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共5页).docx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运动训练学 》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选修总 学 时:32 学 分: 2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解剖学 后续课程: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执 笔 人:李广文 审 核 人:一、课程目标(一)理解基本训练原理与方法(二)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三)有较强的训练指导实践能力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动作模拟、新媒体沟通学习三、教材和参考用书(一)使用教材:《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二)参考用书:其他版本《运动训练学》四、实践、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五、考试、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本门课满分为100分,考察方式采用题库闭卷考试,作业成绩占30%,考勤10%二)考核要求:1.要布置和检查各章节的思考题,作业题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2.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 运动训练学导论(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以关键名词为逻辑的整个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教学具体内容] 运动训练、训练学、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构成要素第一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2学时)第二节 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1学时) 第三节 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1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2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竞技能力三大规律、训练原则体系[教学具体内容] 规律、训练原则的历史演变、四大协同原则的释义、科学基础、训练要点第一节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表现的基本规律(1学时)第二节 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0.5学时) 第三节 第三、四、五、六节:四大训练原则(0.5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三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训练(8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体能与技能的训练[教学具体内容] 体能之力量、速度、耐力等的训练方法,技术的训练方法手段。
第一节 体能与训练(4学时)第二节 技能与训练(4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四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训练(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战术、心理、知识能力的提高与训练[教学具体内容] 战术、心理、知识能力的提高与训练第一节 战术能力与训练(2学时)第二节 心理能力与训练(1学时) 第三节 知识能力与培养(1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两类训练方法[教学具体内容] 3种系统性训练方法、8种基本训练方法、常用训练手段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概论(1学时)第二节 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1学时) 第三节 基本训练方法(操作性训练方法)(1学时)第四节 运动训练常用手段(1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六章 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负荷、负荷设计[教学具体内容] 负荷、设计基础安排、监控、评定、项群特征第一节运动负荷概述(0.5学时)第二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0.5学时) 第三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和安排(1学时)第四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1学时) 第五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项群特征(1学时)[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七章 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4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运动训练过程[教学具体内容] 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调控第一节 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2学时)第二节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学时) 第三节 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1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第八章 教练员职责与训练行为(2学时)[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认真听讲,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 执教与执教行为[教学具体内容] 认知、执教、具备的知识能力、领导行为第一节教练员的认知(0.5学时)第二节 教练员的执教(0.5学时) 第三节 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0.5学时)第四节 教练员的领导行为(0.5学时) [课堂训练、课外训练、作业思考题]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