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叙事不确定性的巨大魅力.doc
2页影片叙事不确定性的巨大魅力影片叙事不确定性的巨大魅力 ——由《罗拉快跑》展开的思考 长安旧少年看影片《罗拉快跑》 ,最吸引我的是影片的三种结局,故事叙述的多重可能性用哲学 层面解释:世界是不确定的,有太多偶然性的因素,每一个偶然都会导致或许截然不同的人 生对电影来说,每一个假设,就是一个新的故事,新的生活,新的思索 罗拉为了给男友曼尼还债,奔跑了三次第一次罗拉被射杀,第二次曼尼被撞死,第三 次两个人取得了成功每一个故事结束时,罗拉的意识在说, “本来是平静的一天,为什么 会是这样呢”能不能换一种情形呢,这个问题,摆在了观众,自然还有作者面前于是,导 演便设计了新的结局,由此开始了影片中罗拉的三次奔跑但更戏剧性的或许是,罗拉的第 三次奔跑也不是真正的结局,还是一种假设,或者最终的结束,谁都不知道,人生就是这样, 在 85 分钟的片长里面,一切尽在导演掌控之中85 分钟之外,一切都在冥冥中的没有人 能真正弄懂,这就有了宿命论和不可知论的味道了 已经有太多的影评探讨偶然性在故事中的作用,如“世界是不确定的,有太多的偶然性 因素,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都可能与你发生种种的关系” 借用台词来解释, “因果牵连的世 界,一点随机的无常,就会演变出完全不同的世界,每一天,每一秒,你的决定都会改变你 的人生。
”而这种偶然性因素,在生活中起的作用,在很多影片中都有所体现,如科恩兄弟 的《老无所依 》 ,还有昆汀塔斯蒂诺的《低俗小说》 ,都有这层含义网络上相关的讨论太 多,因此这篇文章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就影片叙事时不确定性因素,由此产生巨大的魅力, 结合一些影片,分析比较,展开讨论 在《罗拉快跑》中,作者运用电子游戏模式,使得情节发展有了一些依据,让观众尽可 能地理解并相信剧情存在的合理性,不至于显得突兀这种叙事技巧,或者说就是讲故事的 方式,当初传到国内的时候,在影界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讨论,大家惊讶于电影还可以这样 拍,可以这样地随心所欲,自由操控,故事可以这样多次重置,时空概念不再存在有评论 认为,罗拉快跑,直接影响了此后电影叙事方式的发展 “其效用不可不称之为大” 其实,像这样重置情节的电影形式,早已有之,不过是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而已在中 国,1981 年,导演杨延晋的影片《小街》即运用了多重故事,多种假设的叙事形式影片 讲述的是一个失明的年轻工人找到一个导演,请他修改下自己写的一个剧本,剧本里面,一 对青年男女在文革中互相关怀,形成的一段朦朦胧胧的爱情故事中的男青年,大体就是作 者。
但因两个人后来离散了,所以女主人公的命运不得而知,剧本也因此没有写完,缺少了 结局,不够完整导演和作者一道,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性,产生了各种版本的故事,但没有 定稿最后,作者乘火车回家探亲,在火车上邂逅了那个女孩,一对年轻人幸福地走到了一 起影片似乎结束了,很圆满,观众心理也得到了满足,但是影片临结束时,导演走出来, 周围都是工作设备,两个主人公相视一笑,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火车上的邂逅也是故事结 尾的一种可能性,仍旧是作者和导演的构思而已影片让我们回味不已,究竟男女主人公的 命运如何,影片最终如何收尾,我们也陷入了思考 《小街》中进行了五次假设,故事重叙 的方式淋漓尽致 设置多种故事情景,进行合理假设,这种假设是有一定依据的,否则会显得不合常理, 难以被观众正常接受于是在影片中,才有了汤姆.提克威 在《罗拉快跑》中设置的游戏 模式影片开头,罗拉被设置为一个卡通人物,游戏魔盘不断闪现,这样就暗示了观众,影 片是另类的,是有一定实验性的,不要有惯常的思维游戏开始,即表示影片一段剧情的开 始,游戏的重置,表示一种情节假设的结束,这样的安排精巧至极 在《小街》中,故事情节的转换,由导演与演员的讨论作为过渡,不断推翻假设,不断构思新的联想,联想不断推进,这样才有了的 n 种情节和可能性,观众也自然而然地进入剧 情,开始一次次的新的“奔跑” 。
