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班级管理概述.ppt
24页中学班级管理 主讲人 窦春玲第一讲第一讲 中学班级管理概述中学班级管理概述 中学班级管理是中学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的地位、作用、产生与发展过程;充分认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学好班级管理知识,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目标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使班级管理的实践活动建立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最优化一、 班级概要(一)班级的定义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相当的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教学组织 班级的构成:1.硬件:教师与学生、场所设施、教育资料;2.软件:班级目标、机构、活动、班纪班风、人际关系等 (二)班级的结构从其性质而言,可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种形式静态结构是指组织本身的建制与制度规范正式结构:组织中的工具性角色的结构 我国:班干部、小组长、一般成员三层结构 学生形成地位差异观念及权威服从观念 非正式结构:班级成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成员间相互选择自然形成的。
学生体验“社会地位”差异,接受群体 “社会评价”,形成群体生活中的成功感、平凡感或失败感 动态结构是指组织运行中成员间相互协助、相互制衡的关系结构动态结构一般包括三种:单干式结构:其内核是放任主义、个人主义的,最大的特征是个人的独立性,与集体目标无关,动机是任务掌握型 竞争式结构:以竞争为主要表现因素,学生间的成就目标及活动会相互排斥 合作式结构:只有取得群体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就,个人获得成就的机会,反而因其他人的存在而增加个人能否达到目标取决于群体目标的实现,成就是互享的竞争是群体间竞争,竞争的结果依靠群体内合作和个人的努力 (三)班级的特点1.同质性2. 可塑性3.合作性4.教育性5.社会性 (四)班级属性1.班级作为社会系统班级作为社会系统特征:(1)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群的交互作用;(2)一个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处于“社会情景”之中;(3)行动者之间与规范及和谐的认知期待,因而通常具有某些相互依存的一致行为表现 ((1)班级社会中的关系分析)班级社会中的关系分析1.组织是由制度及个人两个部分交互作用而成的2.组织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3.要兼顾个人与组织目标的达成4.要注重环境文化对个体的影响((2)班级作为社会系统的功能分析)班级作为社会系统的功能分析1.社会化功能 2.选择功能 3.社会化和选择的双重功能4.社会角色的社会化功能 5.监护功能 6.仪式功能 2、班级是初级群体、班级是初级群体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是指群体成员间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
又被称为“首属群体”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著作《社会组织》中提出根据群体与其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初级社会群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属于社会组织的初级群体,或者说是非正式的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邻里、伙伴群等另一类是社会组织中的初级群体,或称为正式初级群体,如班级、小组、科室等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成员有限(2-30人;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分工不严格);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替代;群体整合程度高(利益荣誉一致);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初级群体的功能:初级群体的功能:第一,具有社会化功能第一,具有社会化功能 第二,满足感情需要功能 第三,稳定社会的功能“班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初级群体” :班级这种社会初级群体在互动方式上具有一种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班级这种初级群体具有较统一的目标和行为上较大的整合性班级这种初级群体具有在形式上比较正式的群体结构3.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三大特征:(1)有明确的组织目标;(2)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3)具有严格的组织规范从组织的性质来看,组织一般分为强制性组织与规范性组织,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组。
4.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1)作为学习者组织的班级——自功能性(2)作为非成人组织的班级——半自治性5. 班级是一种活动共同体班级是一种活动共同体所谓共同体是指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集合起来的并由协商建立的、有规则运行的团体,它的首要特征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和资源共享共同体中所建立的交往是一种亲密关系的交往,是一种既能够充分地发展和发挥个性又能信奉和遵守规则的交往,是一种能够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又有机会认识他人价值的交往,是一种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尊重的交往班级首先是一种文化共同体,其次,班级是一个精神共同体,第三是一个伦理共同体 6. 班级是一种集体班级是一种集体只有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共同活动目的与任务,且具有凝聚力的高度组织起来的群体才是集体;集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高级的特殊形式前苏联 7.班级是学习集体班级是学习集体 班级是以学习为目的的集体 8.班级是一种教育性学习集体班级是一种教育性学习集体(五)班级的发展历程1.班级的出现 :夸美纽斯 班级授课制2.班级的发展 : 全班上课、班内分组、班内个别教学3.当代班级的新特点:(1)开放式班级 (2)分层变动式班级(3)班级趋向小班化,但步子不大。
4)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综合化二、 班级管理概述(一)班级管理的内涵1.管理概述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的地方,就需要管理管理有助于人们完成目标或达到既定目的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要求,引领班级成员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1) 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2)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 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1) 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2) 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3) 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班级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班级管理的产生夸美纽斯在论述班级授课制时,提出班级管理工作概念并进而论及班级管理重在纪律与制度规章的应用,他认为班级没有纪律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工作2.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渡(2)教师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渡 (3) 教师的管理方式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 (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三、 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一)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意义(二)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1.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坚持研究与学习相结合3.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小 结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班级具有学习性、依赖性、教育性、社会性等特点班级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必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班级管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两个方面 班级管理课程是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是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规律、成功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学习班级管理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班级管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与学习相结合;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班级 班级管理 二、简答题 1. 班级有什么特点? 2. 简述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