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城镇化水平分析.doc
6页1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张欢(宁夏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摘摘 要: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系统理念,采用近 10 年数据,分析影响宁夏城镇化发展的指标因子,针对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宁夏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发展建议研究显示:在西部大开发十余年间,宁夏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城镇数量和质量、城镇建成区面积方面,还是在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较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宁夏城镇化的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省域内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都相对较弱,尤其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发展滞后关键词:关键词:城镇化 发展现状 层次分析法 宁夏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农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概况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被誉为中国的“穆斯林省” 、 “塞上江南”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宁夏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10 年以来,其生产力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也十分显著,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见表 1) 宁夏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城镇数量和质量、城镇建成区面积方面,还是在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较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表表 1 宁夏宁夏 2000——2010 年城镇化率年城镇化率年份 城镇人口(人)总人口数(人)城镇化率20001803855554321432.5%20011876653563221133.3%20021954659571537634.2%20032142337580191236.9%20042386120587714240.6%20052520746596202942.3%220062593626603730543.0%20072686553610251844.0%20082778230617693945.0%20092882093625202346.1%20103035652632955048.0%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2 层次分析法在衡量宁夏城镇化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在衡量宁夏城镇化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衡量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主要有 5 个方面的指标:经济指标;人口指标;生活状况;交通状况与环境指标。
通过逐层构建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即将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化(分 3 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综合评价指标: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第二层次为经济指标、人口指标、生活状况、交通状况和环境指标 5 大类;第三层次为各类具体指标共 12项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泰( L. Saaty)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是一种新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数量化,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更能适合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较准确地反映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1]宁夏城镇化水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要明确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对宁夏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层次分析法适合这类情况的研究其主要建模步骤:(1)选取指标,构建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我们评价宁夏(省)的城镇化水平,选取的指标包括经济指标 B1(包括人均 GDP C1、工业增加值 C2、旅游外汇收入 C3);人口指标 B2(包括城镇化率 C4、居民受教育水平C5);生活状况 B3(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6、恩格尔系数 C7);交通状况 B4(包括交通网密度 C8、客货周转量 C9、运输线路长度 C10);环境指标 B5(包括人均绿地面积 C11、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 C12),具体如表 2 所示。
表表 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一级指标(A)二级指标(B) 权重三级指标(C)权重人均 GDP C10.6555工业增加值 C20.1867经济指标 B10.3155旅游外汇收入 C3 0.1578城镇化率 C40.7500人口指标 B20.4111居民受教育水平 C50.25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60.2500生活状况 B30.0730 恩格尔系数 C70.7500交通网密度 C80.6958 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A交通状况 B40.1411客货周转量 C90.2241 3运输线路长度 C100.0801 人均绿地面积 C110.5000环境指标 B50.0592 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 C120.5000(2)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即构造下一层对于上一层重要性的判断矩阵,并请专家填写在请专家打分时,应明确告诉专家权重原则、权重规律、重要性标度含义如下所示:权重原则:假如 aij表示列 B1、B2、.....Bn相对于行 B1、B2、......Bn的权重,则aij=1,aji=1/aij权重规律: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对重要性程度通常按 1、3、5、7、9 标度赋值,重要性标度含义见(表 3):层次分析法中,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判断矩阵必须由专家打分法得出,在专家的选择上应注意学科的多样化,但又不偏离本专业的专家,进行两轮打分,选择有效的一次分值进行分析;判断矩阵必须满足一致性要求,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A>B、B>C、C>A) ,因此,在计算出权重以后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
