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明史复习概要-中英对照 重点含答案全套.docx
21页西方文明史复习概要-中英对照 重点含答案全套① 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各15分,共30分;英文简答题共4道,20分;中文论述题,三道共50分② 复习策略:书本为主,所考内容为每一章开章引言,以及每张重点(下文会具体交代);PPT用来贯穿主线索,便于理解史实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考试不会太难,大家掌握必要常识和单词即可③ 下面是我对知识点的总结,如有纰漏,还望指正总目录:Part 1古希腊第一章:亚历山大和他的时代(古希腊文明)Part 2 古罗马第二章:古罗马共和国兴衰史(古罗马文明)第三章:凯撒与耶稣(早期基督教)第四章:罗马和平和帝国的衰亡(罗马后期,帝国时代)Part 3中世纪第五章:信仰之刃--中世纪的繁盛期(中世纪西方文明)Part 4 现代国家的滥觞第六章:“朕即国家”--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第七章:“勇于求索!”--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后的科技发展)第八章:启蒙运动第一章:本章讲述的是古希腊时期的民主制度和文化(哲学与神话),以及希腊化时代重点掌握古希腊著名哲学思想,以及亚历山大主要事迹引言:(此处只是简单概述翻译,具体内容还望大家读书下面几章的此部分内容亦是如此。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城邦(the Greek city-state Athens,城邦还可以称为 the polis)诞生了最早的民主制度,由此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大繁荣,那个世纪便被称为古希腊的“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堪称是西方文明的滥觞此后由于政治经济的最巨大差异,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Sparta)陷入了长期的内战,直到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才结束,史称“伯罗奔尼撒的战争”(Peloponnesian War)但是由于斯巴达自身政治制度的落后,它的盟主地位(hegemony,盟主权)终于在公元前371年被底比斯城邦取代 (Thebes)在著名政治家Epaminondas的领导下,底比斯才得以统帅希腊,但随着他在公元前362年去世,一切都结束了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前半期,希腊全境就陷入了内乱时期,不停息的战争和政治纷争导致国家经济萧条同时贫富阶级的矛盾激化,很多希腊人希望恢复曾经国家的荣耀,于是他们将希望给予在波斯人身上(Persians)雅典著名演说家Isocrates对此深表赞成,但是他也意识到,由波斯统治希腊以应对国家颓势的同时,希腊人应该团结起来来制衡波斯人的权力。
虽然这一观点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the king of Macedon,Philip Ⅱ)大加赞赏,却被当最著名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大加驳斥,他认为这无异于是终结了希腊的自由(Greek freedom),并四处演说来阻止腓力二世入主希腊在其影响下,民众开始反对腓力二世,可是雅典在公元前338年加入了由亚历山大大帝提议成立的“科林斯同盟”(League of Corinth),成为了马其顿盟友接下来就是马其顿那些破事儿~~~腓力二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将希腊至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可是在公元前336年他在自己的婚礼上被暗杀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子承父业,不断征战,完成了父亲统治波斯的夙愿,成为影响了古代文明的传奇征服者亚历山大死于公元前323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段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or Greek-like)不久之后罗马人取而代之,希腊成为历史虽然如此,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和学派就诞生于公元前三到四世纪,(就是刚才说的开始动乱的时候)其对文化科技的影响是深远的重点:(标题下面的小字部分一定要看,在此不作详细总结,下面同此1.Democracy and disillusionment(民主与幻灭)--P5(希腊城邦社会结构图 PPT13)1.The unenlightened majority(蒙昧的众生)--P5讲的是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Socrates)因为无神论(atheism)和腐蚀青年(corrupting the youth)被雅典民众判处死刑2.On the crown(权力顶峰)P--11讲述的是科林斯同盟的成立腓力二世为了收拾不听话的斯巴达而成立,从此科林斯同盟成为被波斯压迫的希腊城邦反抗的有力后盾后来此同盟完全成为马其顿扩张的合法盟友3. P15下面黑框,讲述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对于文化交流的意义2.The thought of the age --P16 (重点是记住主要哲学家的观点)1.柏拉图(Plato)的哲学观点:宇宙是真实存在的;思想体系:理念论(theory of ideas);民主制度已经衰落,需要的是共和国,即理想国(the Republic)洞穴理论(Allegory of the Cave)--P17;国家中的男女平等——P20注:他因为诸多贡献被尊称为philosopher-king(哲学王)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思想--中庸(Golden mean ,书上称作中庸学说——the doctrine of mean)--P22/23还有他的一个重要贡献,他首创了逻辑学(logic)。
