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诗歌的典型性意象.doc
7页古诗词的典型性意象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爱情诗及其意象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二、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三、 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四、送别诗及其意象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五、边塞诗及其意象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六、行旅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七、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等。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张炎《高阳台》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唐代郭绍兰《寄夫》)、"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曹雪芹·《红楼梦》)等,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 八、蝉:喻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王沂孙《齐天乐》)等,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九、竹:喻刚正有节的节操、中通外直、虚怀若谷。
如郑板桥《竹石诗》:"咬定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明·夏昶《墨竹图轴》:"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清·丘逢甲《题画竹二首其一》:"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刘禹锡《庭竹》:"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蒲松龄《竹里》:"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十、梅:喻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再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十一、松:喻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又如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再如"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陈毅《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十二、兰:花中君子如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明·陈汝言《兰》:"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喻人才被埋没,怀才不遇;又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陈子昂《感遇》)、"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诗》) 十三、流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又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古诗词中,诗人也常常以流水喻光阴易逝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等 十四、芭蕉: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如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十五、杜鹃:常常用来渲染一种悲剧氛围 如:"其间旦幕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等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水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诗从常常用它来喻离情别绪之绵长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等 十六、杨柳:杨柳表惜别或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枝词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十七、芙蓉"又称"荷"。
"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级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佳子"般的绝代佳人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无论是用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废,或是赞美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十八、咏月诗古代的"月"表现以下的几种象征:首先是象征团圆,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是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比如张若虚的〈〈春花秋夜〉〉:"春江潮水连海说,海上明月共潮升。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按照 闻一多的解释,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皎心的传递第四是把月亮作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污染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 自然的纯洁对心灵的纯洁,比如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这里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古人常来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白望毛平阔,月涌长江流,辽竖咏月佳问,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十九、鸿雁1、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 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中凫雁满塘,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A、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B、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