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高考地理7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类型1-描述分布特点类(含答案).doc
6页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类型一 描述分布特点类分布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仔细观察图表、全面提取信息、准确找出特点、科学组织语言,因而是近年高考的重要考查方式设问形式一般为“简述(描述、指出、说明)……的分布特点(状况)”“比较……分布特点的差异”等常见的试题类型以点、线、面、统计图表这四种方式出现,尤其是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点(某时间段内地理事物的变化),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地理事物空间形态及分布位置),以及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从数值大小及变化趋势、疏密、走向、弯曲等角度分析)等考向1 点状分布图[真题再现] (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答案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解析 结合图例不难看出,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其中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模板构建] 点状分布的地理事物很多,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其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总体是均匀分布,还是差异分布等疏密分布的密度特征,其密度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具体说出哪里密集、哪里稀疏方位地理事物是轴向分布还是趋势分布,哪个方位密度高或低叠加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概括出反映的规律或问题等[对点练1] (2013·北京文综)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下图,回答下题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答案 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 甲区域:甲处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聚落一般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说明乙区域:乙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地形破碎,所以聚落一般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南北的聚落分布密度有差异。
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说明考向2 线状分布图[真题再现] (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答案 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解析 关于气压分布特点,应从气压值的分布、气压中心的分布、等压线疏密的区域分布及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分布等方面去描述[模板构建] 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以等值线图居多,其他也有如交通线分布图等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疏密特点其中等值线分布图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走势看其走向、延伸方向(沿纬线、沿河流、沿山脉、沿海岸等);有些线状图需分段描述,如“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数值要从数值范围、变化趋势两方面考虑,同时要注意极值区(最大值、最小值)的分布疏密指出疏密的空间差异弯曲描述等值线的弯曲(凸出)方向,由“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读出数值高低,闭合区往往为极值区[对点练2] (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解析 根据等值线上标注的数据可知,该地区寒潮发生的总次数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就东南部地区来看,等值线在盆地处由高值向低值凸出,说明盆地发生寒潮的次数多,盆地两侧的太行山脉和山西高原发生寒潮的次数少从而不难发现,纬度高的西北部地区寒潮次数多,地势低洼的盆地处寒潮次数多,因此影响寒潮发生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形考向3 面状分布图[真题再现] (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答案 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解析 图中显示,在市中心有几块片状的绿地,外围则是呈放射状和同心圆组成的网状[模板构建] 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试题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地理位置说明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或多个地理事物的相对方位分布范围说出其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界限形状、面积指出其形状、延伸方向及大致的面积(或面积大小的比较)[对点练3] (2013·上海地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下图为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答案 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解析 根据图示图例可知中部地区人口数量级最大,人口分布最稠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考向4 依据统计图表描述时空分布特点[真题再现] (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 25188 89342.9919863 72139 63919.1720051 97319 230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答案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解析 表中给出三个年份,按1976~1987年、1986~2005年两个时间段描述湿地斑块数目、湿地总面积、湿地比率的变化特点[模板构建] 根据统计图表描述空间或时间分布特点,首先需看清图表数据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类型,注意坐标图中某线或某点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注意统计表格中各行或各列中数值大小及其变化趋势。
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数值看数值范围,观察数值最大、最小的点和转折点(“拐点”)变化趋势看其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等所占比重结构图中应描述“构成”成分、比例大小及其变化[对点练4] (2012·上海地理)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2)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