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真题精选附答案.doc
23页模拟考试试卷模拟考试试卷 B B 卷含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卷含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真题精选附答案育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维持和巩固高校师生道德关系是靠()A.成就感和义务感 B.责任感和义务感 C.是非感和义务感 D.亲近感和责任感【答案】B 2、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A.操纵学生 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监督学生【答案】C 3、中世纪欧洲大学中影响巨大的样板学校是()A.巴黎大学 B.威斯康星大学 C.东京大学 D.达勒姆大学【答案】A 4、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A.教育性 B.组织性 C.合法性 D.自主性【答案】C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答案】C 6、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答案】A 7、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答案】B 8、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激励教师勤奋工作 B.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 C.提升教师学历 D.提高教师待遇【答案】A 9、高等教育的“大专业模式”通常对应()A.函授教育 B.通才教育 C.英才教育 D.专才教育【答案】B 10、根据专业学科的二级学科,按水平层次划分为若干类,再根据不同学科点的现状、发展趋势配置不同数量的高、中、初各级岗位这种方法属于()A.学科法 B.任务法 C.结构法 D.整体法【答案】A 11、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中世纪的西欧 D.古希腊【答案】C 1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答案】B 13、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A.学年制 B.学分制 C.学年学分制 D.计划学分制【答案】B 14、高等教育的“大专业模式”通常对应()A.函授教育 B.通才教育 C.英才教育 D.专才教育【答案】B 15、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A 16、根据层次构成可将课程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B.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D.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答案】D 17、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活动课时制 B.特朗普制 C.开放课堂 D.个别教学【答案】B 18、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基础性 B.专业性 C.人文性 D.科学性【答案】B 19、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A.客体 B.主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答案】B 20、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个体性 D.群体性【答案】A 21、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A 22、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A.苏格拉底 B.费希特 C.洪堡 D.范海斯【答案】B 23、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 B.欧洲大陆模式 C.英国模式 D.日本模式【答案】B 24、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A.中央集权制 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答案】B 25、最早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引入教学领域的学者是()A.布鲁纳 B.斯金纳 C.布卢姆 D.奥苏伯尔【答案】C 26、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 B.市场的力量较强 C.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 D.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答案】A 27、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时期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答案】A 28、大学(university)的历史长达()A.大约一万年 B.大约一千年 C.大约五百年 D.一百多年【答案】B 29、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般认为是()A.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排斥 B.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独立的部分 C.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 D.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答案】D 30、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A.自我表现 B.学科内容 C.学生反应 D.物理环境【答案】A 31、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D 32、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A.高校 B.政府和高校 C.政府 D.市场【答案】D 33、根据专业学科的二级学科,按水平层次划分为若干类,再根据不同学科点的现状、发展趋势配置不同数量的高、中、初各级岗位这种方法属于()A.学科法 B.任务法 C.结构法 D.整体法【答案】A 34、对我国近百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大的国家是()A.意大利和法国 B.日本和印度 C.日本、德国、美国和前苏联 D.英国和法国【答案】C 35、为替代“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国际组织有时采用的概念有()A.中学后教育和成人教育 B.第三级教育和中学后教育 C.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D.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答案】B 36、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 世纪 70 年代起源于()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中国【答案】A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答案】D 3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 B.重点和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答案】D 39、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A.主要目的 B.最高目的 C.主要目标 D.最高目标【答案】B 40、()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A.专才教育 B.通才教育 C.自由教育 D.高等教育【答案】B 41、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纪律,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A.生产劳动 B.参观考察 C.智力扶贫 D.社会调查【答案】A 42、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不包括()A.专科教育 B.本科教育 C.研究生教育 D.博士后教育【答案】D 43、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A.培养途径 B.教师 C.培养目标 D.学生【答案】C 44、1968 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体现了()A.法治化 B.终身化 C.国际化 D.民主化【答案】D 4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 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答案】C 46、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手段先进【答案】D 4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的性质。
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文化【答案】A 4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答案】B 49、()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泰勒 D.施瓦布【答案】A 50、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群体教学 D.班级教学【答案】D 多选题(共多选题(共 2020 题)题)1、高校培养目标的评价作用包括()A.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的发展方向起着一种制约作用 B.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 C.高校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D.高校培养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答案】CD 2、按照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是()A.教学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服务者角色 E.创业者角色【答案】ABD 3、大学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等方面A.传授知识 B.思想道德教育 C.科学研究 D.技术开发确认答案【答案】AB 4、我国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教学工作 B.科学研究 C.社会实践 D.课外活动确认答案【答案】ABC 5、我国高校课程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有()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方案 E.课程目标【答案】ABC 6、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决定高等教育的性质 B.奠定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C.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促进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确认答案【答案】BCD 7、案例教学的优点是()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ABCD 8、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类型和方式主要有()A.教学性服务 B.科研性服务 C.综合性服务 D.社会性服务 E.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答案】ABC 9、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A.专门性与高深性 B.服务性与伦理性 C.教育性与组织性 D.合法性与自主性 E.他律性与发展性【答案】ABCD 10、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哪些策略()A.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理解和尊重学生 C.对学生放任管理 D.提高自我修养,健全自身人格【答案】ABD 11、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有()。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 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E.加大投入和创新管理机制【答案】ABCD 12、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答案】AD 13、哈佛大学心理学斯登伯格(Sternberg)认为,优秀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存在以下哪些判别特征()A.知识的差别 B.效率的差别 C.态度的差别 D.洞察力的差别【答案】ABD 14、关于讲授法的缺点,叙述正确的有()A.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 B.不利于课堂的管理 C.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所学知识 D.记忆效果差,尤其是时间较长的讲授课【答案】ACD 15、多媒体课件按功能主要可以分成()A.讲授模式 B.自学模式 C.讨论模式 D.实验模式【答案】ABC 16、高校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的、正确的人生发展观,需要做到以下观念的转变()A.发展观的转变 B.学习观的转变 C.就业观的转变 D.择业观的转变【答案】ABCD 17、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A.专门性与高深性 B.服务性与伦理性 C.教育性与组织性 D.合法性与自主性 E.他律性与发展性【答案】ABCD 18、我国高校课程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有()。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方案 E.课程目标【答案】ABC 19、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A.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