另一个例子,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 ,原作者约翰·福尔斯在写作时,设置了两种结 尾,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女主人公有两种结局,结合或者分散,留待读者去思索,做出自己选 择 (在导演卡洛尔·赖兹改编电影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和重组,巧妙构思,设置 两组人物和场景,将古代与现代不时地穿插,古代的人物爱情圆满,现代的人物却平静地分 手除去影片中精彩的套层结构,思想内涵,社会政治背景各种因素 )单单其结局来说, 就玩味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束,这是值得思考的,或许也不是如导演所设定的,还有新 的方式,作者也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开放式的结尾,不确定性的叙事,魅力也大抵在此 影片叙事时的不确定性,除了在结尾之外,还可以体现在其它地方,如原因的假设,人 物的假设, (包括性格,经历,某句话,某件事) ,环境的假设,等等,各个主要元素都可以 进行假设,重置,由此带来不同的故事,并寄予一定的哲理色彩,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思 原因的不确定性,以《被告山杠爷为例》 山杠爷是村长,德高望重,受到爱戴,突然 有一天,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调查他尊敬杠爷的群众探究究竟是谁检举了他,开始了多种 假设和联想,并以此展开了一段段情节,在情节发展中杠爷的真实形象也凸显出来。
影片构 思有一定的情致:用联想展开种种故事,最后巧妙地汇到一处,多种环境和感情的结合,迸 发成滔滔洪流,影片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对原因不确定性的假设和故事构造,在侦探推理、悬疑题材的艺术作品中运用较多,福 尔摩斯的小说,希区柯克的电影,都因其种种不确定性的设置和一一排除,而深深地吸引观 众除去影片在情节设置时的音效,节奏,明暗调节,大特写镜头,模糊的对话,以及麦格 芬手法的运用,剪辑时的从容和精湛,核心的一点,原因的不确定产生的悬疑,深深地将观 众融入电影叙事中,感受那种气氛 对人物性格、经历等不确定性的推测,和由此展开的各种叙事,以《公民凯恩》为经典, 对事件的推测和场景不确定性的探讨及再现,以《罗生门》 《英雄》为典型,当然相关影片 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做具体探讨 叙事时的不确定性,能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体会到影片乃至生活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受 到启迪教育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剧情并深刻感知,这种不确 定性在心理学上也会让人有更多的期待和兴奋感,直接调动观众的情绪同时,这种叙事能 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深层心理,即每个人都不希望一些事情的真实性,幻想新的方式,有所改 变,于是一次次地重现场景,不断假设,直至满意,或者没有尽头。
这些不确定性可以在影 片的结局,原因,或者更小的部分中展开,可大可小,可隐可现正是由于影片中主要元素 的不确定性,才使得影片能够“长袖善舞” 、摇曳多姿影片焕发出巨大魅力,生命力不断 延续 行文至此,就以一部国产喜剧电影为例结束吧 《夜店》结尾,李小璐饰演的晓莲目睹 默默爱着自己的李俊伟中枪倒在自己怀里,伤心的她开始假设另一种场景和生活:如果没有 加班、没有.......那么李俊伟现在与自己是幸福的情侣了,同时,另外一些人物也都有着 新的人生,幻觉开始弥漫,种种故事在脑海内闪现,意识跳跃而忙乱……….不确定性叙事, 在《夜店》的结尾也小耍了一把这段情节,更多的表现的是晓莲的无奈和期许,而这个貌 似荒诞的结尾,也正好给影片做了一个巧妙的注脚:在这个社会里面,存在着太多的偶然, 一个夜店如此,其它地方莫不如此,我们只是其中渺小的一分子,而正是我们这些众多的不 确定性,才构成了真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