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基本权利10.docx
5页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泉州九中 叶连发【授课时间】2018年5月17日上午第3节【授课班级】泉州九中初二9一、核心素养:法治意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四、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2.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3.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六、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难点: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七、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考考你:基本权利知多少阅读课本P32案例——小云一家的生活他们享有哪些权利?1.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2.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3.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4.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二)新课讲授环节一: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问: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理由?分别是:外国人、小学生、农民工、少数民族、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小结:政治自由 展示图片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案例:现在网络直播很火,小云觉得新鲜,于是周末在家她也点开了网络直播一些主播在视频中以说唱的方式描述吸毒后的感受小云的疑惑: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吗?小结:公民的政治自由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自由只能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或制裁政治自由≠绝对自由小结:监督权 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环节二小结: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内容: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内涵: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① 非法拘禁② 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③ 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小结: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小结:住宅不受侵犯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小结: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察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强调: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环节三小结:财产权意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展示图片案例,进一步理解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处分这四个权利引入案例:P37探究与分享,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知识拓展:解读财产所有权小结:劳动权意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强调: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小结:受教育权内涵: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意义(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实现(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强调: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展示图片案例,国家采取的对教育的保障政策小结:文化权利内容: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化艺术创造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实现(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文化、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工作,并以鼓励和帮助环节四小结课堂板书设计课堂训练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