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标准.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1003150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标准Intertek:王建平吴颖请教专家查看其它专家抗菌纺织品的开发最早源于欧美与日本,而中国大规模的抗菌纺织品产业化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最早而且一直延续至今的纺织品抗菌防霉防臭处理方法是后整理的方法,纺织品不管是原料纤维还是纱线或是织物甚至成衣均可通过后整理方式获得抗菌功效纺织品生产上可以很方便地根据用户或最终用途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剂生产出具有不同抗菌特性的纺织品,如抗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抗酵母菌、抗真菌、抗霉菌等但是,在加工方便的同时,后整理方法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抗菌效果的耐久性不理想,对于一些用即弃的纺织品,这个弱点尚且问题不大,但对那些需经常洗涤的衣着用品、床上用品以及装饰织物来说,经过若干次洗涤后抗菌效果就会大幅度下降甚至消失虽然有的抗菌整理采用具有活性基团的抗菌剂以与纤维改性的方式获得抗菌效果,故到目前为止,用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的抗菌处理仍以后整理方式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通过化学纤维的高分子结构改性和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取持久性抗菌纤维的方法,其中以共混方式为主,目前国际上大多数抗菌合成纤维基本上都采用含银沸石作为抗菌剂。

      此外,以湿纺或溶剂纺生产的抗菌醋酸纤维、抗菌粘胶纤维和抗菌腈纶纤维等也已出现,这些纤维在纺丝过程中以共混方式加入抗菌剂,故有持久的抗菌效果但据报道,部分纤维所采用的抗菌剂仍存在部分毒性问题和抗菌谱不够广的缺陷抗菌纤维或纺织品的抗菌方式有溶出性和非溶出性之分溶出性样品中的抗菌剂可在培养基上在样品的周围扩散并形成抑菌环,在抑菌环内的细菌均会被杀灭并不再生长非溶出性样品周围不会形成抑菌环,但与样品接触的细菌均会被杀灭,细菌在样品上无法存活、繁殖,这种方式亦称吸附灭菌抗菌纺织品的抗菌功能评价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包括抗菌效率的评价,还涉及抗菌谱范围、抗菌效果的耐久性、抗菌剂的安全性、纤维或织物的外观及适用性等方面的评价但由于涉及诸多前沿性问题且牵涉面太广,目前尚无一致的认识,也未见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仅涉及抗菌功能性评价方法的介绍纺织品的抗菌功能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中曾被采用得比较多的标准包括AATCC30-1993《纺织品:纺织材料防霉防腐性的评定》、AATCC90-1977《纺织材料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琼脂平皿法》、AATCC147-1998《纺织品:纺织材料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JISL1902-2002《纺织产品抗菌活性和效果的试验》中的Halo法和IS020645:2004《纺织织物抗菌活性的测定:琼脂扩散平皿试验》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将试样贴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培养基上,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以及试样周围是否形成抑菌带,并根据抑菌带的宽度评价被试样品的抗菌性能但由于这些方法的具体技术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并无可比性同时,由于样品的性状会影响到试样与培养基的接触程度,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对非溶出型的抗菌产品,采用此类评价方法显然也是不合理的目前,厂商以定性方法得到的抑菌宽度来表征其产品的抗菌性能其实并不严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纺织品抗菌性能定量测试方法主要有AATCC100-1999《抗菌整理纺织材料的评定》和JISL1902《纺织产品抗菌活性和效果的评价》中的定量试验一“菌液吸收法”部分而正在制订的ISO/DIS20743《纺织品一抗菌整理产品抗菌性的测定》中也包含类似的吸收法以前人们所熟知的FZ/T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已被废止,并即将被新的GB标准所替代其实,上述各种定量法均可被归结为吸收法,比较适用于溶出型抗菌纺织产品,它们的原理、所用的菌种、操作步骤等基本相同,即将含有规定浓度的菌液加于纺织品试样和不含抗菌剂的对照样上,在规定的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前后的试样和对照样用规定的洗脱液进行洗涤,再对洗脱液中的活菌计数,通过对比培养前后活菌个数的变化来评价样品的抗菌性能,但在评价结果的表示上,几种方法均有所不同。

      AATCC100用百分率来表示抗菌活性的相对结果,易于被人理解但由于菌液是用几何级数方式稀释的,抗菌活性用百分率表示会使样品的抗菌性能高低与最终计算出的百分率不成平行的正比关系并且由于未规定评价基准,所得数据只有在较高的百分比(>90%)或极低时(接近0)才有较好的重现性,而这并未被一般人员所了解,检测结果被人误解甚至利用某些数据进行误导也就在所难免而JISL1902则采用对数值来计算静(抑)菌活性值及杀菌活性值,并以此表示抗菌性能,消除了以几何级数方式稀释细菌的影响,并明确给出了评价基准,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但由于该标准规定用对数差值表示抗菌活性,不能一目了然地体现样品相对抗菌性能为规范国内一度无序的抗菌针织产品的开发,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牵头起草了一个纺织行业标准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该标准适用于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混纺纤维制成的抗菌针织品的质量评价该标准对抗菌效果的评价(定量)推荐了三种方法:一是美国的奎因法(QuinnTest)该方法是一种比较简易和快速的测试方法,可用于细菌和部分真菌的检测,适用于吸水性较好且色泽较浅的溶出型或非溶出型抗菌针织品二是吸收法,主要参照JISL1902和AATCC,适用于溶出型抗菌织物或吸水性较好、且洗涤次数较少的非溶出型抗菌织物。

      三是振荡法,主要参考ASTME2149的振荡瓶法该方法对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纤维状、粉末状、起毛织物或表面形态不规则的样品都能适应,此方法尤其适用于非溶出型抗菌织物目前,天祥集团的专业技术人员正积极致力于抗菌测试的研究工作,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