3.苏格拉底的著名哲学观点:Know thyself(yourself的诗体)! (认识人自己); question everything(求索万物);only the pursuit of goodness brings happiness(快乐从追求美德始)3.希腊化时代主要是了解其概念(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并对亚历山大大帝进行评价军事才能,个人魅力,文化建设等)第二章 罗马共和国兴衰史:本章从罗马城的建立讲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本章重点较多,是重点章节Summary:古罗马的历史开始与罗马城的建立,公元前753年,台伯河畔(Tiber river)最早的时候古罗马实行的是君主制,这种政体直到公元前509年最后一任国王小塔克文(Tarquin)被放逐才结束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古罗马人通过未成文的宪法(unwritten constitution)以及民主化改革实现了公民权利的平等(equity)解决利国内的政治问题之后,古罗马人开始关注外邦的问题(neighboring tribes)最主要是因为本身军事的强大,古罗马才得以扩张并于被征服的部落建立同盟关系(contractual alliances)。
合约规定各邦可以保留原有的政府,法律、传统,但是必须为古罗马上贡(tribute)以及提供军事援助(military support)本章重点之一,正是因为如此,罗马共和制度才得以发展,也为罗马以后打赢布匿战争提供坚实基础公元前264年,称霸西地中海(west Mediterranean)的迦太基帝国(Carthage)认为不断壮大的罗马威胁了其统治由此爆发了旷日持久的三次“布匿战争”(the Punic war)(罗马人把迦太基称为布匿)这是对古罗马的一次极大挑战,而且一度威胁了其国家安全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是迦太基大将汉尼拔(Carthaginian general, Hannibal )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翻越阿尔卑斯山,偷袭罗马的壮举可是最终迦太基被罗马击败,最后一座城池于公元前146年陷落迦太基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重点之二,布匿战争经过P37,小字)虽然古罗马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地中海如日中天,但是其国内出现了严重危机(说白了就是战争的后遗症,咳咳),大量参军的农民返乡后发现土地早就被汉尼拔破坏殆尽(据说他往地里撒盐来人为制造盐碱化盐碱化的恐怖在于时间之久所以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土地兜售给元老贵族(senatorial estates),随后流亡到罗马城中成为待业农民工(囧)。
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贫富差距(the gulf between rich and poor)使得国家濒临分裂为了解决好这个矛盾,平民保民官(tribune)提比略.格拉古(Gracchus)进行了土地改革(redistribution the senatorial estates——P39小字及标题),由此遭到贵族的嫉恨他在公元前133年遭到谋杀(唉,好人不长命,后来他弟弟也是因为维护平民权益被同一伙人杀害由此开创了古罗马暴力干政的先例暴力与恐吓成为引导变革的手段让当时的大将军们觉得有利可图所以马略(Marius)和苏拉(Sulla)为代表的将领订下新的规定:以后参军不需要像往常那样需要基本的财产认定(就是至少拥有3000银币),而且退伍之后可以获得大量战利品(booty),土地(land)甚至荣耀(glory)这样一来,大量的新式军队涌现,他们是职业军人(professional),不再忠于共和国,而是要对将军忠诚(show the loyalty to the general)这便是马略军事改革这样一来,国家爆发力内战,出现了大家熟悉的“前三头”凯撒(Caesar)、庞培、(pompey the great)克拉苏(Crassus)。
兄弟几个打来打去,凯撒成为执政官,共和国消失了后来屋大维(Octavian)打败雷必达和安东尼(Anthony)建立元首制虽然建立了独裁政体(autocracy),但是罗马人还是很享受屋大维带来的繁荣与安定,史称“罗马和平”(Rome Peace Pax Romana )重点1.罗马共和国政治形态 两大主要阶层:贵族与平民(patricians&plebeians)机构设置及其具体权力:两位执政官(consuls)他们地位的象征:紫袍(purple robes) 象牙椅 (ivory chair)法西斯(fasces)PPT 28元老院(senate)PPT 30平民大会(assembly of the centuries)与保民官(tributes)PPT 312.共和国的瓦解——因素:两场改革3 内战the civil war——P45凯撒在外征战,结果家中起火,将其逼反所以出现了著名的“翻阅鲁比肯河”(Caesar cross the Rubicon)的壮举凯撒挑起战争并且最终取得胜利下面直接接到第四章的讲解:本章讲述的是罗马帝国的历史,主要是罗马和平(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表现)以及元首制(罗马帝国政治发展的表现)。
Summary:本章一开始,先总结了一下改朝换代时期的历史首先是共和制度的好处古罗马共和制由于拥有极好的平衡和克制(balance & restraint)而被称赞是进步的社会(progressive society)公民的自由在法律和践行着的鲜血的保护下得到捍卫但是随着公元前一世纪共和制度被颠覆,国家充斥着极端政治团体(extremist political factions)、动乱(dissension)以及暴力,直到屋大维建立了奥古斯都元首制(the Augustan principate)才使得国家步入正轨这里说一下,元首制一词叫做 the principateAugustan 是元老院对屋大维的尊称,翻译作“高贵的”接下来就是讲屋大维是如何让贵族和平民都承认元首制的(就是如何将自己塑造成人民的大救星)元首制度旨在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它保留了原来的机构设置,平民还是可以到平民大会(assembly)中去选举,元老们(senators)还是要为了公事到元老院(senate)辩论共和的体现)而元首作为国家实际的独裁者,国家的“第一公民”(princeps,the f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