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语(摘抄君子与小人)2500字.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7573036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8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语(摘抄君子与小人)2500字    (摘抄君子与小人 《论语》 摘抄君子与小人) 论语》 摘抄君子与小人)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 2、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注: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注: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 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

      不按正道去讨他 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9、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注: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注: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 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1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 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14、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15、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注: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1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注: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1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1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0、君子贞而不谅 注: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2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注: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 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 是有害的 22、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注: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 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2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2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2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注: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2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注:你只要以善来治政,百姓自然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 就跟着向哪边倒摘抄君子与小人 《论语》 摘抄君子与小人) 论语》 摘抄君子与小人)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9、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0、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4、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5、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1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君子贞而不谅 2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22、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2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2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摘抄:马千千第二篇:论语之君子 2500字论语之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讷(不是恼)ne四声: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话里的赤说的是公西赤.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阁下笑话他言论,指摘他的行为,敢问这(公西赤)都算小(国相)的话,那谁能超过他呢?此句意在点醒他人不要因为出身而随意贬低别人的才华.“君子不器”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正解:“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问怎样做才能称得上君子孔子说:“做一个君子,从内心来讲,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司马牛说:“一个人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就可以说是他已经达到了?君子?的境界了?”孔子说:“自我反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有什么忧愁,又有什么恐惧?”“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

      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则自责,二则勉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 ,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 ,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 ,大夫之意也《汉书·杨恽传引用作:“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董氏说的正是“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后人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常常引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执政者心中常想的是怎么以法治国,小民们心中想的是怎样生存下去,怎样谋利,怎么得到更多的实惠什么意思?就是说对待老百姓,要满足他们在财富上的需求,方便他们在器物上应用,鼓励他们发家致富,告诉他们犯法的危害,不要触犯刑律,这样老百姓就会闷头发财,害怕法律的威严了,如此下去国家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君子和而不同”:“和”就是不争,合得来,自己的感觉:每个人对待事物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为一些事情去和别人争辩,也没有必要因为别人不认同自己的观点而不悦,在一块不错的朋友更是这样,不要因为别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而弄矛盾说白了-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绝对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易事而难说也”道,指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说之以道”,就是指在做事的时候,要按照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去做,才能得到君子的赞可,也才能取悦他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出自《论语 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关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宋朝的朱熹曾经有过一个解释,他认为这句话是“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如上文所谓“孝弟”,就是“为仁之本”,君子着力于此,根本确立,那么仁道就此而生了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个形象来解决这个疑难!但是,谁是君子呢?为什么是君子呢?在孔子那里,我们将知道“君子”那是作为学习的例子(examplary person,如同安乐哲在《<论语>的哲学诠释》中的英文翻译给我们的启发)!在孔子时代,君子一方面可以是实指的所谓的先进的“今之君子”;另一方面也是虚指:并无明确具体指谓孔子就曾经以君子作为一个主导形象:《论语·述而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的出现是孔子面对礼乐崩坏而提出的一个范型式的生命样式(请参看张岩在《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中更加丰富的分析)但是,对于当今的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例子式的存在?也许,我们首先要思考何谓“例子”本身?君子的古写与“诗人”的“诗”、“尹”相关,而且都与法度有关,在字意上(参看很多学者对《诗经》的文化研究),诗的半边是手持什么东西,作为法度,作为制度的掌控。

      尹和君子在文字发生上也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