表表 3 重要性标度的含义重要性标度的含义标度含义1表示 Bi与 Bj同等重要,各得 1 分3表示 Bi比 Bj稍重要,Bi得 3 分,Bj得 1/3 分5表示 Bi比 Bj明显重要,Bi得 5 分,Bj得 1/5 分7表示 Bi比 Bj绝对重要,Bi得 7 分,Bj得 1/7 分9表示 Bi比 Bj极端重要,Bi得 9 分,Bj得 1/9 分基于宁夏城镇化水平研究构造的判断矩阵,请专家打分后如表 4 所示(3)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计算得出的各级指标权重如表 2 所示,均通过一致性检验表表 4 判断矩阵表判断矩阵表A-BiB1B2B3B4B5B1 1 1 3 3 5B21 15 5 7B31/31/5 11/3 1B41/31/5 3 1 3B51/51/7 11/3 1B1-CiC1C2C3C1 135C2 1/3 11C31/5 1 1B2-CiC4C5C4 1 3C51/3 143 宁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权重分析宁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权重分析3.1 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宁夏城镇化分析,通过判断矩阵归一化后得出的各级指标权重如表 2 所示可以看出二级指标 B 相对于一级指标 A 的权重由大到小排列为:人口指标B1(0. 4111)>经济指标 B2(0.3155)>交通状况 B3(0.1411)>生活状况 B4(0.0730)>环境指标 B5(0.0592),权重值越大说明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越大,是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权重远高于生活状况指标和环境指标,说明影响宁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和人口宁夏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三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吸引力较弱,城市人口数偏低,而城市化过程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所以人口和经济是制约宁夏城镇化的瓶颈,而这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3.2 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三级指标 C 对于二级指标 B 的权重,影响经济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均 GDP C1(0.6555)>工业增加值 C2(0.1867)>旅游外汇收入 C3( 0.1578) 说明经济指标的主要衡量因素是人均 GDP 和工业增加值,旅游外汇收入比重较小影响人口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为:城镇化率 C4(0.7500)>居民受教育水平 C5(0.2500) 说明人口城镇化率远远重要于居民受教育水平,城市人口影响城市化水平影响生活状况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6(0.2500)>恩格尔系数C7(0.7500)表明恩格尔系数是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收入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次之。
影响交通状况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交通网密度 C8(0.6958) >客货周转量 C9(0.2241) > 运输线路长度 C1(0.0801) 说明交通网密度是影响交通的重要因素影响环境指标的人均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同样重要4 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4.1 城镇化水平相对低、速度慢B5-CiC11C12C11 1 1C121 1B3-CiC6C7C6 11/3C73 1B4-CiC8C9C10C8 1 5 7 C91/5 1 3C101/71/3 15宁夏一直以来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 36.09%,宁夏是 32.5%,低于全国 3.59 个百分点,根据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宁夏城镇化水平是 42.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0.69 个百分点,而且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城市化速度也较慢2008 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 45.68%,宁夏城镇化水平是 45.0%,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0.68 个百分点,但总体来说宁夏城镇化进程己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从 2000 年到 2008 年,宁夏城镇化水平提高了 12.5 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6 个百分点[2]。
综合以上各级指标权重分析,宁夏二三产业还欠发达,在经济中的带动力还较小,致使宁夏经济水平较低,进而影响宁夏城镇化水平从城市化的动力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市化演进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力,工业化的扩张是城市化的主要拉力,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是城市化的后发动力,正因为宁夏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都滞后,所以城镇化水平较低4.2 发展条件差异大、省域内城镇化水平差异大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背景的差异,人口城镇化水平在全区各县市有很大的差异性以首府银川为中心,石嘴山、吴忠、中卫 3 个地级市为主干,青铜峡市、灵武市、中宁、永宁、贺兰、平罗县城及若干建制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沿黄城市带城镇集合体,区域国土面积 2.87 万平方公里,2007 年总人口 360 万,其中城镇人口 220 万其以 4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区 60%的人口、80%的城镇和 82%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全区 90%以上的 GDP 和财政收入,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主要增长极,也是宁夏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3]而宁夏南部山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多为生态移民区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生产力和人口素质总体较低,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4.3 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弱在 2004 年 2 月中卫市正式成立后,宁夏全区的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这 5大中心城市主导性的发展格局大致确立在此之外,还有青铜峡、灵武 2 个县级市,以及平罗、中宁、同心、永宁这些重点县城的中心地位也正逐步发挥但目前,除了银川和石嘴山市外,其余各个大小城镇的辐射力都明显偏弱,经济和集聚度还远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