毛细血管血 氧弥散半径增加数倍,通过高分压的物理溶解氧在无需耗能的情况下直接向组织弥散,可迅 速改善病灶组织的缺氧状态,是目前最安全、最经济、最确定的供氧方式,是任何其他给氧 方法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参考文献河北天成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 WS 一10001. (HD-0619)-2002. 84-8唐小林,邓艳玲,李世胜,等.高氧医用液在高位硬膜外麻醉心中低张性缺氧的应用.第四 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2003, 25:204-206.罗蔓琳,周慧盈,金莉,等.自血光量子回输与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疗效比较.云南医 药, 2003, 24:479. 480.高贤友,刁继红,董君,等.血磁疗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康复,2002, 6:740.谢钢,宁哗,蒋崇慧,等.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 14:136—139.辅皋鸣.常压氧与高压氧的区别.中国医学装备, 2005, 2:32.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等.常压氧疗法的临床应用.重庆医学. 2005. 34:651—652. 刘青乐.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杨益,吴嗣洪,陶恒沂,等.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